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5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详尽的教案可以为新教师提供借鉴,使他们更快适应教学工作,通过对教案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5篇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二、教学目的:

1、提问学生认识人民币吗。

2、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3、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具准备:

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

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

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篇3

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元, 角。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3、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配套课件:

大班数学公开课课件《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二、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三、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四、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资源,优化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7的加法教案大班教案5篇

关于人民的演讲稿7篇

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

拼音j教案大班教案5篇

拼音t教案大大班教案5篇

m拼音教案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数学9的分解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5篇

5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通用8篇

拼音d教案大班教案5篇

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