提前列好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筛选和组织相关的素材和论据,以支持作文的论证和阐述,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结构化我们的思维,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绑架,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绑架,作文篇1
现在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道德绑架,有些人倚老卖老,处处让年轻人以老为先,进行道德绑架,还有些仗着自己是农村人,不知道一些规矩,常常说自己是农村人,不像大城市里的人什么什么的……关于这些道德绑架,我也是无奈。
有一次,我带着溜冰鞋去公园玩,一个小弟弟直接抢过我的滑轮,对他婆婆说:“婆婆,我要玩这个!”那位婆婆看也没看我就直接给小弟弟换上,我有些尴尬的说到,“婆婆,这个是我的,麻烦您还给我。”那位婆婆看看我说:“给我孙子玩玩,他还小,玩玩也没什么,等一会儿就还给你。”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同意了。
过了一会儿,我向那位婆婆说到:“婆婆,我要回去了,滑轮麻烦您还给我。”那位婆婆很生气的说到,“我孙子才玩了多久,你就想要回去!你是一个姐姐,给弟弟玩玩不行吗?”我有些尴尬的说到,“婆婆,是我要回去了,而且小弟弟也玩了不久了……”“什么回不回去!你就是不想给我孙子玩!哪有你这样的姐姐!”那位婆婆毫不客气的朝我吼到,“可是,我也不认识你们啊……”“可是你是姐姐!他还是弟弟!他还小!你就应该让着弟弟!”面对这婆婆的无理取闹,我只好打电话给妈妈,那位婆婆才把滑轮还给我。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个阿姨在一个化妆店里面和店长吵起来,围观一听后才知道是那一位阿姨要求把五百多的化妆品按照一折的价钱卖给她,店长不同意,并表示那已经都低于自己的成本价了,实在是不行。那位阿姨就说店长们是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之类的,让店长们非常的难堪尴尬。
不光现实上,连同网上亦是如此,有很多粉丝说自己是一些网红的老粉,要求网红们给粉丝们一些福利啊,红包啊之类的,这些还不算过分,有过分的是天天缠着网红,要求网红让他们进去ta的工作室之类的。
道德绑架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这种道德绑架会让你身边的人身进一些尴尬的处境里,它会让人降低对你的好感度,它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拒绝道德绑架!
绑架,作文篇2
他旁边有一个站着的老人,公交车人满为患。辛苦一天的他很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旁边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他知道他们在鄙夷他一个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但他真的很累很累。低血糖又犯了。翻遍背包也没翻到半点吃的。就在他好不容易忍着头疼找到一颗糖时。后背的大婶在他身上碰了一下。
糖咕噜噜地掉了下去。他回头。“哟,小伙子真没公德心,就不能让个座吗?。”他的头已经快疼的裂开了。那个沾满灰尘的糖还在翻滚,他闭上眼。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讨论着他。几分钟后甚至大声地喊。老人无措地站在,连忙冲人群说“没关系,没关系。”
声音更大了。“啧啧啧。”“真厚脸皮。”“他居然能岿然不动?”
他无法争论,他站起身,向老人笑。身体却如化了的雪糕,在人群中轰然倒下。老人终究没有坐上那个椅子。他的糖也终究碎在了众人慌乱的脚步声中。
他应该让座吗?他必须让座吗?他没有公德吗?他是厚脸皮吗?他只是很累,他想休息,他是个人。老人是人,青年是人,孩子是人,男人是人,女人是人,乞丐是人,富豪是人。
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弱势者。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当你拿着“孝亲敬长”的口吻去逼迫别人“行善”时。你就是道德绑架。请不要站在三观的制高点去鄙夷别人。让座是,画墙是,扶过马路是,学生因为老师罚而自杀也是。你不是当事人,你只是看客。你自以为是的“社会公德心”并不能代表一切。这很垃圾。
网络与现实世界,每个键盘侠都是杀人犯。
绑架,作文篇3
某八旬老人坐动车看病,女儿只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后被女大学生请了起来,其女儿要求一起坐被拒绝而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其女儿留下一句一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为此感到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错了吗?我认为让座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真正的孝顺不能依靠道德绑架。
