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当注重细节的描写,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层次感,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境界的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境界的作文篇1
孔子曾说过糊涂,后来取名为中庸;老子也曾发现过糊涂,后也取名为无为;庄子更曾经亲身体验过糊涂的生活,后人称逍遥也。然,如来所发现的糊涂——是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忘我精神。忘我,非常人常解也,何为忘我?
忘我,古文有一句是这样解释的:“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亦忘天下难。”然,忘我,从我自己的解释便是:“忘我——忘记自己,忘记你我,忘记一切世间世俗,用心去看世界,用心去听自然,用心去悟真理,用心去感真情。即忘我也!”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相信大家都认识吧!她虽一生被病魔所折磨,但她并没有屈服,并没有消极,并没有抱怨。而是以另外一种心态,一种态度去看待现实。她虽失去听觉和视觉,可以说是已经没有忘我精神的了,但后来为什么又一举成名为著名作家呢?因为她挺过来了!挺过了人生给她的无数劫难,领悟出了世间真理,感悟到了人间真情。so人生,说到底,活的只不过是心情,然,心情又无人能解其本心也,简简单单的从字眼上的理解真理便是:有心才有情,然无心亦无情也。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心中的灵魂没有归属之地,后至无心,无情也。你是否察觉?你是否感悟?人只要心存美好,亦万物一切皆美也;人只要心存善良,亦无可怨恨烦心之事也,只要人心若简单,终世界万物皆成空,后来空生透,透又亦生忘,正所谓为忘我也。
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空走人间几十载,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三境界的作文篇2
这以繁星为其火花的隐形火焰,究竟是什么?
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的境界,永远是孩子的天使。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老人,用他独特清新的文字阐释着他的亲情、爱情、友情……用爱面对这个世界。
有一种境界是爱。在泰戈尔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爱,孩子更需要更多的爱。正如他在《飞鸟集》中所写的一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句话做我的最后的话。”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的爱。或许有一个人一生未曾长大,只是一个孩子,而且是孩子爱的天使,这就是泰戈尔,这就是他的境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思。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思。
有一种境界是感恩。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平,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种伟大的境界——感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潜的境界。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
有一种境界是归隐。草长莺飞,惠风和畅的江南陶冶了他青年的率真与洁净,“性本爱丘山”的先生寄情于山水却一日不曾忘记兼济天下,先生出仕了。求之彭泽及十余日,“欲裳宵逝只因顾怕自然,纬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先生归隐了。或许先生淡泊名志,崇尚自然,最后选择了归隐,一种甘于寂寞的境界。
境界,是用爱来感化整个世界;境界,是用永远的感恩;境界,是超尘世俗的归隐。
三境界的作文篇3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在预示着春的来临。
那些树儿都抽出了嫩黄的叶芽,迎着春风,摆动着自己的身躯;那些河水,都挣脱了冰的牢笼,向着前方,欢快的奔腾着;那些美丽的花儿,都开放出了娇艳的花瓣,向着阳光,绽放出的是灿烂的相容;那些草儿,也伸出了绿油油的嫩叶,穿过地面,探出了那颗好奇的小脑袋。
这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姑娘的美丽动人。
快来看我家乡的春。
那河边的杨柳发出了新叶,绿而挺立的样子,就像一位坚守岗位的士兵,因为守护着祖国的疆土,而挺过了酷寒的冬日,迎来了春天的曙光。
还有那田间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满都是黄灿灿的光芒,晃花了人们的眼。
再有,那些路边不知名的小野花,虽不被人重视,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的还像是缩小版的向日葵。在这幽静的小路上行走,欣赏,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院子里的那颗海棠树。现在正开着深粉红色的花儿,有的零零碎碎的分落在树枝上,有的是好几朵挤在一起,还有着它们那嫩绿的叶儿,更加显露出了花儿的娇妍美丽之态。
家乡的春有着不一样的模样,有着柳叶般的轻柔,油菜花般的活泼,小野花般的谦卑,海棠花般的美丽。
家乡的春还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有着杨柳般的挺拔,油菜花般的朝气,小野花般的顽强,海棠花般的自信。
