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心得体会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藏,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挑战,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7篇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主席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迎来了把创新摆上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新时代。这代表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人才,更加需要每个“科创人”切实肩负起时代使命,在创新的舞台上挥洒汗水。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0”到“1”的眼光和创造力。“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0—1”指的是从无到有的科技创新,考验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眼光。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全球第二,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量居全球前列。然而,引领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发明成果较少,带动全球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科学思维方法凤毛麟角。广大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培养创新性思维,发挥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动性,坚持走引领式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源动能。面对卡脖子技术短板,要勇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既要善于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又要致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善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1”到“100”的勇气和胆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1—100”指的是技术转化创新,考验人才的应用和试错能力。从科研的规律上看,研究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循序渐进、量变积累、质变飞跃的过程。将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需要人才调整好心态,勇于试错,理顺成果转化方向,把准科学规律以及现实需求,主动参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运行和科技项目攻关实践,在推动科学进步和产业发展中汲取成长能量,主动化身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100”到“∞”的毅力和情怀。

“100—∞”指的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终极目标,这需要人才长期投身于此,久久为功。面对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需要广大人才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埋头苦干,全力以赴。发挥科创人才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内循环,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科创板为龙头激活全流程创新链条,掀起高科技创新高潮。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时代呼唤,广大人才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推动科创事业的发展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路径,争当科技创新先锋,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广东考察企业时也曾指出:“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在面对艰巨任务和复杂形势下,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要得到长效发展,获得长足进步,都需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自立自强。“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更要自持自守,走好“自力更生”之路。

思想上自立,走好“初心”之路。“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所谓思想上自立,就是要坚守理想信念,坚定政治初心,时刻秉持“怀忠信以待举”的精神,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积极状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依附心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佛系”心态。年轻干部的可塑性很强,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年轻干部要走好“自立更生”之路,就需要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不失去应有的行为规范,既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趋炎附势;既不要畏首畏尾、唯“领导”是从,也不要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守初心的激情。

学习上自主,踏实“蜕变”之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年轻干部要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保持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勤于学习,就是要勤于研究,沉下心来思考,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切忌一味地“拿来主义”,杜绝用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来高谈阔论,用别人零星的经验大谈体会和感受,要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理论储备,收获属于自己的工作感悟及经验。善于学习,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摆脱固有的“学什么就是什么”思维,在学习中领悟更多、积累更多,用深厚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有涵养。乐于学习,就是要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既要熟悉本职工作,又要主动学习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找准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状态,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蜕变”。

行动上自强,勇闯“磨炼”之路。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年轻干部最为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因此,年轻干部要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一线,以年轻人的朝气和冲劲,在一线磨炼踏实的工作意志、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历练丰富的工作经验,用困难与挫折来提升实战本领。敢于迎接风雨的挑战,以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与魄力,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锻造独当一面的本领和能力。要勇于跳出“舒适圈”,提升独立行动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好高骛远,也不机械执行上级命令,而要不断激发工作积极性,以就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谋求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在工作磨炼中实现自我价值。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自己未来的梦,而这个梦也正是少年们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我的梦是科技梦。

巍巍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有着无数令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科技成果。那一串串的科技之光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熠熠发光。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古时候就已经举世闻名,为当时人类提供了不少便利。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南针与火药的出现,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把中国引向了世界科技的巅峰,使中国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让当时中国的商业更加繁荣。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如今中华——科教兴国面向未来

虽然中国的科技在明清两代时因皇帝的愚昧,闭关锁国发展而停滞不前,但这都是过去,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距离正在逐渐缩短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迈进了一大步。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科技掌握在我们这群少年身上,中国的未来也由我们这群少年创造。少时的我只知道幻想未来,幻想自己可以去创造科技,创造奇迹。而现在的我懂得把幻想付诸于行动,虽然我知道在追寻科技之路上肯定会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与困苦,但是我不怕,只要我心中充满信念,我的梦就一定会实现。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4

科技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国的发展蓝图描绘了无限生机。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只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个人命运。

当下,中国的科技制造成绩斐然。改革开放__周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智能科技制造加快推进,一批批重大科技装备取得突破,科技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增强综合国力提拱了有力支撑。

我国的科技不仅造福了国人,还走向了世界。c919客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航程最高可达5555公里;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为下水搜捕提供了方便,还创造了马里亚纳海沟的世界纪录;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跑出了世界速度,使国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缩短了时间;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可以将天然气做为轮船的燃料,更加环保,使我国的空气质量更加优质,让国人身体健康。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让世界瞠目结舌。