关爱老人是中国道德的核心,是“忠孝”。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让座老人天经地义,但是要做老人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人们的合法权利是法律授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人的女儿也一样,其女儿没有为了孝顺父母而侵犯他人正当权利的特权。女大学生既然付出了全程车票的车钱,就应当享有全程坐座位的权利。让座只是中国人思想观念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国之根本。当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相冲突时,我们应选择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因为与道德伦理相比,法律才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原则,最根本的底线。一旦法律的权威被践踏,那么国之根本就会被动摇,国将不存。所以孝顺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权利相冲时,请选择尊重他人合法权利,他人正当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真正的美德让座不能依靠道德绑架,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体现,但是老人女儿的行为实质上打着“要尊老爱幼要让座”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真正的美德是内心自发的,让座也应是个人自愿的,而不是外界进行道德绑架强行逼迫的。如果纵容这种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强行逼迫让座的行为,只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
真正的美德在人们心间,大家自有一把衡量是非对错的尺子,真正的样子应是自愿不是被逼,真正的孝顺是给老人要一张全程车票。
绑架,作文篇4
中华民族亘有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源远流长。在千百年前,《世说新语笺疏》中就早有记载:“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于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谦让的意识也渐入人心,仿若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但是如今,谦让似乎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负担。
在儿时的记忆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妈妈,表弟翻我的玩具,弄坏了小汽车,我抢回来它还打我!”面对弟弟的胡闹,满地的狼藉,心中难免充斥着委屈。我们渴望着公平的对待,期待着有个人能站出来说出我们作为长者的心声。而等来的却是家长口中“你比他大…他弄坏就弄坏…你应该让着他”这样类似的言语,于是,“谦让”便衍生成为我们肩上不得不担负起的使命。其实,在我们在严格死守道德底线的同时,已然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却遭到了那些以道德为名的约束或阻挡,最后被颠倒了黑白。于是我们大胆发问,何错之有?真相便是我们都盲目于“道德”的旗号,而被进行了行为上的“绑架”!
像是去年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在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天津重建之时,马云的微博却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你不捐款,我也不淘宝了”“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好在逼捐的网友声势浩大,反对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数,“你有钱就得多捐”,在逻辑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慈善的首要原则就是自愿,哪怕他是中国的首富,他也有权力决定捐与不捐、捐多少,无人可以强迫,更没必要挥舞道德的“凶器”,去胁迫其他人要怎么样去做。就像韩愈在《原毁》中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义务,我们应该去呼吁人们去做,而不是由此化为了利器,去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做;我们做好事,也不应该勉强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道德最适合来约束自己,而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
人们推崇道德大抵也是因为它的无害,能够逐渐增进社会的安宁和谐,平息纠纷与风波。可如果道德成为人人手中强制他人的利器,就必然会成为每个人毡上的针、背上的刺,设法拔去。
毋庸讳言,在五千年地域文化的光辉下,道德已然深入人心。现实中我们最爱拿道德说事,道德是砝码,道德是武器,挥舞道德的“利器”,习惯于道德绑架,这种做法显然不合适,反而会煽起群众的躁动,舆论下的风波;反而违背了遵守道德的初衷。莫不如理性的面对,去还原事情的本真,也是时候将道德放回它原本的位置,在运用中以事论事,这样在许多问题上也会少些偏颇。
绑架,作文篇5
孔子的学生子路救了落水的小孩,其父送牛答谢,他欣然接受。本是皆大欢喜,却遭到了他人的冷嘲热讽;子贡在鲁国赎回了老乡,拒绝了相应的奖励,但他却得到了世人的赞扬。
反观这个过程,子路与子贡毫无疑问都是大善人,然而子路接受了答谢,便落下话柄。其实接受奖励是子路自己个人的权利,作为旁观者,又怎么能用道德去绑架他人自身的权利呢?
然而在当今社会,此类道德绑架也屡见不鲜。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搬着板凳在停车车位坐下,为其儿女“人肉占车位”。乍一看,夫妻俩人为儿女辛勤付出,实属温情有加。然而如此一做,让别人无法停车,给附近的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就大有“我俩一把老骨头了,冒着寒风为儿女占个车位有错吗,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让让老人啊”如此种种道德绑架之嫌了。诚然,夫妻俩对儿女的爱那是无可厚非,然而这种爱是否太自私?是否用道德绑架了他人的利益呢?