家乡的春就是一位美丽动人的的春姑娘,但她并不只是一味的外表的美丽,她的内心也是美丽的,同时,她也有着一股英气。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
三境界的作文篇4
道德,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道德,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每个人内心的灵魂。如果你处处留意,就会发现,道德就在我们身边。
怎样做才算道德呢?其实,在路上捡起一块不起眼的小纸团或是帮助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如果每一个人都没有道德,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变得很差。假如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感到舒服吗?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一次,我与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书店里,许多人都在静静地选书和看书,鸦雀无声。突然,一对夫妇因为买哪本书而起了争执,大声地吵了起来,许多人都向他们投来责备的目光和不满的眼神,他们却不甚在意,反而吵得更大声了,书店的管理员怎么劝都没用。我发现许多人都跑到安静的地方去了。可见,一件小小的事件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有想到别人,知道公共场合是不能大声喧哗的,改变一下方式,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道德很重要,或许它会影响你一生,一个人不能没有道德。许多成功的人士,或许他们也曾遇到过道德难题。而他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符合了道德的要求,那么终究会成功的。如果我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后可能就难以补回了。
让我们付出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三境界的作文篇5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过去了,总有许多点点滴滴的事难以忘怀。记得那还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拿着沉甸甸的试卷向讲台走来,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心里像一只蹦跳的小兔子。这可是我上学来的第一次考试啊,当老师读到我的名字时,我清楚地听到了:“周奇奇100分!”我高兴极了,真不知道怎么走向讲台的,想象妈妈爸爸开心的笑容,想象爸爸妈妈奖励的物品,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看着一个个通红的大对号,感觉那就是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又像爷爷奶奶为我拍起的手掌。老师看着我笑眯眯的表情,抚摸着我的说:“考得不错,下次继续努力哟!”听了老师的话,我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们班同学很爱搞笑。有一次上课时,我们正在津津有味的听老师讲《望庐山瀑布》,突然石博源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学了这首诗后,也会写诗了。”老师笑眯眯地说:“那你把写出来的诗读一读,请我们大家一起欣赏,看看你和李白谁写得好。”只见石博源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吟出这样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说完,自己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们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连老师也憋不住了,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往事就像天上的繁星美丽而可爱,总让我入迷,总让我沉浸于其中,我会一直把它们珍藏在心中。
三境界的作文篇6
偶然间,视野中一张照片的闯入,勾起了无限回忆。
——题记
一张老旧照片,一段陈年友谊,一位旧时故友,还有一个童稚的我。
“雅儿,怎么样?我就说你是追不上我的嘛!现在你总相信了吧。”“颖儿,你给我等着,要是被我抓到了,有你好果子吃的。”“略略略,等你先抓到我再说吧”前面的小女孩儿扮着鬼脸说道。“哎呦!”突然间,在后面追赶的小女孩儿痛呼了一声,停了下来。听到这声音,在前面的那个小女孩儿赶紧转身往回跑,跑到后面小女孩的面前,蹲下来关切的问道:“雅儿,你怎么了?没事吧?”看到来者,本来坐在地上哭泣的女孩儿,一下子站起来,拉住了另一个小女孩儿的手。笑着说道:“哈哈,这次总抓到你了吧!”被拉住手的小女孩儿,很快反应过来说道:“好啊,你竟然敢骗我?看我的‘挠痒痒神功’。”两个女孩很快笑作一团。蓦然,眼前的场景变化,当初的女孩都已经长成了十来岁的小姑娘。曾经,落在后面追赶的那个小女孩儿,正哭着哀求另一个小女孩不要走。另一个小女孩,却只是递给了身后那个小女孩一张他们一起奔跑的照片,然后,便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离开了村庄。“不,我不要什么照片,我只要你陪着我,我们不是说好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吗?”听着背后的哭喊,另一个小女孩加快了脚步,生怕白己会舍不得,只留一句“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看你的。”在空中飘散。回忆至此中断。窗前的我,愣愣的看着手中的照片。
如今,距离颖儿离开已经过了整整三年。当初,我们说好,你还会再回来看我的,为了这一个诺言,我一直迟迟不肯搬去新家。现在,村里的一切照旧,只是多了一张照片,少了一个你。