我国的重大科技要属我国的飞船了,在中国的神话和传说里,天空之外的世界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向往的梦幻之地。而我们的梦想早已实现:1999年11月20日至11月21日,仅仅飞行了一天的“神舟一号”,为科技航天事业拉开了序幕;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独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二”升空,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2005年,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神五”载人飞船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了太空......“神五”的第一次登月让我们了解道了其他星球的样子和关于它的知识,“神六”、“神七”、“神八”遨游太空。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璀璨文化的古老国家,为人类科技史和航天史画出了完美的一笔。

现代科技机器人不光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帮助,还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在以前胆囊炎手术需要进行破肚,但现在的微创机器人完全可以对皮肤表面减少伤害和减少人的痛苦。在现在的一些家庭里,已经出现了针对孩子学习的辅导机器人,他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在现代社会,科技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科技,唯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个人命运。

今天我们身上都担负着复兴中国的重任,我们必须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要记住这句话:科技承载梦想,知识改变命运,唯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人类命运!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5

11月1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最终完成,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主席在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中国古代李冰的都江堰、秦始皇的长城、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到如今的三峡工程,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对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需充分发挥“领头雁”的带头作用。“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员是群众的“领头雁”,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能够带动“三峡人”共同积极创新,保障“国之重器”安全平稳运行。疫情期间,长江电力三峡电厂运行部的值班主任杨鹏就是“三峡人”的优秀代表,在“驻场保电”的同时利用自身积累的巡检资料及相关数据创新工作成果,主动制作了巡检方式优化方案,为三峡工程的巡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在杨鹏等先进典型的带领下,“三峡人”齐头并进、砥志研思,推进三峡工程科创工作再创辉煌。

科技创新需正确处理“继承、创新”的关系问题。“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科技创新不拘泥于旧例,但也不可背离旧例。”自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以来,三峡工程建设历经了百年的历史积淀。以长江电力为例,葛洲坝的运行管理经验成为其从传统企业发展为现代大盘蓝筹上市公司的关键力量。历史经验的增长可以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托底,吸收前人经验的精华并将其升华成为可为今用的方法,是科技创新的进步良方,是成就“三峡之新”的不二法门。

科技创新需坚持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欲知‘天之高’‘地之厚’,必先‘登高山’‘临深溪’。”三峡工程历经设想、选址、移民、规划、建设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延续了抗美援朝时期“边打边建”的战略思想,在工程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工程的完满竣工验收。“三峡神”不仅创造了三峡工程的神话,更炼就着全国人民的“三峡神”,蹄疾步稳、砥志研思、守正创新、继续前行。

“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文学创作如此,科技创新亦是如此。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的完成代表着无数“三峡人”勇攀科创险山的成果,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亦可成为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脊梁。主席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对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大国重器,利在千秋。”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一定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三峡神话”。

假如给你11年的时间,能干出什么来?近日,陈秀雄、王兵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答案:成功证明“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是偶然天成,而是用时间加耐力熬制的结晶,尤其在科研领域。语言学家王力即便在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一概不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要想取得一番成就,必先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我们在羡慕、祝贺别人取得的成果时,也应该时常思量,我做了什么,找到与成功者“最大的公约数”,才能无限接近成功。

然而,时下也有一些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疯狂追求“一夜成名”“一举夺冠”,有的羡煞“众星捧月”“前呼后拥”,有的则为了“露个脸”,活跃于各种聚光灯下,还有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换工作就像换衣服。

时代需要仰望星空者。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首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仰望星空的人。工作年限久,是一种长度,但我们的工作还应该有高度。一些人退休时,回首工作历程,除了有数十年的工作经历,什么都没有留下;有的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留下了惊艳世人的丰功伟绩。这些人就是“攀岩者”,是敢于攀登高峰的勇士。把工作干出彩永远比把工作干完难得多。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激荡,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党和国家需要更多勇攀高峰的人,需要我们争做行业登山人、排头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勇当攀登者就是要敢于挑战,直面难题。大事难事看担当。遭遇瓶颈,是依样画瓢“跟着干”,还是锐意创新“带头干”,检测出是否具有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只有让“想做的事永远超过能做的事”,才能够在风云际会之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勇当攀登者就是要有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的毅力。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下去却很远,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著学术也好,干工作也罢,如果不能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惟有久久为功、孜孜以求方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亦步亦趋,从现在干起,从小事做起,方能在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著书立说”。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6

她从荡荡亘古走来,跫音响彻,经久不衰;她自杳杳迷蒙走过,血泪交织,涤荡铅华;她向煌煌辉光走去,盛筵弥长,开辟莽荒。华夏子女以无数日夜编织绮丽强国梦,梦如舴舟,科技托筹。

