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好的教案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案能使老师们多多积累教学经验,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坐井观天》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教案5篇

《坐井观天》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知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

同学分析:

二年级同学年龄小,他们经常把局部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方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身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同学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同学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括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同学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同学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身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知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同学兴趣,有利于引导同学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13.坐井观天。在解决小鸟和小青蛙的问题前,老师先考考你们,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不知道,那么,我们学了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拼读生字,记住字形。

3、朗读课文,读通顺。

4、标出自然段。

好了,同学们,大家读完课文,老师让你们自己当小老师来学习我会认的字。

1、学生来说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2、摘苹果识字。带拼音、去拼音识字。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同学考虑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同学讨论,培养同学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考虑的能力。)

小结: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同学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同学想像能力。)

7、下面,咱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同学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小结

五:作业

《坐井观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会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欣赏《坐井观天》课文中的插图,说出课题。

2、出示课题 12 坐井_____天 补充课题,出示“观”字的写法及其在成语中的解释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二、过生字关

1、出示生字“井沿、青蛙、回答、弄错、不信、抬头、坐井观天、无边无际”老师带读。

2、小组交流,小组齐读。

3、老师指名请学生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出示“我能辨认并组词”让学生辨别生字

三、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3、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出示“水井”,让学生观察在水井上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

(2)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3)指导朗读。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我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5、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6、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

青蛙笑了说:“ ”

小鸟也笑了说:“ ”。

2、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4、小组探究。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2)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

五、课外拓展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见了什么

它们飞过大海……

它们飞过城市……

它们飞过草地……

它们飞过树林……

它们飞过沙漠……

它们飞过丘陵……

它们飞过河流……

它们飞过峡谷……

它们飞过高山……

六、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

七、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继续编写这个故事。

2、问问大人或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坐井观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

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坐井观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9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的意思。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4.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读写本课9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的意思。

2.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正确读写本课的9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在本课的意思。

(三)指导观、沿、弄等字的字形。

二、教学重点

(一)读写本课的9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指导观、沿、弄等字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坐井观天这幅图。

问:这幅图的意思是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坐井观天。

板书:5 坐井观天。

观是什么意思?(看的意思。)

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

过渡语: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见天是什么样的?请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问题的答案。

(二)老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听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上面的问题。

2.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它看见天是井口那么大。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三)看板书自学生字。

(四)请同学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3.指名说你是怎么记每个字形的。

重点指导字形。

观:记法:见加一个又字旁。

沿:记法:船的舟字旁换成氵。

答:记法:合加一个 字头。

百:记法:白上边加一。

别:记法:另加刂。

抬与台两字区别。两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4.字的意思。

观:看的意思。

沿:边的意思。

答:回答的意思。

际:边的意思。

5.口头组词。

组词参考:

观:观看 观察 乐观 观点 观念

沿:井沿 盆沿 河沿 缸沿 后边都加儿。

答:答题 回答 报答 答话 答谢

别:别人 分别 告别 区别 特别

弄:玩弄 戏弄 弄好 弄饭

际:国际 天际 水际 林际

抬:抬土 抬手 抬头 抬杠 抬价

信:写信 回信 信封 书信 信号

读一遍黑板的词语。

(五)指导书写。

(六)熟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序号。

要求,读正确、音读准。

2.俩人互相读。

3.指名读。

(七)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二)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字词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问: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学习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七名同学读课文。(每人一小段)

思考: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事。)

板书:

小鸟

青蛙

投影:初读知大意。

过渡语:谁坐在井里看天,为什么会发生争论呢?学第1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问: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

板书:

井沿

井里

理解:什么叫井沿?(井边)

挂图:让学生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问:青蛙怎样在井里看天呢?(坐着)小鸟呢?(落在井沿上)

板书:

(2)指导读。

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所以读的语调稍稳。

请同学试读,指名读。

过渡语:青蛙坐在井里张着嘴在和小鸟说话。它们怎么说的?说什么请我们学习第2、3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两名同学读。

问:它们怎么说的?(一问一答)

师:一问一答就叫对话。

问:青蛙知道小鸟从哪来的吗?(不知道)

(2)指导读。

请你们读出青蛙疑问的语气。

指名读,女生读。

(3)问: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说明什么?

(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所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

(4)指导读。

读出天很大的语气来。

请两位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板书:

细读有语气

过渡语: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我们学习第4、5自然段。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想: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

板书:

天有多大

问: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板书:

井口大

读青蛙的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

(天就跟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问:青蛙认为小鸟说的话是什么?(大话)

理解:什么叫大话?(吹牛)

青蛙认为小鸟说的那句话是大话?

