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我们才能为自己的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为了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一定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寒山诞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寒山诞作文篇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阳晚报小记者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地方——寒山寺。
寒山寺的名字来源一个美丽的传说:寒山和拾得,他们本是二位神仙的化身。他们化身成凡人,来到了人间的一座寺庙,做起了和尚。但没想到的是有人认出了他们,被逼无奈他们只能变成仙鹤飞走了。寺庙里的和尚为纪念他们,故把这座寺庙取名为“寒山寺”。
导游小宋姐姐带着我们进入了寒山寺的大门,就看到了几颗参天大树,后面是碧瓦黄墙,随风飘来阵阵香火味,还有那悠扬久远的钟声,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庄严和肃穆。
外殿的露台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鼎,正面铸着一本正经,反面铸着“百炼成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外殿里供奉着金身佛像,佛像背后是寒山和拾得的画像。佛像前铺着垫子,供游客烧香拜佛。游客多的时候,外殿显得有点拥挤,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整个大殿烟雾缭绕,热浪翻滚。
穿过正殿,眼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古塔,大概有20余米高,旁边的走廊直通塔楼。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大楼,一片昏暗,只有窗边隐隐约约透来几丝光线,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上楼。上下楼的人很多,楼梯又高又陡,如果摔了下去可不是开玩笑的,上了二楼,哇,好壮观啊!四面八方都是楼房,每个楼房的屋顶都撒满了银光闪闪的佛币。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寒山寺。我回头看了看,带着书法韵味的“寒山寺”三个大字,将会在众人的目光中熠熠生辉。
寒山诞作文篇2
清明小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和外婆一起去苏州游玩,到了苏州第一站就是寒山寺,就像古诗里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正巧清明那天下雨,寒山寺更是充满了清新幽静的感觉。
我们首先来到了寒山寺,在山门之前有一道像屏障一样的照墙,上面刻着“寒山寺”三个大字,许多游客在这三个大字前合影留恋。绕过照墙,前面便是寺门,穿过寺门,进入前院,顿时觉得庄重肃穆,正面为大雄宝殿,很多游客前来上香,终日香烟缭绕。穿过大雄宝殿就是寒山寺的钟楼,.在钟楼里陈列着寒山寺的古钟。
寒山寺大门后面就是著名的景点—枫桥夜泊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夜泊处就是张继停船休息的地方,古朴的小桥映衬着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烟雨中别有一番味道。最后我们乘着小船游览京杭大运河,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介绍,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欣赏着河边杨柳垂岸的美丽风景,河的两岸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古建筑错落有致,爸爸说这就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建筑,小船在河上自由穿行感觉就像在画中游一般。
这次旅行我非常开心,不仅欣赏到了心中向往的美景,也了解到了每个景点的历史和由来,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还学习到了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寒山诞作文篇3
8月6日早上,我们决定到寒山寺去玩儿,寒山寺我原来以为是在一座山上,其实不是的,寒山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上,原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是因为有两个著名的和尚到这里住了,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所以,这里改名叫“寒山寺”。后来,张继到这里住了一晚上,他睡在船上,听着敲钟,于是,就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所以,寒山寺变得更有名了。
我们一去寒山寺就先找枫桥,枫桥就是一个石拱桥,是一个弧形,不过桥已经非常非常的旧了,这个桥很普通,我们后来去的乌镇都有这种样子的桥,桥底下还有一条河,河的宽度差不多可以放三条船,下面还有很多人在划船,我们还在桥上面和船照了几张相呢!原来,张继那天晚上休息的那一条船就停在这个桥的底下。我和爸爸就去买票进去参观了。里面先看了大雄宝殿,然后,我们看到了钟楼,我们还花了5块钱敲钟呢!我敲的不是很响,可是,我爸爸敲的很响,比所有的人敲的都要响。我们还看了藏经楼,藏经楼的里面就是有很多和尚的佛像,然后,我在顶楼看到下面的飞檐上有很多硬币,我也想丢,可是,我又怕硬币滑下去砸到人了,所以,我就没有丢。在寒山寺的碑廊里,我看到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和拾得两位和尚提倡和合精神,就是和平与合作的意思。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爸爸告诉我,两人的问答名句很有趣:“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寒山诞作文篇4
记得在去年国庆,我去了寒山寺。在姑苏城的湖里,我坐在船上,船躺在湖里。
远处的山上有几点小屋、小寺、灯火,近处的湖里荡着几条小船,坐在摇晃的船上,眼里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秋夜里,好凉快!湖上的渔灯将我带回了千年前的那个秋天的不眠之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看见了张继。
不眠的他也许是因考场失意落榜而踌躇的吧?在拥挤的人群中,他挤破头想看见自己是否上榜有名的情形,我想象到了。无论是谁,若如此,定将彻夜不眠,也正是湖上的那一夜成就了一个失意考生的千古绝唱。在那个秋夜既是张继失败之时,亦是他的成功之夜,他带着满怀的怨与恨写下了枫桥夜泊。
我仿佛看见了他,看见了掩面叹息的他,他好像就在湖上,又好像在千年之前,我坐着与张继相似的船,就在一个湖上,就在同一个湖上,就在相似的秋夜里,看寒山寺,赏一湖秋波秋水,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我似乎跨国了千年的时空,看见了夜里失眠的张继。
这失眠的夜对张继来说是福是祸?是福吧?这夜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是祸吧?他未当上达官贵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多么的愁!让一个人忘记了时间,踌躇直至午夜,张继的愁我并未体会过,但他的愁有血有肉,竟渲染了我。
月,在云纱中时隐时现,船,在湖水中荡来荡去。我坐在床上,船躺在湖里,寒山寺的秋夜好美!
