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参考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根据教学目标不同,制定的教案也是大不相同,优秀的教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参考5篇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篇1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的: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学会向娃丽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进程:

1、课前部署

一、要求门生熟读课文,行使自己的法子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二、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用三步教学法学习课文。

a、初读课文,独立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用较快的速率读课文。

二、门生独立思考并复述课文。

三、门生相互讲课文故事。

四、由门生举荐1人完成课文复述,其他人补充。老师收拾。

b、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小声、快速读课文。

二、浏览思索,商讨如下题目。

(一)1封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和mm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的?他们的态度有甚么差别?

(二)mm娃丽为何可以或许拿到跟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呢?可见爸爸对mm的态度有何变化?

(三)对于哥什提亚和娃丽,你以为谁更值得学习?

三、师生对话,商讨上述题目,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别人之所急。

c、三读课文,立异学习

运动要求:门生可以或许是非分明,晓得该怎样向娃丽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有情感地读“娃丽送信”的段落,领会她送信的艰苦。

二、与门生商讨两个话题:

(一)用自己的话赞颂娃丽。

(二)你身旁有像娃丽如许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今日之后,你将怎么样向娃丽学习呢?

三、老师小结,收场学习运动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同学欣赏。

3、生谈感受。(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生边读边考虑问题。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同学读、想、说。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

1、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

a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俺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师: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测揣测该这样来演。呆会儿俺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学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扮演。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每,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俺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d、“咦,怎么俺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俺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俺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3)、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4)、师: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俺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读)俺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俺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俺们可别光顾着自身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过渡:刚才俺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那么,让俺们一起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假如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

4、指名说,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示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假如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1、心情小结。

今天,俺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俺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七、作业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5、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根据自身的喜好任选一至两项,课后完成)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理解“疾飞”)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等鱼)

读第3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段。

1.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第一句:这句话主要写谁?写小鱼的哪两个意思?用什么词连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连?为什么要写小鱼呢?用句子中一词来回答?

(理解“锐利”)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填空:这一段是用()方法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从()、()、()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四.作业。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篇5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 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 ( )

飘飘悠悠 ( ) (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5、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 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 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氵( )( )( )

辶( )( )( )

艹( )( )( )

纟( )( )( )

土( )( )( )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3年级语文下册的作文5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5篇

4年级下册英语教案5篇

7年级下册英语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学科工作计划7篇

三年级下册作文300字模板8篇

三年级下册作文300字7篇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