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作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分数,更是为了表达自我,作文的练习帮助我们建立逻辑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古人论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古人论作文篇1
好像在生命刚开始的那一刻,我的记忆里就有了你言谈的影子,朦胧中,我似乎看见你来了,身着一袭袍,醉捧半杯酒,飘逸如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种温馨的感动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种独在异乡的孤独令人憔悴。
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你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说“千金散去还复来”,你似乎一直用乐观浇灌着生命之根。你宠辱不惊,笑看风云,醉梦中,犹见你嘴角微笑的影子。你似乎将生命视作近乎美丽的圆,有失必得,有始善终。在“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旁,你对酒当歌邀明月”,面对有人被贬,你,豪放的你寄愁心于明月,你给生命一份坚定地允诺,用双手撑起一方天空,让欢乐尽情徜徉。
于是,我是你若生命的信仰。我在彷徨的路口追寻你盈盈的足迹,我在失落的窗口感恩你词句的慰藉。遥空断雁,青苔落蝶,再也勾不起我的惆怅与惘然,我遵循你的人生目标——乐观。然而,我错了,我以为你白色的'长袍划下了半空的美丽,我以为你看穿俗世浮尘,只将信念付诸快乐……
当我静心地重叠你的故事,才发现流泻于生命中的那惘惘情思,你曾因怀才不遇而感到悲愤;你愤世嫉妒,感到仕路艰难;你对得到朝廷的重用而心怀希望;你对自己施展才能,实现理想充满自信。千尺桃花潭畔,你写下“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浓意深情表露;明月白露之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盈留着你为游子的怅然;你对着高堂明镜,伤语绵绵悲白发;你厌恶官场的腐朽,“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你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对着苦镜,低吟“与你同销万古愁”;你呼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然后“仰天大笑出门去”;你又散发弄扁舟,留下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
是我误解了你。原来,你的人生中也有风中翻飞的秋叶;原来,这才是你充满坎坷与诗意的人生。
李白啊,你给了我无尽的感念,你才情洞照时空,你的睿智撼动古今,你肆意地将生命的芳香倾吐,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洒脱,留给人世间幻美的诗页。
你生命的芳香已被刻骨铭心的收藏。历史的盾牌挡不住生辉的灵魂,华夏的天空激荡着你永恒的人生。
古人论作文篇2
纵观历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经典人物众多,每个历史人物都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价的文化宝藏。其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甫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也许诗人都爱好游山玩水吧!李白跟陶渊明类似,他也是一个天然景物的快乐喜爱者。他曾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终身好入名山游。”
李白他终身几乎都在忧虑中度过,只是我们从李白的诗中感觉不到他的终身都是对天长叹中度过的。他的脑子里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幻邪,但其实他只是把这些消愁的方式都清晰地写进了诗歌里边。唐代公认最伤时感事的诗人杜甫,而真正需要他忧虑的,其实没有李白多。
我曾在《读者》中,看到一篇文章——《大器》。文章中讲述的是作者从制作小提琴的.流程中领悟出的一些道理,其中的一段话我非常欣赏:“舍得放弃纷繁红尘中的诱惑和热闹,舍得放下你侬我侬的情深和意长,舍得让自己从一个八面玲珑、颇受欢迎的“人精”脱变成呆若木鸡、锦衣夜行的隐者,除此,还要忍受漫长的寂寞和孤单,面对随时来袭的彷徨和绝望、讥讽和嘲笑……而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多的。他的内心,时刻都有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世享受。而这样的清越之声,有的人一辈子都无从知晓。”我认为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大器”的人。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是继屈原而后,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地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汲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成为他自己的独特风貌。他这一生中创作的诗歌不少,现反尚存900首诗,内容丰富精彩,其中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李白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他的身世、经历让我感动,他远大的志向让我钦佩。我真的很想成为一个像李白一样“大器”的人,很单纯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奋斗。
古人论作文篇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既不是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不是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也不是号称诗仙的李白。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孔子。
孔林的雨是绵长的,历史的雨。人不多,在安静的雨幕里漫步,看沾了雨珠的草显出新绿,巨大古老的石人保持沉默的微笑。恍惚间突然感到,孔子,这个孤独的,穿越千年的灵魂,竟可以有如此伟大朴实的力量。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回响在耳畔,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反复诵读,只觉高高低低的韵律十分有趣。像念一段咒语,开启了儒学对我的影响。在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里,孔子站起来了:一位温和的谦谦君子,慈祥地微笑,深邃的眼眸里射出智慧的光彩。
再长大一些,开始懂得他的崇高,懂得仰望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单衣薄衾,仍能因思想上的富足感到幸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非独善其身,而尝试用“仁”兼济天下。这是何等的胸怀!抚摸书上孔子的画像,他仿佛高大了,发光了。
而现在,在孔林的寂静里,我才开始真正思考他,了解他。电影《孔子》中,孔子在山巅对老子说:“先生的道大象无形,超然物外,不限于世间,而我的`道,在人间……”孔子的情,孔子的道,原来都在人间。
于丹的书里说,神圣神圣,神在天上,是像李白那样的人;圣在地上,是像杜甫那样的人。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此来说也是不无道理的。他思考的道理,是人的道理,“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求学、做人、从政……不同于其他艰深的哲学,孔子很早就适应了人必须得生活这个现实。从人间来的仁义礼乐,做君子行博爱,以“仁”为大事,才是他的道;而广播思想,周游列国去游说,拯救飘摇乱世中的人民,才是他的情。同时他也思考宇宙:“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不仅对人,对自然也一样敬畏。如果老庄是乘物以游心的世外游龙,孔丘就是庇护人间的参天大树,他的道,在人间。
从鲁国的司徒、司寇,到千万学生的老师。周游列国,几度投而不遇,几度险些丧命。千辛万苦返回父母之邦,年老仍不得志,最终郁郁而终。他的人生履历,甚至比挣扎在生活中的穷苦人民还多了一层哀凉。忧己之忧而及人之忧,孔子心中装的是一个王朝、整个乱世、甚至绵绵延延两千余年,直到今天啊!孔子真正的入世不是千辛万苦周游列国,而是在我们都以为他会隐居山林,逍遥自在的时候,再回到人间承担自己的责任啊!
