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种花》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种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abaaba、aabaab、abbabb模式排序布置小花园。
2、体验帮助喜羊羊种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背景、规律卡、操作卡、不同大小颜色的花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喜欢吗?
2、你们喜欢花园里的什么?
二、自主操作
1、看是谁来了?(喜羊羊)喜羊羊今天要在花园里种花,看看他种的有些什么花?(ppt)
2、喜羊羊把花地都整理好了,看!(ppt)这片地方一共有几块花地?那么表示要种几朵花呢?
3、让我们看看喜羊羊是怎么种花的?(ppt)咦?怎么回事?原来呀,喜羊羊要交给我们小朋友一个任务:请你们帮助他在花园里的空地上继续种花。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4、但是种花是有要求的,不是乱种。所以请你们看清楚要求,认真的把任务完成。最后把你的“小花园”放到我们的大花园上来。
5、幼儿尝试种花排序
三、经验分享
好了我们的大花园里都种上了美丽的花朵。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种花的?
(请不同难度层次的幼儿示范,教师验证总结)
四、内化迁移
喜羊羊还给我们提出了难度更高任务,(出示任务卡)哇!有3种颜色,有四朵花,好难啊!他让黄老师把这些任务放到区角游戏里边,想玩的伙伴,以后区角活动的时候可以接受挑战!
《种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
2、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3、三个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4、若干朵红色的花;
5、4个大篮子,8个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兔妈妈家的花店开张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插花。
二、插花“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关键性语言:有几根花枝?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4根枝条的花枝
提问:(1)这是什么?(花枝)我们数一数花枝上有几根枝条?(同样出示4、5、6的枝条)
师:真的是6根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2)一根枝条插一朵花,(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插花),每根枝条都要插上花。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上来展示。
三、种花“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师:小朋友的小手真巧,每根枝条都插上花了,现在兔妈妈的花店还要请小朋友帮忙种花呢。
2、出示花盆,数一数花盆上有几粒种子,一粒种子开一朵花,4粒种子应种几朵花?
3、老师展示种花(数出总数,总数与总数是对应)。
4、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操作作品,并纠正错误。
6、提升经验:我有4粒种子,所以种4朵花。
7、小结: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6来表示。
四、送花“数字与实物的对应”
1、师:看兔妈妈送什么来了?这是什么?(花架)
出示花架,看,这是什么?花架上有什么?你认识吗?读一读。
2、送花要求:4朵花的花盆放在数字4的花架上。
3、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操作成果,并检查纠正错误。
5、小结:4粒种子、4朵花、4盆花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同样小结5、6)。
五、给兔妈妈送花。
活动反思:
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炼,善于引导幼儿学习。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很多幼儿热衷于将花插在地板的缝隙中。对于这一情况,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而强调让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最终幼儿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这一活动。可在下一环节中又出现了相同情况,幼儿将花盆放到了地板的缝隙中。如果老师的在插花环节应变及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种花》教案篇3
目标:
1、欣赏26―29课,重点欣赏28课,复习欣赏常规。
2、认读生字词:多;少;买。
3、复习本期幼儿已识汉字。
准备: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第28课大范例,大字卡“多”“少”“买”。
花盘5个,大花枝字卡5枝,相应小花枝字卡,数目与幼儿数相同。字条“安静”“种花”。
过程:
一:欣赏
出示“安静”字条,让幼儿安静下来。
发书,复习欣赏常规。
放录音,欣赏26―29课,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欣赏28课,教师出示字卡“多”“少”“买”,请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应字认读。
教师出示大范例,带领幼儿朗读,强调生字词。
收书。
二:游戏――种花 玩法:
1、将花枝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告诉幼儿玩的游戏名称,出示字条“种花”。
2、教师出示5个花盆,在每个花盆里插上一枝花的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大花字卡和自己手中的字词[可互相帮助]。然后请幼儿将漂亮的“花字卡”种到相应花盆里。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每枝花种得对与错。
4、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复习已识汉字
1、教师:看到小朋友们种的花那么漂亮,还有好多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我们请这些字宝宝出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2、教师出示字卡,请个别幼儿认读,也可大家一起认读。
《种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等特征进行插花。
2、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参与计算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干及花瓶(上面标有数字或圆点),小花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花儿也开了,可是我们娃娃家里还没有花呢,今天我们就来插花,打扮娃娃家,好不好?