这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近日,武汉一年轻人因不让座被老人暴打;沈阳一女孩为老人让座时因嘟囔一句“凭什么是我让座”而遭到其家属暴打;杭州一小伙因没给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让座,被扇五个耳光……让座是美德,尊老也是美德,但如果倚老卖老,打着道德的旗号以图自己一时舒适,就未免太过自私了。对此我只想说,让座本是美德,切勿用道德绑架美德,不发自内心意愿,又怎么称得上美德呢?
生活中时常遇到乞丐。每当看到身体健全却还出门乞讨的人,便同情其凄惨的命运。记忆中的上一次遇到乞丐是在长沙,偌大的长沙城,却遇到过数波乞丐。忍不了同情心作祟,便给了一块钱。然而转身却听到嘀咕:“真小气,只给一块钱。”实在忍不了如此道德绑架,我径直走回拿回我的钱,只说:“对不起,这是我父母的血汗钱,我实在是该珍惜的。”说罢便扬长而去,立即全身舒爽,心中恶气一扫而空。如此想来,这类人真正值得同情的不是其不幸的遭遇,大概是他们那种自我可怜自我放弃,想着利用道德绑架混饭吃的人生态度吧。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不喜欢被道德绑架,在生活中遇到诸如此文的道德绑架多拒绝,切莫让道德绑架蔚然成风,还道德一个更体面的形象!
绑架,作文篇6
社会上屡次发生因年轻人没让座,被人辱骂、打耳光。有目击者称,这样倚老卖老强行让座,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每次类似的事件发生,都会引起大家新一轮的讨论。给“老、幼、病、残、孕”主动让座的美德,在道德、公德的美其名曰下被牢牢捆绑,苗头直指年轻人、看似很健康的人,似乎这一人群只要不让座就是道德有问题、素质不够高。用一根理性的、弹性的道德之绳取代固有的“麻绳”,似乎比急于让座更重要。道德不是规定和必须,因此可以有弹性。公共出行,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乘客花钱买票、对号入座,并在旅途享受相应的服务,既是作为消费者买到的产品,又是作为乘客应当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讲,乘车时间内,乘客就是所购车票对应座号的“主人”,无座的乘客则是“客”,当需要他人为自己让座时,不应觉得理所应当或理直气壮。让座屡屡成为群众热议话题,与舆论导向有关。不论是在对号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在自己找座的公交、地铁上,led显示屏、广播中显示、播放的永远是给弱势群体让座,而不是引导他们谦和的与先上车、有座位的乘客沟通。
这样的提醒暗示了弱势群体就应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才导致他们“反弱为强”,以至于大动干戈、恶语伤人的“要”座。衡量让座事件前,别忘了它前面还有一个“请”字。有座位的乘客不是超人,也不具备“肉眼b超功能”,往往很难一眼看出“隐形弱势群体”,例如,一些不痛不痒,但却不适合长期站立的慢性病患者。因此,需要他人让个座给自己还需说声:“请让座”,并客气、和气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不便之处。文明礼让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还需要双方的理解和肯定,万一有座位的乘客也是“隐形弱势群体”呢?提出请求者,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后,再尝试请求其他人让座呢?给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松松绑,拆掉刻板、僵硬的“麻绳”,换上一根具有弹性的“皮筋”,留点空间包容,留点时间“缓存”,别用道德绑架给别人“下套”。
绑架,作文篇7
今天,在很多公共场所,都有着大片的绿茵茵的草坪。这些草坪虽然绿得可爱,绿得怜人,但对于一个有着强烈公德意识的人来说,却不敢漫步其上,更不敢心安理得、自由惬意地躺着,与小草亲密接触。因为,大多数草坪上,都立着牌子,写有“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之类的话语,意为散步的人们要讲究一点公德,不要踩坏了草坪。原来,小草占领的大片场地,仅是供人们欣赏的。但是,小草的领地是扩大了,可人们的活动范围却缩小了,虽然美其名曰“绿化环境、造福人类”,但如此一来,为了那些绿色的视野冲击,人们失去的却是更多的可以放松的活动空间,真不知是草地在为民众服务,还是民众在为草地服务,正如“不知是狗在摇尾巴,还是尾巴在摇狗”。如此,那些有着道德修养的人们,也就因着道德而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空间。
公共汽车上,尊老爱幼是传统的美德,给年老体弱者让座是一种闪光的社会行为,勿庸置疑。但凡事都不能绝对,公共汽车上也常常有为工作、为事业、为生活奔波劳累抑或体力不支的年青人,一天的劳顿常使得他们更需要一个座位去靠一靠,歇一歇,较之一些尚有体力的老者,他们或许更迫切需要一个位置。但显而易见的是,不会有人为其让座,这还其次,关键是倘若他们占得先机,得了一个座位,但身边又站着一位精神癯烁的年老者,这一刻的他,是让座还是不让呢?在公众的眼里,冲着德行,他自然要让;但冲着“救急不救老”的实际需求,他可以不让。不过,公众的德行观,使得再需要位置的有德行的人们,还是情不自禁地会站起来,给老者让座。这一刻的他,无疑是被道德“梆架”了。这种道德的行为,似乎浸润了很多的无奈与辛酸。