科技沉稳,绘强国蓝图弘盛:以梦为轴,上苍穹,下海潮,通四方,达微毫。东方国执百二河山起身敛容,裙裾俨然、妆钿雍贵,争教六合心驰,九州神往。

神州盛况如鹏之魁伟,凭六月息扶摇而上,乘科技投梭瀚宇。正如“天问”一号掣电入冥窈,无色火焰锻冶国之利器直御苍穹,舔舐星垣,纵破幽远,回望尘寰,激昂河山。“天问”系列的规划,是继“天宫”之后又一划时代巨作,彰显了航天强国背后科技的迅猛腾飞,因其兴盛亦成其点缀。中国航天由科技扬发,知问九天。

“天问”御苍穹,“蛟龙”统玄冥。蛟乘海运,突冰逐浪。南极科考非“龙”莫属,达成新高压级探测腾誉而归。不惧浪谲云诡,各路大国工匠洒江倾海为龙醒倾心力铸金方,执科技之刃先驻长城再拔中山尔后剑指昆仑。怀千秋之梦,赴苍莽之荒。中国足迹烙炽冰原白雪凄冽。如此种种,皆国人尽一生之力而送之。无论是蛟龙深海寻,亦或是科考莽原察,全然作科考强国遒劲一笔,渲凝历史,入木三分。

天海洞想,源国之梦;岸江弥壑,源国之强。武汉长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的相继开通,变天堑为坦途,化沟壑为康庄。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有沉甸甸的科技加成,无一不为强国之证。海底隧道沉堙,国之自信却备得升扬。大国重器饱含工匠们的汗水和智慧,以科技之名为强国烘云托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奠千钧之基,助推国情由盛转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千万气象,天高水长。神州定会从国人殷切勤恳所设之“桥”步向强盛与辉煌。不惧百罹而成,只因科技承梦。

天高海渺岸崎,中国人用智慧布弘章,上至星原浩瀚,下达微观涓埃,是以科技求索穷极究竟。“墨子号”开辟量子通信新土,深究刻录,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盛发至臻纯之精。借古哲人之思辨付诸当代科技繁荣。中国人又一次挑战不可能,填补了通信加密窥视的当代技术鸿沟。“肃德有端明,端后成物灵”,科技这位成熟老练的“操盘手”正以一种极度张狂的方式带给中国惊天巨变,掀起新时代的壮阔思潮。其狡黠精明令世界叹服。不辞科技手以托强国梦。萦怀科技强国,白首不辞苦辛。

天高星海空濛深远,海陷冰脊仓皇寒坚,岸崎江涛危渚钩连,毫末秘钥百炼苦勉。科技为炎,冶国之利器;科技为旗,扬国之志气;科技为江,载国之梦舟。逶迤长途亦无驻,但请神州步入辉光深处。泰岳成妆,嵩华作堂,挣脱晦暗桎梏,摒弃血泪枚苦。借科技结髻挽发,令四海见其美而惊诧;凭科技斩除敝麻,得八荒羡其巍而雍雅。

同谱华章,庆我华夏贵美富强;共举霞觞,祝我神州盛筵弥长。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7

在1840年,英国对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之后,我们的国家就一蹶不振,度过了屈辱的__年。今日的祖国,已非往昔!

中国制造的高铁是当今“新四大发明”之一,而新的“复兴号”则是中国拥有完整自主产权的高铁,应用的半导体和软件都是国产的,它的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公里。

飞机也是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成飞集团的大飞机c919在2017年4月份已经首飞成功了,它的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完全可以与美国波音747和空客的a320媲美。

辽宁号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它是保卫国家的利器,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实力,有航母自然就有护航舰队,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也在2017年6月份完成了下水实验,咱们的武器已经由进口模仿成功转型为自主研发出口了。

太空一直是我们人类的梦想之地,中国科学家圆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飞天梦,从1999年到2017年,神舟飞船一共发射了11次。我们也要开始筹建自己的空间站了,可是光有空间站,运输系统跟不上也不行啊,“天宫1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们建立自己的空间站铺平了道路。

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海上游的、天上转的,我们全部都掌握了核心技术,再也不会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垄断了。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陈列在我国贵州的黔东南,它将为科学家提供性能最强大的天文设备,能让科学家清晰的观察到各类星球的变化,这也标志着我们将成为科技大国。

我亲爱的祖国,用行动圆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祖国,我以你为荣!我爱你!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论昆虫记作文最新7篇

论昆虫记作文模板7篇

到科技馆心得体会参考7篇

科技利与弊作文最新7篇

未来的科技作文600字7篇

科技的利弊作文7篇

科技的发展作文800字7篇

科技节作文400字7篇

想象未来科技的作文7篇

科技的作文500字7篇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