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写作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宣泄与思想的表达,作文的练习不仅限于课堂,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同样是重要的素材,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文化年作文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文化年作文篇1
前不久,我和其他小记者看了一场木偶戏。
这场戏主要讲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为全程都是说本地土话,实在听不清楚,只能靠妈妈翻译。不过也很开心,毕竟第一次看木偶戏,很新奇,想不到家乡还有这么有趣的艺术。
后来才知道,木偶戏是我们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了不起。不禁对木偶戏的演员们充满了钦佩。
演出结束,我们找到演员们采访。这些老艺人的年龄都已有70多了,他们自己说“快不能演了”。
老演员们告诉我们,玉林本地的木偶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唐朝的`时候就有了。天啊,原来是那么久远的了,太不可思议了。“今天演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就是为你们警醒,这是我们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你们好好传承下去!”
不过说是这样说,老演员们感叹说“要想传承下去也是困难重重”,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去高档次的电影厅看3d、5d电影,根本不愿意来这,更别说传承下来,到时候可能连会拿木偶的人也找不到……”,说到这儿,面前的这位老艺人眼里有一丝丝亮光,他流泪了。
木偶戏虽结束,我耳边却动荡着那位老艺人的声音,回想着老艺人说的话。真的,就连爸爸--电脑和手机几乎成为他最重要的宝贝,有谁有兴趣去关心那么“落后”的东西呢?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下去,确实值得人们思量呀!老艺人们和我外公那辈人的兴趣爱好,我们不可能只凭着学业单一地来传承。要想跨过这一个门槛,必须要接好这一棒,告诉后代们,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才可能永久地使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就比如说我们的敦煌壁画,日子是一年年地过去,可是,总有一天它终究会消失,那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在它没有消失之前,尽量去把它拍成记录片,放在文学馆里存放着,给后人们看……我们的木偶戏也不例外,当然少不了影音资料,但如果我们继承了文化的传承,它就不会消失!
文化年作文篇2
人生当中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当妈妈,第一次当小警察,第一次去横店,第一次去牛头山……其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那一次在课堂上当小老师。
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理解《弟子规》,我决定给大家上一堂《弟子规》的课
“上课。”我学着老师平时上课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喊,“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也严肃地回答,我好不容易忍住不让自己笑出声,就一股脑儿把她憋进了肚子里。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应该多学习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同学们认真地听着,大家都陶醉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句《弟子规》中的名言让我感受颇深。记得有一次,我剥开香蕉,发现香蕉上有一点点芝麻大小的黑色的东西,以为这根香蕉已经烂了,随手就把它丢进了垃圾桶。正巧,妈妈看到了,就生气地对我说:“睿睿,你怎么这么不爱惜粮食呀。”我觉得十分委屈,反驳道:“这香蕉不是有黑掉的地方吗,她不是烂掉了吗?”妈妈严肃又语重心长地说:“事虽小,勿擅为!这根香蕉虽然黑掉了,但它并没有烂,只是在运送地过程中撞到了,才会这样,你以后遇到不会或不懂的事情时,不管它是多小的一件事,都不要自作主张地去做事!”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而这句《弟子规》中的名言成为了我的座右铭,让我受用不尽。
诵读并理解了这些弟子规的意思后,我们玩了一个轻松的小游戏,看意思猜弟子规名言。看着树林般的手举了起来,我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了。我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他们都回答地非常流利。看来,他们对《弟子规》都有了非常好地理解和感受,我的目的达到了,这节课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这是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口干舌燥,背后都有汗了呢。
第一次当小老师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辛苦,更深刻地理解了弟子规,也让我亲近了中华文化,明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坚定了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
文化年作文篇3
“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唱,怀念畲族英雄雷万兴,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因此“三月三”又称“乌饭节”。如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已成为闽东的民族节庆品牌,成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旅游融合的盛会。
活动入场处,十多名畲族女性唱着原生态的迎宾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福安市下赤村的雷自钗告诉记者,畲歌是畲族人的文化,以前在畲乡,每当客人到来,畲歌就会响起。“在‘三月三’这样的盛大节日里,我们会组织一些民间小型歌会,炊乌米饭,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的民间绝艺。”她说。
位于宁德城郊的中华畲族宫,在“三月三”的一整天里,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畲族群众从四处赶来,拜祭宫内供奉的忠勇王和三公主。广场上“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则吸引了上千名观众。
49岁的雷大姐家住蕉城,她穿着畲服前来看民俗表演。“我年轻的时候,姑娘们采茶、对歌、相亲都会穿上漂亮的畲服,虽然现在节俗没那么多,穿畲服的机会也少了,不过‘三月三’,肯定会翻出来穿。”她说。
“感谢有‘三月三’这样的舞台,让畲歌能有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的机会。”当天,在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举行的一场畲歌会上,58岁的省级畲歌非遗传承人雷仙梅一连唱了两首。
进学校、进畲村教畲歌,是雷仙梅一直坚持在做的事。“现在的年轻人,对畲语一窍不通,音调和词语说不准,教起来非常困难。他们平时接触畲歌的机会也少,像‘三月三’这样的舞台,看的人多,外地人也多,对我们从事畲歌传承工作的人来说,肯定不能错过。”
“不仅仅是畲歌,畲族的各种传统习俗、文化,平时都很分散,而且现在生活方式变化大,畲歌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它们的传承需要‘三月三’这样的平台,把它们串起来,把魅力呈现出来,才会有新人加入,带来新的活力。”她说。
文化年作文篇4