渔火渐渐弱了,暗了。水里的涟漪荡着荡着。船靠岸边,鸟停枝间,时光逝去,千年前的张继化做枫桥夜泊成了永恒。
寒山诞作文篇5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旅游车,来到苏州寒山寺游玩。一路上,导游介绍说:“寒山寺是苏州名刹之一,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因为唐代僧人寒山主持住过这里,后来又改名为寒山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车在寒山寺碑前停了下来。随着导游的脚步走,我看见了一面墙。导游连忙说:“这是寒山寺照墙!
”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在山门之前,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这三个字。绕过照墙,前面便是寺门。走过寺门,进入前院,顿时觉得满目葱郁,清幽萧远。正面为大雄宝殿,四侧配殿对峙,庄重肃穆,四周嵌有花岗石碑,上刻“寒拾遗踪”四个大字。大雄宝殿是寒山寺的正殿,它正中三间有露台前身伸﹑露台中央各设有宝鼎,鼎内终日香烟缭绕,使寺院平添宁静安谧的气氛。这景象真是雄伟壮观啊!
我们沿着安静幽雅的长廊,来到寒山寺钟楼。钟楼旁有寒山﹑拾得﹑丰干三位僧人的石刻雕像。在钟楼里陈列着寒山寺的古钟。此时此刻,凝望着古钟,我思绪万千。我耳边仿佛回响起了“当﹑当﹑当”的钟声。我也不禁想起一首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诞作文篇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终于抓住假期的尾巴,来到了苏州寒山寺。
一家人走在姑苏区枫桥路层层茂盛绿树之间,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向来喜爱热闹的我,也被这幽深的气息所感染。
寺前是与枫桥遥遥相对的江村桥,古老的青石拱桥,层层台阶,拾级而上,京杭大运河从脚下流过,河风暖暖。
绕过上书“寒山寺”三个大字的黄色照壁,进入前院的“大雄宝殿”,两侧分别是罗汉堂和大悲殿。
院中花坛一侧,题刻“寒拾遗踪”四个大字,点明了寒山寺没有山,是因为唐代大名鼎鼎的和尚诗人寒山而名扬天下。
大悲殿内本该到处泛着金光,可这里四周都是黑得发亮的木刻,雕梁画栋,就连菩萨都是木头雕刻而成,与桌子上的贡品鲜花形成鲜明对比。菩萨慈善优雅地微闭着双眼,似乎在思考如何全心为善男信女们实现愿望。
罗汉堂中金碧辉煌,令我惊叹不已。是何等的能工巧匠可以将平凡的石头雕刻成500尊形态各异的人物?每一块石头手掌大小,却能展现每一尊罗汉的动作、表情、坐姿、身形。有的眉开眼笑;有的严肃端庄;有的亲切善良;有的举起双手就像在镇压人间的邪恶;有的低下头像在弘扬人间的谦逊;有的'双手平放在胸前就像体现人间的宽容。
我依依不舍地走出罗汉堂,又被一座大钟吸引。
大钟悬挂在直径达50厘米的木梁上,它们在大钟的重压下显得弱不禁风。大钟年代久远,外部被游客摸得光滑锃亮。此时正午,在大钟的影子下感觉不到一点炎热。想像着夜幕降临,钟声幽幽,心中是多么安宁。
向前走,是一座普明宝塔高耸屹立。宝塔四角石座上,有四个铜狮,狮子脚下的石面浮雕起伏。从背着太阳那一面看去,就像雄狮在波光潋滟的湖边踏月而行,这毫不逊色于西湖之滨;从迎着太阳那一面看去,就像雄狮在朝霞灿烂的山间迎风而立,这毫不逊色于泰山之巅;不管是谁看到此番此景都会为之惊叹!
我走过诗意浓郁的碑刻长廊,领略了历朝历代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书法篆刻后,又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愿今夜月色中寒山寺悠远的钟声,一路相伴,送我们回到湖北,回到黄冈,回到老家纪家山......
寒山诞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