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每次探索都带来意义深远的心得体会,大家在记录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的,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7篇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组织部门承担着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要在带头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上走在前列,探索完善优者奖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英雄辈出的集群效应,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自觉性。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今年以来,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越来越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无论是实现年度的目标还是长期的规划蓝图,更好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齐心协力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因此,旗帜鲜明地褒奖先进典型,让实干者得实惠,让吃苦者吃香,切实收获“鲜花掌声”“真金白银”,是对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再创新和再完善,有利于激发各领域党员干部创新创造创业的干事激情,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总体是健康的、积极的。但是,也有少数人在岗不在状态,或为官不为,或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精神激励是深层次的激励,起着触及灵魂、振奋人心的巨大作用。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加强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要健全典型发现机制,用好平时考核和组织推荐办法,及时发现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勇创佳绩的先进个人,注重从精神状态、方式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挖掘形成先进事迹,综合运用表彰通报、授予称号、新闻宣传、网络自媒体推介等手段,开展深度报道和学习榜样活动,让先进事迹深入人心,发挥出影响周围、带动一片的整体效应。

物质激励是基础,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物质待遇作保障,只谈精神鼓舞和荣誉奖励,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奖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弱化党员干部的归属感和主动性。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要结合起来,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前后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按照规定适当提高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工资或者薪酬待遇,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持续激发奋斗激情。要按规定向表彰奖励获得者发放一次性奖金,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增强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创先争优的动力感。要建立功勋荣誉获得者关心慰问机制,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发放慰问金,并对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功勋表彰获得者发放荣誉津贴,切实增强其荣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央组织部秘书长胡金旗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再过两天,是我们党成立99周年的日子。安排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既是庆祝党的生日的一次重要活动,也是为了推动全党深化认识并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

_强调,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同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相协调,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概括。我们要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准确把握好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

_指出,要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形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_强调,要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结合新的实际推进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_指出,要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抓党的建设,首先就抓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建设,制定的各项党内法规都对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更高标准,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在守纪律讲规矩、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为全党同志立标杆、作表率。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地方党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要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党委工作条例,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_强调,要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严把素质能力关,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_指出,要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组工作条例、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支部工作条例以及农村、国企、机关、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一系列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中央相关部门、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实际,把党内组织法规和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在内的完整组织制度体系,完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制度,并严格抓好执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面对不同的时代形势和社会任务,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实践证明,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全面筑牢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人才基础。

一要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筑牢政治基础。全国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是党的生命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固有的政治功能,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是一个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我们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二要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筑牢思想基础。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的引导能力,也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建党99年来,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紧密的行动团结。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从中汲取养分和智慧,筑牢党的思想基础。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坚定践行者。

三要提升群众组织力,筑牢群众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望党的历史,无论是长征的胜利,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都离不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四要提升人才战斗力,筑牢人才基础。“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4

7月3日至4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_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今后一段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各层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注重领导“带”。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抓好领导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整个单位最重要的岗位,不管是业务还是学习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带头学好、学深、学透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用新时代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在和其他党员干部实践学习、工作、交流中帮助大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履行好职责使命。

二、强调学习“广”。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集中学习、领导带学方式组织基层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书记上党课活动,进一步强化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觉悟和政治意识。“勤”是根本。只有多学,才能使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入行,使十九大精神贯穿学习工作中去,才能使党员干部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快最好掌握十九大精神,工作中才能最大化实践十九大精神,少走弯路。“深”是路径。只有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才能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才能把十九大精神更好、更实地应用好、实践好;只有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才能在脱贫扶贫工作中精准把握方向,打赢脱贫攻坚战。“细”是方法。只有细致学习,才能有深入的掌握,只有深入掌握,才能更好应用。基层党组织必须细致研读十九大报告精神,才能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更有效、更系统地武装好党员干部头脑,才能始终坚持使命,为当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集中体现“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在于运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将学习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抓好机构编制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

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也是高度重视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四条带有根本性的路线——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并深刻认识到,这四条路线是高度统一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对于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都有明确而规范的表述,唯独对组织路线没有作出明确的概括表述。

今年7月初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紧紧围绕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就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开创性贡献,是对党的路线的丰富和完善,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任何正确路线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都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总结、理论的结晶。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是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厚的历史渊源、坚实的实践基础、强烈的现实动因,是建党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历史传统的发扬光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6

