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作文能够让读者共情,产生共鸣和感受,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端午节》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1
我爱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时,人们会吃香甜的粽子,会买一些艾叶跟蒲草挂在自家门口,煮上几个咸蛋,赛几场龙舟……大家利用这些活动来共同祭奠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记得去年端午节的那天一大早,我就感觉婆婆在忙活,走近一看,哇!香喷喷的粽子正要出锅了!婆婆看见我笑眯眯地对我说:“宝贝孙女儿,闻到香味了吧!别着急,我马上把粽子给你盛到盘子里。”
当婆婆把热气腾腾的粽子放到我面前时,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绿油油的竹叶。啊!一粒粒糯米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说:“馋了吧?别犹豫了,快尝尝我们的味道怎么样吧?”我看着一个个的粽子,似珍珠,如玛瑙,色泽鲜艳,晶莹剔透。透过那翡翠般的糯米,我看到了红枣泛起的红晕,一阵阵清香侵入心肺。一口咬下去,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含着淡淡的枣香。我细细地品尝,任由竹叶的.特殊味道和婆婆浓浓的爱从舌尖开始,直至包围我的身体……
我爱端午节,爱端午节上那香甜的粽子,更爱无微不至呵护我的婆婆。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2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就会让奶奶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节奶奶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将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将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将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将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些,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将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唐代诗人文秀写的名叫《端午》的一首诗。其中提到屈原投江自杀,就是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一个传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大臣,由于他倡导举贤才能,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却又无能为力,于农历五月初五抱恨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愤异常,纷纷来到江边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丢进江里,想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死体;有位医师则拿出雄黄酒往江里倒,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其他传说,也有其他风俗,例如:佩香袋、迎鬼船、悬艾草、击球、比武、荡秋千、躲车等等。
以前的人们过端午节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去纪念屈原;而现代人们则带着欢喜的.心情过端午节。
这就是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4
一阵阵艾的奇异香味飘来,是那么香,那么诱人。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艾,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会给包粽子吃。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提前做准备,做我最爱吃的豆沙粽子。奶奶总是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做馅儿料,煮熟、过滤、翻炒。时间很漫长,但奶奶做这些的时候依然是那么开心,而我则是在一旁手忙脚乱的给奶奶打下手。奶奶总是一边给我讲着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一边包着粽子。小粽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么的听话,而我包出的粽子却总是张着大嘴巴,一个接着一个的嘲笑我,没有任何一个能勉强的算上合格。直到这些粽子一个个的被奶奶请下锅,我才开始了漫长的
等待。时间很漫长,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时,粽子还是没有出锅。此时的我就像等待千层面出炉的加菲猫一样,恨不得立马就能吃到粽子。突然,我听到一声,粽子出锅了,话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粽子了。粽子被奶奶一个个的夹出来,泡到了凉水当中。随后,奶奶不紧不慢的将粽子夹到碗里。我并没有像奶奶一样不紧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结果,我被烫得嗷嗷叫,手红得不得了,差一点就肿了。看样子,我还是得拿筷子去夹呀。我从粽子里挑了一个夹到我碗里,剥开一尝,一股甜甜的味道顿时停留在我的舌尖上。这使我立刻明白了,粽子里不单单有着糯米和豆沙,还有着奶奶满满的爱。
奶奶做的粽子是超市里买不到的,是独一无二的。我爱过端午节,也爱吃奶奶做的粽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为我做出这么好吃的粽子。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听:“啊呜、啊呜!快,还有一分钟,大家加油!”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决定举行吃粽子比赛来欢度端午节。
上午8点我就爬出了被窝,先和奶奶把昨天买好的粽叶洗干净,又把肉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块,放在拌好的调料里,接着舀了一盆子糯米放进几滴油拌匀,我们就开工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奶奶把它们放在锅里煮起来,一会儿粽子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粽子煮熟了,我们的吃粽子比赛也要开始了。参赛选手是我、爸爸、妈妈、爷爷,由奶奶来做裁判,比赛时间1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吃得最多谁就赢,冠军可以得到奶奶裹得最“丰满”的粽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听奶奶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了。只见我们四个人开始狼吞虎咽,我拿起一个粽子,一咬就是一大口,吃得满脸都是糯米。餐厅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夹杂着吃粽子的“吧、吧”声,时间过得飞快,只剩1分钟了,得加油了。在最后的15。秒钟,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又消灭了一只粽子。奶奶大喊一声“停”,比赛结束了,我们一个个吃得肚子圆圆的。奶奶开始认真地数每个人吃了多少个粽子,结果我吃得最多,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奶奶为我颁发了冠军的奖品。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以后我一定要多参加这样的民俗活动。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6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我的端午节》作文篇7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尽管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尽管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但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我的端午节》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