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好的作文,必定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篇令人难忘的作文,是需要结合主题来写作的,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5篇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篇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幅图,图上画着一个人在砍一片森林,一个啄木鸟一边啄那个人的脑袋,一边说:“这段木头里面一定有虫。”

可能会有一大群的小朋友会疑惑道:“为什么啄木鸟啄的是脑袋却说是木头呢?还有,这个人的脑袋里真的有虫吗?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这段木头是用了一个比喻,把人的脑袋比作了木头,形容榆木脑袋不开窍。说明了,啄木鸟在嘲笑人类的愚蠢,只贪图一时之利,而没有长远的目光,因为等树木都砍光了,土地就变得沙漠化了,土地变得沙漠化以后,就没法在种庄稼,动物也就没法生存了,不能种庄稼了,也不能捕猎了,人类只能饿着肚子,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这幅图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人类的贪婪和愚蠢,仅仅为了一时之利,而不顾整个地球上的人类的安危。现在你靠砍大量的树而赚了许多钱,到时候,你赚了再多的钱,你也没不回来一口新鲜的口气,一滴干净的水。你也买不回来食物,而你现在拥有这么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钱乃身外之物,一切都是浮云,真正有价值的,将来会是无价之宝的不是钱,而是一口新鲜的口气,一滴干净的水。

所以,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吧!因为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障!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啊!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篇2

初夏的树林,很静,偶尔才会听到几声鸟鸣。温暖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筛下来,一只啄木鸟正准备捕虫。

“咔——咔——”这奇怪刺耳的声音打破了林中的静,这是伐木者的斧头砍树发出的声音。啄木鸟想,肯定是盗伐者又来了,那段木头般的脑袋里,一定有虫……啄木鸟听到这声音是从右边传来的,就赶紧扇动了翅膀,用最快的速度飞了过去。

斧头砍在树上,树叶就一颤,发出沙沙的声音,光影在青青的草地上流动着。“今天真幸运,找到了一棵这样粗壮的树,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一个叼着烟,戴着一顶黑色帽子的盗伐者边砍树,边自言自语着。

啄木鸟听了,更生气了,从树上俯冲下来,对着伐木者木头般的脑袋狠狠地啄:“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哎呀,你啄我干什么。”盗伐者停下了手中的活,用斧头驱赶着啄木鸟,“我的脑袋又不是木头。”……“你不知道吗?树的根可以抓住泥土,防止下雨时,雨中带着泥石从山上滑下,造成泥石流,还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消除噪音。树还可以让你们人类乘凉,你却要把它砍倒。”啄木鸟打断了伐木者的话,用力挥动着翅膀,怒气冲冲地叫道。

伐木者耸了耸肩,并不在意:“那又怎么样?砍树可以赚钱。你不要再打扰我了,我还要工作,被护林员看见就糟了。”

伐木者抡起斧子,朝啄木鸟打去,啄木鸟没有注意,被打到了地上,看着又一棵树缓缓倒下了,眼泪流了出来。

“不要再砍树了,让地球失去原有的绿色,倒霉的,正是你们人类自己啊!”啄木鸟看见,远处,护林员跑了过来,它笑着,闭上了眼睛……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篇3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伐木工,他每天大片大片地砍伐树木,致使许多绿洲变成了荒漠。

这一天,他收到一个货物,寄这个物品的人是李老板。就在这时,李老板来电话了,说:“我给你寄去一只小动物,它会帮到你的。”

伐木工听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里面飞出来一只啄木鸟。于是,伐木工就带着啄木鸟出门了。一到森林里,啄木鸟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颗树里一定有虫,这颗树里一定有虫……”伐木工听到后立刻心领神会,就过去把大树给砍了。就这样,伐木工在啄木鸟的指引下砍了许多树。回到家后,李老板又来电了:“喂,我给你的啄木鸟知道哪颗树里有虫。这样一来,你就有合适的理由砍树了。”“李老板果然聪明。”伐木工答道。

可是,没过多久,这片森林就被砍光了。啄木鸟见没有树了,饿得头昏眼花,伐木工也闷闷不乐,因为它找不到能砍的树了。到了第三天,啄木鸟实在饥饿难耐,就来啄伐木工的头,伐木工疼得哇哇乱叫,撒腿就跑,可他哪能比得上啄木鸟的速度!伐木工跑得气喘吁吁,终于大吼道:“我以后再也不砍树了。”然而,啄木鸟也似乎听懂了他的话,飞到了别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不能滥砍树木,而应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篇4

最近我看到了一则幽默的漫画,而正是这幅漫画,启发了我很多,现在地球面临生态危机,有人还在无情的砍伐树木,于是,便有很多人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这则漫画讲了:一名伐木工手拿斧子,嘴刁烟卷,正起劲的一下一下的砍伐着身旁的树木。这是,一只啄木鸟飞了过来,停在了伐木工的脖子上,摇了一下脑袋,便啄起了伐木工的木头脑袋,便啄还边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漫画形象的讽刺了不保护环境的举止,与作者呼吁保护环境成鲜明的对比。伐木工脑袋的形状可以充分的表现出伐木工不开窍。这则漫画主要中心思想是让人们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早晨人们晨练时将腿搭在树上;小孩子随手拔下一朵花,在树上刻下字体……这些事例都要给人一些严厉的教训。火山爆发、地震、洪水……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血的教训,它们是因为人类无知或有意的想法才形成的。所以,今天的我们要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我们自己!