中国有许多的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传统文化为出现断层,但随着汉字的简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曾经优美的传统文化正在消逝,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汉字是很典型的会意字,汉字简化之前,我们看到一个字就大概知道它的意思,而另一边的声旁也让我们更能便于识记,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对自然的理解,这也是一些珍贵的研究历史的材料,而每一个汉字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但在汉字简化之后,它却不再具备这些特点。它已经不能很直接地表明这个字代表的意思,它的简化也给大家识记增添了许多困难,它也无法再承载古人的某些思想。
科技的发展也是汉字传承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人们几乎不用再写字,只用拼写拼音再选择字,这也造成了现在的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我国出现的重理轻文之风也令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难,我国比外国人在学习理科上要强得多,我们在理科学习上是领先的,这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如其他国家的原因。
传统的节日也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现在有些人记得这些节日的原因不过两点:一是一般的传统节日都是法定假日;二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美食。传统节日本身的意义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了。说到中秋节,大家想到的是月饼,而说到端午节,不由自主的会想到吃粽子。这是传统节日主旨淡出人们意识的一种表现。有多少人会在听到端午节的瞬间会反应出这是纪念屈原而定的。
我的家乡是在农村,小时候家乡过春节时会敲锣舞狮,虽然那狮子不太可爱,但也会把春节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舞龙舞狮的场面,让人不经觉得遗憾。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不见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不再有那份闲情逸致了,而是选择在家里玩电脑,看着手机。
在这传统文化不断逝去的时代,连我国的国粹也避免不了被淡忘的命运,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曾经是大家闲时聚会的主要娱乐节目,爱好者也不少现在却被什么好莱坞电影压制。这和我国没怎么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也有一定关系,在中国应试的氛围下,传统文化的学习已不太被重视,一些学校课程表上写得好好的一两节课的书法,最终却被语文课取代,去学习一些死板的如何应对考试的技巧。
因为社会的各界人士的不重视,以及科技生活登上主流的舞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愈来愈困难。虽说在物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陈旧的东西应摒弃,但应取其精华,去之糟粕,保留古人留下的传统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让我们把那些已消逝的传统文化找回来,把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保护起来,多加学习、推广,好好的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化年作文篇5
在有一年中,一对年老的夫妻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上得了奖,他们是香港树仁大学的校长钟期荣和校监胡鸿烈。记得胡鸿烈说过一句话:“我们发现香港的字典里没有仁字,所以决定把学校取名为树仁。”这位普通老人质朴的语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
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听到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真、负责的.声音,而且在现在,这种认真被当作一种古板。是的,现在我们特制生活虽然丰富了,但精神生活却渐渐的空虚。一些传统文化正在远离我们,春节时要贴的对联受到冷落,京剧、川剧、戏剧很少有人去学,《四书》、《五经》、《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典籍,很少有人埋头苦读了,这些原本属于我们的精典,现在却只能趟在遗忘的角落里。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一片片具有历史特色的街区被铲除,一个个青瓦粉墙的古村古镇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高高矮矮,形状差不多的洋式楼群,什么“西班牙城堡”“罗马花园”、“巴黎广场”、“美国小镇”等等,让人们眼花缭乱,扼腕叹息!我们常常说崇洋媚外的现象,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轻自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丧失,真是可悲啊!
不是说外来文化不好,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危要旦夕,在战争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出现断层。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暗淡了它的色彩。这的确是一种悲哀啊!然而,幸好还有像胡鸿烈夫妇的人在为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努力,他们大概也可以被称作“中国的脊梁”吧。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钟期荣夫妇传递给我们的信念。尽管在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无疑,钟期荣夫妇用他们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站到文化维护者的行列中,使中国的传统观念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文化年作文篇6
哈尔滨的文化公园真是又好玩又漂亮啊!
走进文化公园的大门,我一眼就看见里面有一个又高又大的摩天轮。听了阿姨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个摩天轮高110米,是世界第六高,中国第一高的巨型摩天轮,是哈尔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听了感到很惊讶,就赶紧拉着爸爸和妈妈去做,妈妈终于同意了。当我们坐上去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随着小车的慢慢上升,我低下头看了看人们,简直就象一只只小蚂蚁在路上走;我又看了看车,没想到平时见到的大车也像一个个小火柴盒;周围的楼房就像自己小时侯的积木楼,再上面我还看到了苏军烈士墓,金佛等。慢慢的,我们的小车缓缓地降落到地面,但我还仍然留恋在高空中的感觉。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迷宫,我看见这个迷宫的设计非常巧妙:是用透明的玻璃和金色的框架组成的。透明的玻璃让我们感受不道它的存在,而我们必须从没有玻璃的地方走才能成功。于是,我蹦蹦跳跳地进去了。先前,可能因为我太急了,“嘭、嘭“两声,原来我撞到了玻璃上。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挺刺激的,就磨磨蹭曾地向前走。最后看到离终点不远了,就又着急了起来,但又被玻璃撞到一下。只好走另一条路,并且触摸着前方,最后终于从迷宫里走了出来。
文化公园处处有美景,处处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你有机会能到那里去玩一玩。
文化年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
★ 文化作文6篇
★ 文化青年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