(飞了一百多里路)

青蛙说话时怎么样?(很自信)

(2)指导读。

读出青蛙自信的语气。

指名读。

问:小鸟认为青蛙把什么弄错了?

(把天的大小弄错了)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

板书:无边无际

理解:无边无际:无是没有的意思。无边无际就是没有边的意思。

(3)指导读

读出小鸟说天很大的语气。

试读,指名读。

过渡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学习6、7自然段。

4.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学6、7自然段。

思考。

青蛙为什么把天看成井口那么大?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

理解:天天--每天的意思。

(2)试验:

把书卷成一个圆筒,举起来让每个同学看天有多大?

(天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为什么只看到天只有这么大呀?

(筒壁挡住了你的视线)

通过试验你知道小青蛙为什么说天有井口那么大的道理了吧。

(3)讨论:

小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问:小鸟为什么让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小鸟不仅告诉青蛙错了,还告诉它应该怎么改。)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天确实无边无际,大得很。)

有语气地读第三次对话。

(4)分角色读全文。

想: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板书:精读明道理。

(5)小结:

坐井观天是个成语,现在人们把它比喻看问题,目光狭窄的人。称那些见事不多,却自以为是的人为井底之蛙。

?板书设计】

师:这篇课文我们学习的方法那就是以下几步:

学法:

先理解题目

初读知大意

细读有语气

精读明道理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订正作业中的问题。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做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订正作业中的问题。

(二)指导做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词语。

1.做苹果树上词语多的游戏。

教师把画好的一棵苹果树贴在黑板上,然后苹果上又有写好字的苹果,指名到前边来摘苹果上的字可以组成一个词。然后再贴在黑板上。老师说同学作业中出的错误并订正。

2.听写组成的词。

3.互相判,订正。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1.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填空。

观,就是( )的意思。

坐井观天,就是( )。际,就是( )的意思。

无边无际,就是( )。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读填空,想括号里应填什么。

③指名说答案。老师板书。

④齐读一遍。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沿( ) 笔( ) 现( )

铅( ) 答( ) 观( )

台( ) 抬( )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读给的字,说出两字不同的地方。

③口头组词,老师板书。

《坐井观天》教案篇5

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习目标

⒈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⒉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⒊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寓言,是一种文章体裁的名称,通过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⒉齐读课题,审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观: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⒈范读: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的?(天到底有多大)

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⒊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⒋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⒌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⒍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⒎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⒏再读课文,思考:⑴标出自然段;⑵有几次对话?(三次)

第一段(1)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代了发生争论的地点。

第二段(2—7)讲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三、指导写字

“沿、际、信”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抬、蛙、错、答、还”是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四、字词巩固

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⒈第一段: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师:第一句话指出青蛙所在的地方是井底这个小天地。所以青蛙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第二句中的“飞来”说明小鸟远道而来。“井沿”是小鸟临时落脚休息的地方。总之,这两句话写出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一个在井底,一个在井沿。

⒉第二段

⑴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⑵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出示二、三自然段)

理解“从天上飞来,飞了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小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同时形容天之大。)

⑶感悟第二次对话(出示四、五自然段)。

①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a.青蛙说小鸟说大话,究竟哪句话是大话?为什么认为是“大话”?(因为青蛙凭自己的经验知道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不相信小鸟飞了一百多里,所以认为是“大话”。)

b.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即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c.小鸟为什么不同意青蛙的看法?“无边无际”何意?小鸟为什么认为天“大得很”?

d.小结:第二次对话是讲青蛙根本不相信小鸟会飞一百多里,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用事实驳斥了青蛙的错误看法。

③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④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⑤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⑥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⑷感悟第三次对话。

①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②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青蛙认为自己的对,小鸟错了,有点看不起小鸟,自己得意洋洋;小鸟是笑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③理解小鸟的话?(因为青蛙看法错误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整天坐在井低,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如果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就知道天究竟有多大。)

④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⑤小结:第三次对话进一步说明青蛙看法错误,显示了它的傲慢、自以为是;而小鸟再一次劝告它,要它跳出井口,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才能真正看到天有多大,井口外的世界有多大。

⑸分角色朗读。

⒊本课总结: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三、角色朗读

四、实践活动

⒈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 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⒉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五、板书设计

13 坐井观天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坐井观天》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精选5篇

中班《防溺水》教案与反思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5篇

幼儿自然测量教案5篇

春天中班语言教案优质5篇

生态文明教育教案5篇

克的初步认识教案推荐5篇

初中历史教案模板5篇

小班活动教案最新5篇

《坐井观天》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