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课堂时间利用高效,教师设计的教案需精确划分各环节时长并预留弹性空间,语言表达需简洁准确,避免冗余描述,是教案编写的语言规范,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雪的社会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自己是xx幼儿园的小朋友。
2、初步感受幼儿园景物的美,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3、用简单的语句描述幼儿园,如:很大、很美等。
活动准备:
选择好带幼儿参观幼儿园代表性的地点。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认识幼儿园的兴趣。
2、提问:我们是哪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
3、寻找幼儿园的园牌,认园名和园徽。
参观幼儿园大门,看着园牌告诉幼儿幼儿园的.名字,幼儿跟念几遍"xx幼儿园"。
欣赏园徽。
引导幼儿观察园徽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园徽所代表的意义。
4、参观幼儿园全貌。
走进大门观赏幼儿园的全貌,知道幼儿园很大、很美。找找幼儿园最漂亮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在喜爱的地方坐坐、玩玩。玩大型运动器械。
建议:
散步时还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的美工、电脑等各个活动室,参观幼儿园中、大班。
评价:
1、能说出幼儿园的名称。
2、有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上班,能高兴地等待妈妈来。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毛绒玩具小猴子若干、篮子、音乐磁带、flash“猴妈妈上班”、录像“我的妈妈在上班”
活动过程:感知体验
通过“猴宝宝哭了”的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帮助猴宝宝,让幼儿感知宝宝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
1、是谁在哭呀?(猴宝宝)它为什么哭?(幼儿泛议)
小结:猴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
2、那么猴妈妈送好宝宝上幼儿园,又到那里去了呀?它在干什么呢?(观看flash)
小结:猴妈妈去上班了。它在果园里忙着摘果子、分果子,还要卖果子赚钱,很辛苦的。它也很想宝宝的,下班就来接宝宝。
3、(出示许多猴宝宝)哎呀,这么多猴宝宝都在哭,我们来抱抱它们吧!(发现、引导幼儿的动作与语言)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过年的热闹、恢,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学习一些做客、拜年时的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
3.了解中国特有的春节习俗,并能围绕拜年胆表述。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胆参与讨论。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请幼儿收集有关过年的图片资料;活动前练习拜年的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拜新年》;阅读材料1《新年》
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他们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什么时候,家在堆雪人、放鞭炮、准备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集体讨论:过年的时候有没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么拜年。
--向幼儿介绍春节拜年的礼仪。
2.观看情景表演:我们去拜年。
--学习一些做客的.礼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向幼儿介绍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请幼儿思考: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谁家拜年?小朋友是怎样做客的?他们之间说了哪些祝福的话?
3.分组表演,感受也节日气氛。
4.教师带幼儿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师、小朋友拜年。
活动建议与提示1.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走亲友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励孩子自选角色扮演拜年。与幼儿一起进行环境创设,增添教室的节日气氛,感受过年的乐趣。活动后,提供阅读材料1《新年》,指导幼儿阅读并仿编,感受新年的恢气氛。
教学反思:
1、可以在开始部分加如一些关于新年的故事,让幼儿更深的了解新年.
2、可多渗透新年的习俗,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篇4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幼儿对节日的到来非常的高兴,但是幼儿对于元旦的来意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元旦的来意,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饰我们的幼儿园和活动室,体会节日的愉快气氛。
活动形式:
庆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活动宗旨:我参与、我动手、我快乐、我们都是巧巧手
活动目的:
1、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2、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元旦,感受节日的愉快气氛;
3、通过制作方案的设计、实施,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家园关系和谐。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31日上午9:10开始
活动准备:
1、场地环境的布置;
2、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元旦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1、幼儿绘画:年年有鱼
2、幼儿剪纸:美丽的窗花
3、幼儿制作贺卡并互赠
4、展示幼儿作品
三、欢庆元旦
观看有关的电影,师幼共庆元旦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每年,幼儿园都会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如今,家庭选择节假日旅游的也日渐增多。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都由家长独自承担了,孩子参与的很少。考虑到为出游做准备这一环节中蕴含了自主选择、计划活动等社会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同伴间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和合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体验同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品分类、记录,根据计划挑选合适的物品。
3、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曾参与过旅游,具备简单的旅游经验。
2、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布置货柜和旅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饮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点和游玩的时间安排,激发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愿望,提出让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要求。
2、尝试选物。
(1)幼儿尝试选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选物的种类是否合适、全面,展示个别幼儿所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是否需要带。
(2)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游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4)幼儿进行讨论,相互检查物品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制定选物计划表。
(1)讲解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天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物,下午回家。
(2)幼儿分小组商量,每组带多少物品合适。
(3)小组长按小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讨论计划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以下几点:
(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2)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什么玩具?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选了哪些?雨伞、相机、桌布等带多少合适?
(4)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教师引导幼儿修改计划表。
5、根据各组制定的计划表,小组成员分工取物品。
6、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计划表检查所选物品。
活动小结
郊游前的物品准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多少合适。如果制定一个计划表,事情就会做得更快更好。
活动反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可是,家长经常包办代替,让孩子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我选择“郊游”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希望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规划。
我设置了物品超市的场景。让幼儿自由选物,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出正确选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计划能力,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更多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另外,我有意在准备的物品中增加玩具的种类,增加对孩子选物的干扰,自然引导孩子体会分享。比如,最好选择携带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全班只需要带一部照相机等。通过体会分享,我力图使幼儿初步具有集体和团队活动的意识。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本着“了解儿童、相信儿童”的原则。以“分享经验、教师引导、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满足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主能力。
此外,利用活动中的一些情景,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如,为每名幼儿准备一个购物篮、限定了选择物品的量的范围,让幼儿对量有了初步的认识;让幼儿分组制定选物计划,将选择的物品进行分类、记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适当的物品,整合了科学领域的目标;最后,引导幼儿根据计划表分工取物,让幼儿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多领域整合恰恰是组织社会领域活动的特点。
“社会领域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注意了各个环节中的随机,比如每次幼儿自主活动之前,我会明确提出这一环节的目标和要求,让幼儿带着目标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学习习惯:让幼儿为朋友选择物品,引导幼儿体会别人的需求,体验同伴间的关爱等。
关于雪的社会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