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在阅读完一本书或文章后,对所读内容的主观感受和思考,写读后感是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整理和梳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稻草人》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1
今天我和儿子读了叶圣陶写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这则童话我小的时候听过,记忆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如今读完全文,我的心中却满是沉闷和压抑,那个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挥之不去,那些可怜的人也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文章讲了稻草人看到的几个片断,一则是年迈的老妇人辛苦耕作的麦穗被害虫啃个精光,稻草人想告诉主人但却无能为力;二则是一名渔妇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孩子生病了,咳得厉害,但她却没有时间照顾他,稻草人真想自己去做柴火,给孩子煮茶喝;三则是另一位妇女更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来到这河岸要投河自尽。稻草人想阻止她寻死。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2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后,我想到了很多。
书中描写了好多人物形象:有调皮的猴子,温顺的老牛,也有善良的稻草人和奸诈的飞蛾。我最喜欢稻草人了!因为他尽职尽责、乐于助人。
稻草人虽说是农民亲手造出来的,可他努力保卫庄稼的精神实在让我倍感佩服。他不吃饭,不睡觉,不管烈日怎样暴晒,无论狂风肆意吹打,他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手里轻轻摇动着扇子,赶走前来破坏庄稼的敌人,无怨无悔地守卫着田地。
有一次,稻草人看到一只小蛾子落到了稻叶上,他马上认出了那是稻子的天敌,他努力的挥动扇子,想把它赶走,但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最终还是由于距离远风小,没能将小蛾赶走。他痛苦极了,恨自己的没有能力。小蛾终于飞走了,但稻叶上却留下了小蛾的'卵。主人来查看稻子的长势,但由于主人年迈眼花,没有看见致命的蛾卵。稻草人十分着急,他用力抖动着臂膀,想引领主人发现并铲除祸根,但主人并不知道发现他的苦衷。他彻底失望了。几天后,蛾子的幼虫将一大片稻子啃了个精光,稻草人难过得哭了。他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感到惭愧,为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被葬送而心痛!
这一情节,使我颇受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稻草人的珍贵之处,他毕竟是一个不能走动的草扎人,可他已经尽力了,他的善良,他的忠于职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决心从现在起,学习稻草人的奉献精神,培养自己不求索取的品德,刻苦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3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直坚信这句话,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
刚放暑假,老妈给我买了一本《稻草人》,我漫不经心地随手翻了一下,可这一翻,我就爱不释手了,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童话集。它是由35个小故事组成的,不过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稻草人》这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是以一个被固定在田野里的稻草人,他尽职尽责地驱赶那些破坏庄稼的害虫,他从不贪玩,从不偷懒,一心希望自己的主人——一位老太太今年能够有一个好收成。
可不幸的'事还是来了,一只蛾虫在稻田上产了卵,尽管稻草人使出浑身的力气,但还是只能眼睁睁地望着蛾虫一点一点地把稻田里的庄稼吃光。不仅如此,当稻草人看到辛苦的渔妇无法挽救病重的孩子,而想要投河自尽时,他仍然无法帮助他们。最后,稻草人在不断的自责中倒下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了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稻草人,他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精神打动了我,可惜的是,稻草人的力量太弱小,不能帮到每一个人,于是,他只能在无奈中不断地自责和内疚。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稻草人的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精神,还要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才能给人们,给社会做出贡献。虽然稻草人最后失败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做一个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坚强勇敢的人。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4
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善良、尽职、不怕牺牲,是一个一心想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好心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稻草人非常爱老婆婆,为她白天黑夜一动不动地插在稻田里“值班”。收成好时,他为老婆婆高兴。收成不好时,他又为她伤心。
但是因为稻草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无能为力:小蛾在稻谷里下子,稻草人却无法去阻止;渔妇的孩子想喝茶,稻草人却无法给孩子送茶;稻草人看见一个跳河自尽的女人,却无法前去劝说;看见稻子被虫子吃掉,稻草人又无法去捉虫子。眼看着一幕一幕情景,稻草伤心极了!最后,稻草人悲伤地晕倒在了田地里……
看完这个故事,我在敬佩稻草人优良品格的同时感到非常遗憾,我想,如果稻草人的功能强大一些,那么他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保护好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农民的稻田里会出现这样的稻草人。
稻草人外观很普通。他和一般的稻草人没什么区别,骨架子是竹林里的细竹子,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但体内设有很多机关。
稻草人头上有一个感应器。他可以感应出三十米以外是否有没有虫子和陌生人。一旦发现有情况,稻草人的“大脑”就会发出指令,可以采取行动。
稻草人能走动。稻草人的脚下设有一对轮子,一旦接收到“大脑”发出的指令信息,脚下的轮子就开始转动,快速前行。稻草人可以走动,就可以去阻止小蛾,不让它下子;就可以为渔妇的.孩子送上一杯热茶;还可以劝说跳河的女人;更可以去捉小虫,保住稻子。
稻草人有一双灵活的手。稻草人在田地间巡逻时,发现杂草,手上立即变成一把镰刀,把杂草割掉。最后把杂草放进肚子的“回收袋”里,可以做成肥料。捉虫子的时候,稻草人的手会喷出杀虫剂,立马把虫子消灭得一干二净。
如果稻草人的功能真的可以更强大,那么稻草人一定不会悲伤地倒在田地里,而是继续快乐地在稻田里工作。当然,稻草人如果只是功能强大,还是不完美的,他必须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帮助他人,并且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世界该多么美好!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5
莫言说过,任何一个梦想都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阅读。
读了叶圣陶的《稻草人》中的《稻草人》之后,我知道,有时候见死不救不是你的错,而是你也无能为力。
稻草人是用稻草做成的人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他是一个十分乐于助人的稻草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让他无比悲伤的事—
在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稻草人看着稻田里的稻子,很开心。但好景不长,今年好不容易来了个风调雨顺,可是稻子又遇到了自己的天敌—蛾子。稻草人急得想要扑上去,把虫子赶走,可是他不能动。
他还看到一个老渔夫带着一个生了重病的孩子,在江上钓鱼,孩子一直在咳嗽,但老渔夫不得不一直钓鱼,不去管生了重病的`孩子。稻草人愿意变成一堆柴火,给那个孩子取暖用,让他快点好起来。稻草人还遇到了一个更加可悲的女人,她儿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里的钱全赌光了,就连她自己也要被丈夫卖掉。她想跳河,稻草人想就她,可是它一动也不能动。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有时候不能救人于水火,是因为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还是要想稻草人学习,尽自己最大努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写《稻草人》读后感篇6
在假期里,叶圣陶先生写的童话集伴我度过了漫长两个月的寒假。其中《稻草人》让我印象深刻,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它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故事是讲在漆黑一天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怜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稻草人是一个不会动的假人,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而我们无所不能。连一个假人都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那我们就更加应该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是理所当然的。说一声有困难吗?需要帮助吗?都会让别人感到你很体贴。但愿我们人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写《稻草人》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