二.粘花干。
1.经验的分享。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花,花干)
花干上藏着小秘密,找到了小秘密才能插花的。(幼儿观察花干)
花干上藏着什么小秘密啊?(数字宝宝,圆点宝宝)
有数字宝宝的花干,怎么插花啊?那有圆点宝宝的呢?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间可相互交流)
3.集体纠错。
幼儿和教师一起查看插好的花,找出错误的花加以纠正,并说明纠正的理由。
三.插花瓶。
1.讨论插花瓶的规则。
我们把花插到花瓶里吧!咦,这么多花瓶,应该插到哪个花瓶呢?(引导幼儿从颜色、点数两种特征进行插花瓶。)
2.幼儿操作。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体纠错。
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插的花,好看不好看。
四.延伸活动:打扮娃娃家。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种花》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我们带幼儿去公园找春天,幼儿对公园品种丰富的花卉流连忘返,回到教室,我们也来开个花展吧,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幼儿的响应。画什么花呢?“郁金香、玫瑰花、迎春花……”幼儿虽然会说出一些花卉的名称,可真要下手却很少将花卉各具特色的形态表现出来,看来中班幼儿对表现花卉的不同形态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幼儿很难把握花卉复杂多变的形态,但是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他们已具备比较观察寻找明显不同的能力。因此我们打破划一方法为切入口,将各种花卉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类,不强调花的名称,引导幼儿在比较中把握花芯大小、花瓣多少、花瓣形状、花朵颜色等主要特征的区别,使幼儿按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花卉图像,改变过去把所有的花画成统一图像的习惯画法。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经验回忆。观察花卉过程中引发幼儿对花卉不同的形态的关注;在第二环节中引导幼儿在小园丁种花情境中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花卉图像,并体验运用蜡笔与水粉工具的创作效果;在第三环节分享交流中师生合拼大花园,感受花卉的美并体验作品的创新之处。
【活动内容】小园丁种花(以艺术领域为主)
【活动目标】
1、关注花卉不同的形态,并乐意尝试大胆的创造画面。
2、尝试交替使用蜡笔与炫彩棒不同的绘画工具,共同体验爱护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花卉图片、纸、蜡笔、勾线笔、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卉,分享交流。
1、(出示花卉图片)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里许多漂亮的花都开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花的照片哦,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你们来说说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吧!认识他们吗?
2、有些花我们不认识,可我们能不能用它的颜色或形状来称呼它们呢?如:一朵小红花、一朵小白花、圆圆的花,或给说不出名字的花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3、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样的,说出它的颜色、形状或特别的地方,让其他朋友们都猜一猜。
4、小结:原来每朵花都有它漂亮的地方,许多花在一起更漂亮。
二、尝试操作,学当小园丁。
1、幼儿园里有块光秃秃的空地,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起来当小园丁。在这块空地里种上漂亮的花朵,让它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好不好?
2、邀请幼儿轮流在纸上画花朵。(规则:不能重复相同的花朵。)
你画一朵我画一朵。
你画花芯我画花瓣,我画花芯你画花瓣。如果相同教师可以启发集体思考,通过添加细节加以改变。
花儿长得好,需要叶子来帮忙。
3、小结:我们都是小园丁,把光秃秃的空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园。
三、表现创造,大家都做小园丁。
1、有没有本领造个大花园呢?这里有一块好大的空地,大家来做小园丁,种上美丽的花朵。
2、可以画见过的花,也可以画没见过自己想象的'花。
3、画不同的花,花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4、用蜡笔添上花茎叶子,让我们的花园更美丽。
5、小结:让我们一起来种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花朵吧!
四、交流体验,美丽的花园。
你们的花都种好了,你能为大家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花吗?
小结:我们有这么多美丽的花朵,让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种花》教案篇6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很多花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班级的自然角中增添了花朵的身影,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一有时间就到自然角欣赏。孩子们会相互交谈,说着花儿的名称、颜色、形状大小、形态等等,有的还会拿起旁边的小水壶给花儿浇水。孩子们说要把我们的自然角变成一个小花园,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表现花儿的不同形态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郁金香画起来较为容易,花瓣的不同朝向、花儿的高低不同、花茎的弯曲等都可以表现出花朵的形态,对于孩子来说便于表达花儿的形态。同时,绘画中用到的小毛笔,给孩子不同的作画感受,也体验到浇水对花儿的重要,知道要爱护花卉。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幼儿间的讨论,观察花卉,了解郁金香的形状。第二环节,师幼或孩子间的共同绘画,让孩子感受郁金香的画法和不同的形态。第三环节,幼儿一起做小园丁,大胆表达创造,表现不同的郁金香,表现春天的景色。第四环节,给孩子交流欣赏的机会,共同创造出的郁金香大花园。
活动目标:
1、关注春天里常见郁金香的形态,并乐意尝试大胆的创造图像。
2、通过学当小园丁种花,体验爱护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花卉图片、炫彩棒、小毛笔、水、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讨论——观察花卉,分享交流
教师出示花卉图片:
1、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里许多漂亮的花都开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漂亮的小花,你们来说说这朵花叫什么名字?
2、关键提问:郁金香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郁金香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3、小结:郁金香像一个小脚印的样子,许多郁金香在一起更漂亮。
二、学当小园丁——尝试操作
1、幼儿园里有块光秃秃的空地,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起来当小园丁。在这块空地里种上漂亮的郁金香,让它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
2、教师出示铅画纸、蜡笔。
3、师幼轮流在纸上画郁金香
(1)你画一朵我画一朵。
(2)你画花瓣,我画叶子。花儿长得好,需要叶子来帮忙。
(3)有的小花抬头笑,有的小花手牵手,风儿一来小花笑弯腰等。(表现小花的不同姿势形态)
(4)小花种好了,可以给小花浇浇水。用小毛笔蘸水涂抹小花的轮廓,轻轻的点一点水不要蘸得多。
小结:我们都是小园丁,把光秃秃的空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园。
三、大家都做小园丁——集体操作,表现创造
1、有没有本领造个大花园呢?这里有一块好大的空地,大家来做小园丁,种上美丽的郁金香。
2、画不同颜色的郁金香,花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形态各异。
3、添上花茎叶子,让我们的花园更美丽。
4、别忘了给小花浇浇水。
5、引导幼儿添画,如:太阳、蝴蝶、花园围栏等。
6、小结: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郁金香变成了一个大花园,真美丽。
四、美丽的花园——分享交流体验
1、郁金香都种好了,放在一起让它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2、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拼接成一个大花园。
《种花》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