近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因此,选拔干部应该从源头把好关、选好人,特别是年轻干部的选拔,更是要坚持一条标准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需要正确理解,落实好以德为先。“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领导干部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无论做官还是做人,都应先立德。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修好官德,是进行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以德为先,即党员干部良好的品德修养是首要性、根本性的东西,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组织才能用得其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现在干部出问题大多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同时因为随着社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有才干、本事大的人大大增多,而注重德、品行好的人未必随之增加。更深一层看,德的养成更难一些,有德者必有追求,无德者难有底线。

需要全面考评,落实好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是衡量干部素质的根本标准,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德”,是“才”的灵魂方向、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而干部的德,是指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决定着干部的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方向和效果。德与才作为干部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不是平行的、并列的,二者比较,德更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正如古人讲的那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干部的德,主要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它决定着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目的、方向和效果。以德为先,是要对选人用人机制的丰富和完善,涉及选人用人的各方面各环节。比如,在对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中体现德的要求,就不能仅看其说得怎么样,还要看表现怎么样;不能仅看某些数字,还要看群众口碑。再如,由于德比较抽象又十分复杂,在对德的考核评价上就不能模式化简单化,而应科学化合理化,使之尽可能地反映真实。

需要常态监管,落实好以德为先。年轻干部的提拔任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也许刚开始提拔的时候是品德兼优的,随着慢慢的工作过程中,渐渐腐化了,这就需要一个长期、动态、科学的监管。同时这种监管不能仅局限于表面,更重要的来自实践、来自群众。这就要求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切实扩大选人用人中的民主,让群众来参与、监督和评判,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唯此,才能把以德为先进而把德才兼备落实好,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培养造就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有才更有德,才符合德才兼备的标准,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才会在选拔任用中脱颖而出。把选人用人的导向确立好,首要的是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正确的干部标准。要全面评判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默头苦干、不事张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好、用活。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创政绩、做贡献上来。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和选用干部。对年轻干部,要早交任务,早压担子,使他们在干事的过程中受到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引导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篇7

“优者奖”是一味“良药”。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我们要用好“优者奖”这一味“良药”。

用好“良药”,开好“药方”。精准把脉。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听取广泛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更多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优者奖”制度符合干部群众意愿。精准施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容错等方面的制度,各行各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行业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优者奖”制度。精准衔接。各地和各部门应根据制度,制定出完整的实施细则,更加注重部门、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互相踢球、互不认账的情况。

用好“良药”,按方“抓药”。政治上给位子。用人方面应重新思考,树立“优者奖”的新导向,尽快拿出“优者奖”的名单,按照名单逐个考虑,让优秀干部得到优先提拔、优先重用。精神上给荣誉。把对优秀干部的表彰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大张旗鼓地、隆重地对优秀干部进行公开表彰,全面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激发干部精气神。物质上给褒奖。对优秀干部,应给与丰厚的物质奖励,探索多元化的奖励方式,努力探索缺什么奖什么,更好激发广大干部埋头苦干、力争上游,争做优秀干部动力。

用好“良药”,定时“服药”。建立督促机制。按照谁发奖谁督促的基本原则,全程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好获奖干部的相关待遇,建立动态调整和督促名单,实现连续跟踪督促。建立监督机制。落实专门机构,负责“优者奖”的评选,全程监督,确保评选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获奖的干部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严肃追责问责。对于不执行“优者奖”制度、阻碍制度执行或者打折扣执行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及时启动追责问责程序,并根据情节轻重,依纪依法给予给予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地有声。

优秀干部是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优秀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徒木立信。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用好用足而且还能留得住,就要用好“优者奖”这一味“良药”,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树立更加鲜明用人导向,让优秀干部名正言顺有大舞台,让优秀干部顺理成章受重褒奖,让优秀干部理直气壮享受奖励。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新时代奋斗者心得体会7篇

新时代职业教师心得体会7篇

新时代的好少年心得体会7篇

新时代幼儿教师的十项行为准则心得7篇

组织书记培训心得体会6篇

团生活组织会心得体会6篇

组织管理的心得体会6篇

社会组织的心得8篇

202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心得8篇

新时代最美劳动者心得体会7篇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