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作文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要想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多探索大自然的新鲜事物,同学们一定都能写好出色的作文,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孔子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孔子的作文6篇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1

7月24日,我和妈妈慕名来到了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孔庙。刚走进市区,就让我感到惊讶,这里的房子很奇特,不像我们城市里高楼林立,都是具有古代建筑的风格。

我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座大钟,听导游解说:“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钟来确定时间。”往里走,发现许多石碑上都刻着许多大字,据说是大书法家写的,这些字苍劲有力,字字渗透着对孔子学说的赞赏。不过书法家也会有写错的时候,而且每一个错字都有理由,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走着走着,一条笔直的青石直路通到了孔庙的正门——“大中门”。笔直笔直的青石路两旁是石砖铺地,左中右分界清晰,导游让我们走在中间,说是“中庸之道”,只有走“中庸之道”才能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匾额上的“大中门”三个字是乾隆皇帝写的,字体苍劲有力,提出对走中庸之道的赞赏。

我印象里最深的是一棵树,上面雕刻着两条龙,栩栩如生,好像呼之欲出,据说皇上曾在这棵树旁休息过,所以会有两条龙。有意思的是我还学到了“勾心斗角”这个词呢!勾心斗角现在用于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但它的原意是指一种建筑结构精巧工致。

穿过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孔府,这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80余间。看着孔府里的各种摆设,我发现孔府家法非常严明,孩子犯了错误,会受到甘蔗杖的惩罚,如果执迷不悟,还要在搓衣板上跪一个时辰。

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更稀奇的是墙壁上的一幅画,画上有一条阳光大道,无论你站在哪一个角度上看,这条阳光大道总是摆在你的面前。至今我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游孔庙孔府,就像在欣赏一件件精美的古董,又像欣赏一幅幅绝美的古画,那每一扇门,每一堵墙和每一棵千年古树,既向人们讲述着那久远的文明,又在诉说着远去的历史。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2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领略古代语言的魅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体会圣人思想的开明。经过这单元的学习。我在领略到古汉语魅力的同时,也对孔子这位大哲学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享年七十三岁。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还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如今,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已经成为中国人在生活学习修身方面的不朽经典。

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他三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授其教。少时家境贫寒,十五岁立志于学。长大后,常学无师,谁有学问,有长与他的地方他都会虚心请教,异常好学。在三十岁时就已经博学多才,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

其次,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人。他的许多格言警句都是具有极强的正确的先进道理的观点。这些道理,在我们现代还依然沿用,常被用来做我们的座右铭。由此可见,孔子关于学习与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孔子对于人生的道理领悟的太深刻了,我想,这与他的一生坎坷经历有关。意志在少年时期得到磨练,从此勤奋好学,才成为了一代儒学宗师。

再者,他是一个懂得教育的人。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他生平教过三千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子鹿、子夏、子贡、子有、子我等七十二人。他们都对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和发展入学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学而不倦,诲人不厌。他对弟子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很敬佩。孔子死后,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了六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在他死后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我从孔子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我也会像他一样,像他所说的名言一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无愧于心的人。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3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我们从小劳记的名言,出自一位和蔼可亲,学识渊博的老人口中,他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时期。让我们穿越时空,追溯历史,看看中国的第一圣人——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字。小时候,他只作为一个模糊而又干瘪的形象留在我心中。"3000弟子""72贤人"为他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长大后,当我亲手揭开这些面纱时,才发现他的"圣"果然名副其实。

孔子主张"仁",就是将人民放在第一位。无论什么制度,对人民有益的,就是好的;对人体有害的,就是不好的。要想统治好一个国家,就要取得民心。所以子贡问政时,他不选择充足的粮食和强大的武装力量。仁,还可以理解为仁爱,就是要有善心,以慈悲为怀。所以马厩中失火,孔子只问人的伤亡情况,不问马。

孔子主张"礼",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礼,有礼貌,尊重的意思。故有"曾子避席"的故事。曾子得知孔子要教他知识后,主动站在席外请教老师。

孔子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只要是自己的弟子,都会尽力的去教导,没有偏爱谁。所以有"陈亢问伯鱼",陈亢起初以为老师会更注重他自己的儿子阿鲤,没想到阿鲤说孔子只让他读《诗》和《礼》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关心百姓,同情他人,礼貌待人,一视同仁。你的思想文化,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没有你,我们也不会这么精彩。你就是中国思想的奠基者——孔子。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4