三境界的作文篇7
有这样一个人:八岁时他从管风琴上开始了对人生和宗教的理解;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同年,又用法语和德语写出了《巴赫传》,其深入独到的见解惊动了整个欧洲,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
如果放在当今的中国,那他的家长肯定乐疯了——自己的孩子不但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棵伟大的摇钱树。
三十岁前,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出版了《康德的宗教哲学》《历史上耶稣的研究》等著作,并因此获得了自己母校(也是德国作家歌德的母校)的任教邀请。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寥廓、荒芜、混沌、懒散、冷酷的非洲。
关于非洲,他仅仅在年幼时看过一座非洲人的雕像,他回忆说:“他脸上那忧伤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是在和我诉说黑暗大陆的悲痛。”在而立之年,他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非洲严酷恶劣的生存状况,如何迫切需要医疗服务,并招募前往这个地区的志愿者。一座雕像,一篇文章,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于是他回到医学院,于八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虽然这只是他一生九个博士学位中的一个,却是对非洲人民最重要的一个。三十八岁,他赶赴非洲,在那里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医院,并开始免费为贫穷的黑人治病,直到九十岁时在非洲去世……
他,就是史怀哲,一位大爱无疆的医生。那些从他那里得到健康和生命的非洲黑人,带着崇敬和惊喜的神情,把他尊称为“欧刚加”——解救之神。爱因斯坦评价说:“对善和美的渴望,理想地集于一身,像史怀哲这样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如果换了是你,你会像史怀哲那样做吗?放弃所谓的“机遇”和那些让世俗眼红的“成功”。是啊,这个世界跟不上史怀哲的脚步。它对史怀哲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最终,孤独而长久的坚持让史怀哲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20世纪50年代初,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和人道主义圣徒。
其实,人生的意义我也搞不懂。但我知道绝不只是——当官、发财或者成名。
三境界的作文篇8
朋友转发了一条微博,内容为谴责某地举办狗肉节的不良行径。第二天晚上他却在朋友圈里更新了一条动态,大晒晚上吃的狗肉火锅。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心情突然有点沉重。
古往今来,以卫道士自居者不可胜数。何为卫道士,顾名思义,即捍卫道德之勇士。现在的卫道士们出没于各大社交网络,唾沫横飞,大肆鞭挞各种不道德现象,猛烈批判各类不道德行为,力图借各大新兴媒体、网络为平台,彰显自己至高至上之光辉形象。于是我们脸颊发烫,低下了头,在自惭形秽中钦佩其担负起捍卫道德之重任,感谢其于水深火热处挽救起我们的人性与道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这样一条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实际为基础,使主观符合客观。诚如此言,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应于力所能及处。因为道德本身有大小之分:忠孝仁义之德为大,言谈举止之德为小。大道德为人之根本,固然不可抛。然倘若在生活中处处小心,时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之不逾越小道德之框架,虽甚合遵守道德要从小事做起之论,然终非易事。
当赶时间时不慎撞到他人引来一句“什么素质”的谴责,梗在咽喉的道歉已难以说出口;当低头玩手机忽略了公交车上的弱势群体,抬头发现众目怪罪的眼神,起身让座显然已非美德而成义务;撞到你出于无意,一句“对不起”显然足以化干戈为玉帛,但却引来素质高低的怀疑。生活需要宽容,道德无需刻意。
当郊游野外不再敢翻滚于茵茵草地,当漫步河岸不再敢投石入水以泛起层层涟漪,那是因为我怕压坏了小草,我怕砸伤了小鱼,我怕自己被硬扣上“没道德”的帽子。生活需要诗意,道德无需严厉。
我心情郁闷至极却把一句发泄的粗话干咽回肚;我劳作一天筋疲力尽却硬着头皮让座站了半个多小时;我擦完鼻涕等了一分多钟红绿灯只为到对面扔垃圾;我饥肠辘辘却把手中唯一的汉堡对乞丐拱手施与;我变得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不像我自己,我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只图不落下“没有道德”的骂名。
道德诚然重要,遵守道德也实需从小事做起,然若过分刻意追求道德,吹毛求疵,于道德制高点俯察人生百态,不但会发现事事不道德,人人没素质,而且大有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之味。其实,当我们评价别人的言行时,倘若能多些许忍让、理解和宽容,社会也将在不知不觉中多几分礼让、友善与和谐……
我们最缺乏什么,就最反对什么,最不能容忍什么。一如马克·吐温所言,“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也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由此观之,卫道士实是最与道德本意背道而驰之人。何为道德本意?无非四字:力所能及。
三境界的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