孔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么?显然不是。而爱因斯坦说:“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儒学虽然流传两千年,仍然熠熠生辉的原因,唯其有“道”在,唯有儒学在今天的价值在,唯有孔子——在人间。
古人论作文篇4
古人不远:曹操在古今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著名的历史人物,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含恨投江的屈原,有女中豪杰花木兰等等,这些人物都曾在这条长河中掀起过巨浪,但在我心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消失沙滩上,也唯有他令我记忆犹新——曹操。
在大多数人心中,他代表反面角色,代表邪恶力量,所以理应被消灭,他也就是一个卑鄙、老谋深算、野心勃勃的人。但那只是站在孙刘双方来看罢了。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他却是一个足智多谋、赏识人才、胸怀大志的人。
他足智多谋。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不下十起,平定了北方战乱,一边抵御北方的侵略,另一边则谋划统一天下,打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军中他是统帅兼军师,带兵打仗样样不落后,为了攻下西蜀东吴,制定计划组建军队,但北方人不适应水上作战,乘船便吐,曹操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用绳索铁链将战船连接在一起,减轻了船的摇摆,士兵们也不觉晕船了。
他赏识人才、重视人才的利用。曹操虽然掌握兵家大权,却不能统一南方,曹操经过多次总结,得出结论,因为孙刘手下有诸多英勇善战的`将士,如吼声如雷的张飞,手挥大刀的关羽,还有足智多谋的军师指挥,如遍观风云的诸葛亮。一次,曹操派出几员大将斩杀敌军将领,但一一都被此人的大刀挥下马来,曹操一问身边的手下,原来他就是关羽,曹操为之一震,此时他并不是就此机会消灭敌方一份主力,而是邀他到府上做客,还同他一起喝酒,一起谈政事,希望他能为自己完成事业出一份力,但当关羽拒绝他的要求时,他没有过多的阻挠,不仅放过关羽,还送了他一匹汗血马。
他有远大抱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一生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但他长辞于这个世界时,也未能实现其理想,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曹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论作文篇5
仰望明月,苏轼那首《水调歌头》呼之欲出,远观黄河,李白那首《将进酒》我们烂熟于心。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记忆,即使尘封了几千年,即使那条名叫历史的长河,已经日夜不停的奔腾了千万个日月,但还是会被后人所铭记。
数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中,我最欣赏,最不能忘怀的三个人,项羽,李白,李清照。
项羽,有人会说,他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位,而且还是为失败的君王。但我之所以欣赏项羽,是因为他那份“破釜沉舟”的胆识气魄;是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得自信霸气;是他至死不肯过江东的决绝;是他高吟《亥下歌》时的傲然。
正因为如此,项羽即使在楚汉之战里败得一塌涂地,也依然被后世子孙敬仰,也依然会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流传下来。
一壶酒,一轮月,一把剑,一路狂舞,一路高吟,舞出一颗盛世的利胆,舞出一位盛唐的诗仙。三人之中,我尤其敬仰李白那份豁达乐观的心境。
也曾有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气;也曾有过“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的失意茫然,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潇洒达观。在宦海沉浮,官场险恶,重重礼教枷锁所束缚的封建王朝里,唯独李白能过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唯独只有李白能够持赤子之心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般童趣盎然的诗句。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为粉饰,不为褒名,沧海一声笑,束发弄扁舟的李太白啊。即使时空岁月已隔千年但千年之后的我亦依然被你的.人格伟力所折服。
李清照,你可谓是我心中的美神,词动京华。你于乱世中擎起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段完美的独舞,你的才气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如同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21世纪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没错是个性。这三位古人他们的结局也许并不那么完美,但他们的人生绝对是精彩绝伦的。与现代人所追求的个性,不谋而合。历史长河之畔,我感慨万千…
古人论作文5篇相关文章:
★ 论责任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