道德,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优良品质,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无形的稳定调和剂,在光芒四射的正义外衣下,涌动的是一种本真的善良、诚挚的友爱和人性化的宽容。那些脱离了道德本真的一些“德行”,其实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伪道德”,甚或是一种道德的虚无阴影。这犹如喝酒,不胜酒力者硬是梆架于“感情深一口闷”的“真理”,吃下许多感情并不深、不得不逆着性子而为之的酒,于人于己其实都脱不了一个“伪”字。
人植草坪,绿纯纯的,一览无余,这是赏心悦目的“美景”,是为了服务大众而催生的“尤物”,既然是为大众服务的,就应当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踱步于草坪之上。问题不在于草地的开辟之争,而在于草坪品种的适宜选取。既是大众的场所,就该选取那些可以踩踏、耐得踏行的品种,那些个将“公德”与娇嫩小草的保护梆架在一起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设计上的“不道德”。公交车上,屡次疲倦不堪而又遭受“罚站”的年青人,自然会在心底里感受到“道德”的艰辛,对着“道德”大唱“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是,在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之后,这些身被“德行”的人们,在往后的公交车上,可能会不自觉地讲究起座位的选择来,他们首选的已不是靠前的优等座位,取而代之的是靠后的不看好的位置,因为这些位置可能更保险,更容易逃避“公德”的是非之嫌。这样的一种心理历程,算不算是另一种德行的缺失呢?
其实,这都是道德梆架惹的祸,我们该给那些被绑架了的道德松梆,让那些本真的、纯正的德行之光洒布于公众的心灵之上,使其大放异彩,无拘无束,真正惠泽出人间的真爱。
绑架,作文篇8
今天去拿了几个快递。有苹果、袜子、除螨包、抽纸、手套……
快递员看我一次拿这么多块递,便调侃我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只是礼貌地牵动了一下嘴角,说:“这怎么可能呢?”转身离开,没有再多解释什么。
其实,网购的背后更有苦衷,是我不会轻易向旁人倾诉的隐痛。这些快递也没有花多少钱,里面最贵的就是花2元9角买来的抽纸。几个快递加起来也不到10块钱。去买这些价格非常低的'商品并不容易,要经常去留意低价,还要去积攒购物券。
我追求低价购物不仅是为了节约,更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束缚。在自己这个家里,我是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人。明明是自己的家,却给我一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父母总是用金钱来道德绑架我。
“从小到大我们给你出了那么多钱,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资格不听我们的?”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无数次。仿佛只要出了钱,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把我当成一个被摆布的工具人。只要有养育之恩的名号,就可以尽一切办法让我按照他们的规划来行事。
我不过是想要一份小小的自由。不是离开学校辍学去社会上闯荡,不是吸烟、喝酒、纹身、去舞厅里面游玩,仅仅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追求自己爱好、不被每天责骂的自由。
可是在亲情面前,道德绑架也来得那么坚固,似乎永远也无法挣脱束缚。他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是家人都是为我好的,却永远无法听到我内心里的哭声。现在的我只能尽一切办法拼命地去挣钱和节约,只求向他们伸手要的钱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在网络上读书,我读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等一些我感兴趣却被他们嗤之以鼻,说毫无用处的书籍。我读弗兰克,一个曾经在集中营里度过暗无天日岁月的人,却发现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他仍可以选择如何作出反应。在无边的恐怖之下,在严刑拷打折磨下,弗兰克学会了心理调控,告诉人们要用尊严来承受苦难,用这种方式来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
与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相比,我此刻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现实无法改变,我也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独立和自由。
绑架,作文8篇相关文章:
★ 最美作文作文8篇
★ 作文写人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