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在教案中指出每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教案中还应包括对学生反馈的收集与分析,以便于改进教学,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们的家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们的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加深友谊,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强交往能力。
2、初步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班级集体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好朋友
1、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们从小班到中班已经两年了,现在小朋友已经越来越喜欢到幼儿园来了。除了我们要学本领之外,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最好的朋友。
2、幼儿自由讨论。
二、情感激发
1、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师先告诉你们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
2、教师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为朋友画像
(1)现在,请你们仔细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长得有什么特别让你一眼能够认出他?
(2)现在你们已经熟悉朋友的长相了,去为你的朋友画张相吧,我们的墙上有很多照片,还有我们的集体照,你们可以看着画,也可以看着朋友画。
四、在区角展示
猜猜他们是谁?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
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我们的家教案篇2
总——分——总
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7)
呈现 变幻 蜡烛 诱人 圆润 乘凉 光芒
振翅飞翔 光辉 存在 刀剑 普通 模型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我们的世界有多么奇妙。(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板书:天空 大地)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都是平常我们见过,是很普通的事物。)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拓展练习。填空,再回答问题:(课件出示8)
(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飞翔,它们就如同经过()一样,呈现出()形状,告诉我们许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我们的脸。(课件出示9)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浅水洼的有趣、奇妙。)
(二)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9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让我们感到奇妙。)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颜色、形态)
5.全班交流。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7.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10)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水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找回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预设:“它们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把“水柱”比作“锋利的刀剑”。
预设:“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把“小水滴”比作“珍珠”。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2.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3.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四)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课件出示11)
学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板书:留心观察 感悟奇妙)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总起句、重点句,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
?设计意图:学习从极普通的事物的描写中,感受美好的一面的方法 ,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提炼主题,写话训练,加深理解,升华了主题,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我们的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诵读技巧。
2、能有感情地诵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诵读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
诵读的要求分为:读准确、读流利,有节奏,有感情。
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预设可以做到准确、流利。)
二、结构分析
1、齐读全诗。
2、这首诗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4小节内容相似,结构相似,写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第5小节呼唤和平。
三、指导读出节奏
1、出示第一部分诗歌,请学生试读。
2、出示第一小节,请同学标出重音、停顿。
3、教师预设: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4、学生根据标注练读,随机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预设:指导重音的读法是将音节读完整;停顿要求音断气不断,停顿处的字音拖长。
5、同桌合作,标出2、3、4小节的重音、停顿。
指名诵读,教师范读。
四、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1、出示第一小节。
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比的写法,一前两句是和平环境下的大海,后两句是战争环境下的大海。前半部分用稍微欢快的语气读,语速适当快一些,语调上扬一些;后半部分用悲伤的'语调读,语速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渲染气氛,进一步激发情感。
出示一些战争灾难的图片,配以感伤的音乐和教师的旁白,引导学生感受战争带给人类世界、尤其是儿童的灾难。
学生再次试读第一小节。不仅要读出疑惑,还要读出对战争的控诉、痛恨的愤慨。
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语速来读,最后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要读的慷慨激昂。
五、配乐诵读第一部分。
我们的家教案篇4
主题目标:
1、愿意与伙伴共同游戏、活动并友好相处,愿意交朋友。
2、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策略,学会交朋友。
3、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经常自愿的.与伙伴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结下友谊。
4、能主动的关注朋友,了解朋友,关心朋友,向朋友介绍朋友,增加友谊。
活动策略:
1、创设环境,让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产生友谊。
幼儿有了朋友,一起游戏,共同欢乐,互相依恋,密切了关系,也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2、规范孩子的行为,使伙伴喜欢与其交往、友好相处、保持友谊。
告诉孩子在交往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加以训练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孩子受到伙伴的欢迎。
3、引导教育孩子珍惜友谊和发展友谊。
教育孩子多关心帮助伙伴,尊重和体谅伙伴,如伙伴间发生矛盾,鼓励孩子与伙伴和好。
4、关注孩子之间的友谊,并鼓励孩子巩固友谊。
5、家园合作,与家庭一起配合,帮助幼儿交到好朋友,与同伴结下友谊。
活动内容:
小班:“跟好朋友一起玩;
中班:交一个好朋友;
大班:我最好的朋友;
活动形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儿歌、故事、情景表演、调查、合影、主题墙展示、区域活动等多种形式,同年龄段或跨年龄段可以进行跨班活动,活动内容资源可以共享,有教研组召集分班挖掘教育资源。让孩子在游戏中做做、玩玩、演演、说说,交到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快乐地学习生活。
活动时间:
可延伸到假期。
活动负责:
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各班级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我们的家教案篇5
设计背景
由于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只知道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游戏,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了解并不多。而眼睛的好坏却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从小学会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知道眼睛的功能,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眼睛。
2、 使幼儿初步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3、 使幼儿能够同情、尊重盲人并帮助他们。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难点:牢记并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镜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教师说谜语,幼儿猜一猜,从而引出眼睛的话题。
二、 基本环节。
1、 小朋友照照小镜子,然后说说眼睛的作用。(能看到东西,能表达感情等)
2、 小朋友蒙眼走路,体验没有眼睛的痛苦。
3、 适时教育小朋友学会帮助盲人。
4、 听故事《小猫的眼睛》
5、 小朋友出主意帮帮生眼病的小猫。
6、 看图片,判断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三、 结束环节。
读儿歌,理解并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 延伸环节。
让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会做“眼保健操”。
我们的家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