对于老子,我是既敬佩又疼惜。

敬佩他的有话直说,即使面对孔子这个大儒家也毫不退缩,也许正是他这像石头一样的倔脾气,才使得孔子能心甘情愿地赞他为“真龙”;敬佩他的朴实本色,他并不似庄子那般大刀阔斧地将天地鬼神通通搬出,只用了几句简单朴素的话语便足以说明一切;更敬佩的是他思想的博大精深,宇宙万物的进化演变,千万种姿态到了他笔下,便汇成了那一个意味深长的“道”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谓层层递进,滴水不漏。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才愈发地疼惜他。疼惜他的固执。明明是精通天地间自然规律的哲人,面对自己的理想时,却同执得像个孩子;明知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动荡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却依旧倔强地不肯放弃自己“小国寡民”的理想。他同执地用文字堆砌着自己“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理想——哪怕现实带来的失落如车轮般,将他的理想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疼惜他的朴实。他说“上善若水”,于是他自己也真的像水一般平静,言辞间遗留下的,只有滴滴的恬静。而他留下的五千字的《道德经》,其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对我国的哲学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疼惜他的本分。他的修养就在于,他始终只是本分地守着自己的“无为”思想,不沾染外界的世俗种种,真是本色到看不见一丝杂质。再来看看今天所谓的“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是人就敢骂”的人:看看那些追名逐利、见捐款就躲开的人;看看某些自诩“看破红尘”却不断“复出”的人……老子更是显得分外珍贵。

记得读初中时,历史书上有诸子的画像,当时调皮的同学评价说,老子是长得最“帅”的那一个。今天,当我逐渐地走近老子后方才意识到,老子的“帅”决不仅仅是外表,而是由他深厚的思想内涵而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其中有哲人和思想家的哲理思索,亦有孩子和幻想家的天真固执。正是这些相互对立的身份,造就了我眼中的一个立体的老子——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老子,有着可以亲近的温度。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5

对于孔子学习的方法和劲头,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孔子,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他自己的学习方面,更是有许多方法,他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从孔子学习的目的说起,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出自于《论语》的一句话,意思是,任何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便产生了差距。孔子说了这句话,激励人们和学生学习,同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这句话可以充分说明,孔子学习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孔子对自己学习还会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同样是从《论语》中的一句话得出,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那他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孔子这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做一个计划,对自己学习的界定。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为了自己在以后学习时应该做到的事情被完成得很完美,没有一点瑕疵。这样一来,我看得出他是个要强的人。

第二,就是孔子学习的内容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讲究信用。这四点想必就是学习的内容了吧!他用历史的文献,这就相当于现代的书本。同时,它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教育学生,他教学生一些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待别人的忠心指的就是对他人要用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不可以有半点杂质。而最后一点,讲究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你答应别人的事情认真做到,这一条规则你非常容易的就遵守了。孔子这样总结教学的四大点,我想他也是个聪明的人吧!

第三点,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学习的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就像在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害怕丢掉。孔子的态度就是,学习就是追着学问着学,不管付出什么都要得到它。如果得到了知识,反而要更加努力复习,不能忘掉来之不易的学问。孔子的学习态度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一切!

孔子的学习方法—有目的,学习内容,有良好的态度和习惯。学习生活中,孔子就是指引我们上千的老者,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谦虚、认真、努力、聪明、好学以及仁爱!!

关于孔子的作文篇6

学了孔子的课文,再加上查阅资料,不敢说对他了解有多深,但总归是知道了些。

闭上眼,我的脑海中会不自觉的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个两鬓白发却和蔼可亲的老伯坐在树下,一颗桃树、一颗李树,周围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学生,其乐融融!是了,哪位老伯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圣人,周围就是他的七十二弟子。

老伯长得并不突出,有着最普通的面貌,再不过,就是脑袋大点罢了,但是,出奇的是,只需一眼,他就能使你躁动的心趋于平静,可能是因为他有一双最具智慧的眼睛,他的眼睛里藏着大海,十分平静,使人心存畏惧,也可能是与他悲惨的经历有关,经历过太多,也看破了许多,令人敬畏!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他自己做了一个评价,但我觉得还不够,太简单,他只写出了关于学习,关于儒家的一生,那他自己呢?要我评价孔子,我会说他"幸、乐、学、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孔子这位智慧的老人说过的话,他以身作则,温故知新,成为两千多位弟子的老师。他谨记自己的言语,时刻都在践行自己的言语。

我说孔子活得很苦很累,但他自己可能不觉得,在一件自己认为对的、是为了天下人的事上坚持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觉得累!这点我该向他学习!

孔圣人是一位伟人,同时,他也是一位不平凡的普通人,是什么使他成为名留史册的普通人呢?我猜是他坚持授教,为人民着想的伟大情怀吧!

教书育人、坚持不懈以及为民着想,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关于孔子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

关于鱼的作文最新6篇

关于抢的作文素材6篇

关于给爸爸的一封信作文6篇

关于动物的小作文6篇

关于地球的作文优秀6篇

有关于家的作文6篇

关于食品的作文6篇

关于马的小学生作文参考6篇

关于春天的满分作文6篇

关于抢的作文素材优质6篇

关于孔子的作文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