因为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因为它们,让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时刻挂在脸上;因为她,才有了这个世界,才有了我们。我们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伤痕累累。这时,我们才应该尽自己地球子女的身份,去保护好地球,爱护好她的每一寸角落。将地球——可爱的母亲,她的躯体,她的灵魂守护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篇5

如何看图写好漫画作文

一、认真观察

上面的这幅图(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习作。看着这幅图画,你看到了什么?一片大森林里,树木树干粗壮,枝叶繁茂,这是事情发生的环境。一个中年男子嘴上叼着烟卷,正挥舞着锋利的大斧子朝树木的根部砍去,树木的根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缺口。中年男子的头部好似一块细长的木头,啄木鸟站在男子的肩膀上,不停地啄、啄、啄……为什么?因为男子的脑袋里有“虫”。

二、善于想象

图画是静止的,要想把这幅图画写具体,就要善于想象。以看到的这幅画面为基础,想象这幅画面的前一幅图画会是怎样的,再想象这幅画面的后一幅图画是怎样的。把它们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故事,这样故事才完整,习作的内容才会充实。

想象,要让画面动起来。想象人物的言行举止,想象树木的变化;想象砍树人的神态,想象树木的神色,这将形成鲜明的对比,震撼读者的心灵。想象树木在控诉什么……想象鸟儿为什么来到了这里,鸟儿的内心是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态又是怎样的……由此揭示啄木鸟语言中的“虫”字的含义,含蓄地点明习作的中心。

三、表达感悟

叙述一件事情,尤为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习作的结尾,你不妨写出自己的感悟,这一点相当关键。这不仅是完整的习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重要部分。更为关键的是,自己表达的独特感悟要与前文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开来。

小朋友,认真观察,善于想象,表达感悟,会让你笔下的习作完整、丰满、独特。怎么样,想好了吗?赶紧动笔写这篇作文吧!

例文: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的大树,一棵棵大树枝叶繁茂,密密层层的树叶把强烈的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

一辆白色的汽车向森林驶来,一个中年男子迅速跳下车,从车厢里取出一把斧头,斧刃锋利无比。男子大摇大摆地向森林深处走去。很快,他来到了一片空地上。“啊!又到了熟悉的地方!”男子自言自语道。他坐在一个矮矮的木桩上,挽起袖子,从口袋里摸出香烟和火机。他叼着烟,点燃了,猛抽了几口,然后使劲儿抡了抡胳膊,随手把香烟扔掉了。

男子猛地站起身,走到一棵粗壮的树木旁边,用力地抡起锋利的大斧头,“喀,喀——”一会儿,树木的根部便被砍得伤痕累累,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一次又一次抡起大斧头,朝树木根部砍去,树干上出现了一个深深的缺口。男子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而那棵树木却在痛苦地呻吟着。大树实在忍受不了了,开始了控诉:“我可以为你们制造氧气,可以杀灭粉尘中的`各种细菌,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我长得更加粗壮的时候,还可以为你们提供制作家具的材料,你为什么现在就要把我砍倒呢?”

面对大树的质问,男子置之不理。不一会儿,“咣当”一声,大树躺倒在地。一时间,树干在控诉,树桩在控诉,一直居住在树上的啄木鸟也飞起来控诉。啄木鸟在空中盘旋,因为它没有家了。

鸟儿愤怒地盯着中年男子,它发现男子的头部竟然是一块细长的木头,那段木头里竟然还有可怕的“虫子”。它飞到男子的肩膀上,“嗒、嗒、嗒……”不停地向那段木头啄去。男子的头上出现了一个深深的小洞,它终于捉到了那只可恶的虫子。那是一条黑色的虫子,是一条自私的虫子,是一条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保护环境的虫子。

脚下的一个个树桩,渐渐地仰起了头,冲着啄木鸟说道:“谢谢你,啄木鸟,谢谢你帮我们捉到了伐木人头脑里的‘害虫’……”啄木鸟郑重地说:“消灭害虫,这是我的职责!自私与贪婪,也是一条条可怕的害虫;破坏环境,更是一条条有害的虫子。”

男子扔下斧头,悄悄地离开了树林,他似乎也明白了:细心呵护茂密的树林,也是呵护自己的家园。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5篇相关文章:

写秋天的作文300字优秀作文5篇

春天作文300字作文参考5篇

茶的作文300字作文推荐5篇

作文关于景物的作文300字5篇

上雾的作文400字作文参考5篇

自我介绍的作文初中作文5篇

甜与苦作文300字作文最新5篇

小学生作文的作文优秀5篇

河景作文300字作文5篇

游公园的作文400字作文优质5篇

漫画父与子的看图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