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常常会形成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心得体会,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观点中获得新的见解,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自行车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1
放寒假了怎么回家过年?郑州大学的李兆华和李万坤同学有不一样的选择,为了锻炼自己,他们决定一路骑行回家,从起点的郑大北门到终点千佛山北门,440公里的路程历时4天,平均每天要骑100多公里。尽管身体上也有不适,但沿途的风景和自身毅力让他们坚持到了目的地。现在,李兆华和李万坤都已经回家,谈起这段特别的旅程,二人直言很值得,如果未来有机会,他们还将挑战其他的骑行线路。
李兆华(左)和李万坤(右)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俩大学生决定骑行440公里回家过年
李兆华和李万坤是郑州大学的两名在校学生,紫牛新闻记者在他们拍摄的旅途视频里看见,两个年轻小伙长相帅气,人虽瘦体能却很优秀,是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李兆华正在读大三,比李万坤大一届,平时经常带着他进行体能训练。两人都热爱运动,平时聊起骑行旅游总是憧憬不已,但始终未能成行。李兆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次骑行源于之前的一次聚会,当时大家正好谈到学校里一位16级的学长,曾经利用国庆假期单车骑行1300里到达北京,途中游览7个城市,沿途既能看见美丽的风景,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李兆华佩服不已,他此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达成,没想到李万坤心里也存着一个骑行梦。于是,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立即开始商议寒假共同骑行回家。
为了这趟旅程能圆满完成,李兆华和李万坤从两个月前就开始计划路线,最终将郑州大学北门定为骑行起点,两人回家的必经之地——山东千佛山定为终点,两地距离440公里,预计四天到达,并将行程提前告诉了父母。起初,这个提议遭到了家里的反对,“因为天气很冷,爸妈都很担心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还有就是觉得没什么意义。”但李万坤和李兆华却不这么看,作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他们都坚持骑行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也是对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验。最终,他们说服了家人,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两个小伙在骑行回家的路上合影
为骑行提前两月做准备,踏上旅程后困难接踵而来
因为不是专业的骑行选手,为了提前做好准备,李万坤和李兆华还曾特意向学校骑行社团和有经验的学长请教技巧,提前购买装备物资,选择较为适合初次骑行者的线路,制定每天的锻炼计划。“只要早上天气好,我都会在学校操场跑半小时步,晚上回宿舍后用哑铃健身。”李万坤笑言,看着自己决心这么强,嘴上依然反对的父母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支持,专门把家里的山地车给他快递来了学校,李兆华同样信心满满,他相信经过平时锻炼,加上在学校国旗护卫队里严格的训练,体能一定不成问题。
骑行在路上
1月13日,李万坤和李兆华正式开启骑行旅程,然而原定于上午出发的计划却因为大雾延迟。下午三点三十分,两人正式从郑州大学北门出发,途径原阳、新乡,卫辉,到达滑县落脚休息。第一天的骑行非常顺利,沿途的风景和初次骑行带来的新鲜感冲刷了疲惫,到达旅馆后,李万坤和李兆华就开始憧憬着明天的行程,但困难却接踵而来。1月14日凌晨6点,两人准时起床从滑县出发,到中午时体力已经消耗大半,骑行过程也逐渐变得枯燥。李兆华对紫牛新闻记者坦言,此前由于期末复习,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长时间运动,“骑车的时候会感到腿酸,一直习惯性地往前蹬时反而觉得还好,真正难受的是午饭后休息完站起来的那刻,腿真的巨痛,胯部也特别痛。”
对李万坤而言,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心理上的煎熬更难受。“骑行的过程很枯燥,我们基本每天要骑100多公里,大约7、8小时,身体特别累的时候,想到距离下一个目标县城还有几十公里,心理上就很疲惫。但我们会聊天、互相鼓励给对方加油,实在骑不动了就推着单车走1公里再继续,沿途有很多山路,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下一个目的地,很可能就会停留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就麻烦了。”为了排解寂寞,李兆华随身带了一个蓝牙音箱,用它来放音乐,既能提神,又能缓解两人焦虑的情绪。
骑行在路上
沿途趣事:被“宰”过,还吓跑了别人
在距离河南台前县还有20多公里时,夜色已经彻底笼罩了道路,李兆华和李万坤骑行在一条没有路灯的狭窄小路上,路面比较崎岖,旁边既缺少专门的自行车道,来往的也都是运送货物的大卡车,看不清前面通向哪里。考虑到对周围地形不熟,环境也比较偏僻,两人决定骑到最近的一家亮着灯的加油站,等待沿途的大巴车将他们带到靠近县城的地方。“等了没一会儿,加油站就开来一辆有固定行驶路线的小巴车,也是送乘客的,正好要经过台城县,我们就和驾驶员商量付钱带我们一段路。正常来说票价应该在每人十几到二十块钱左右,结果收了我们每人四十。”李兆华和李万坤笑言,有种被“宰”的感觉。
像这样的小插曲还有不少,从台前县到济南长清有很多山路,途径许多小村庄,大多都是当地的村民,鲜有外人至,山间的风景也格外秀丽。李兆华和李万坤跟着导航一路骑行穿过当地的村子,在一个小路口迷失了方向,想找一位村人问路。“可能是这几天都在赶路没太注意形象,天气又比较冷,我们戴着帽子裹得很严实,看见路上有个骑自行车的老爷爷就过去问这是什么村,结果老爷爷被我们吓到了,很快地说了句叫什么村,我们也没听清,他就迅速骑走了。”
李万坤对紫牛新闻记者说,比起一路上变换着的美丽风景,留下更多印象的是不同的人,有的温馨亲切、有的内向腼腆,对他们而言,自己和李兆华是两个骑行的过客,但他们却和这些风景一起融入了这段回家过年的独特旅程中。经过河南濮阳时,李兆华和李万坤在一间小面馆就餐。这家平常的夫妻店两口子很热情,一个在店面待客,一个在厨房下面,配合默契。“可能是我骑得又饿又累,吃得特别香。这时抬头一看,店面墙上贴了一个条幅:开一间温暖的小店,遇见温暖的人。我想这家店主一定是很善良又很知足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内心一定很充实。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李兆华,他也有同感。可能是受了店主的感染,那天晚上,我心里也很温暖。”
特别回家路带来感悟,还要在未来的新尝试中磨炼意志
经过四天的骑行,1月17日上午十点三十分,李万坤和李兆华到达千佛山北门,郑州到济南的骑行落下帷幕,两人在千佛山拍照留念后,分别踏上回家的旅程。李万坤从济南继续骑车前往潍坊,李兆华则先去与亲戚汇合,随后一同返回山东老家。独自骑行回家的这段路,李万坤觉得时间过得更慢了,有同伴时尚且能聊天排解寂寞,一个人只能和日益疼痛的双腿为伴。“当时已经在机械地往前骑,不停告诉自己坚持,快到家的时候特别激动,感觉终于要完成了,脚踩得飞快。”
到达终点千佛山后,两人合影留念
第二天傍晚五点多,李万坤敲响了家门,爸爸妈妈正在等他,看见儿子终于安全到家才着手准备晚饭。李万坤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其实当天父母并不清楚他确切回家的时间,因为骑行的速度不好掌握,但一直等到他回家才开始做菜,“就是为了我们一起吃顿热乎乎的团圆饭。”尽管嘴上说着不支持,但父母都用自己的方式对孩子们表达了关心。李兆华说,骑行的那几天,爸妈们每天都看沿途的天气预报,通过微信发给两人,叮嘱各种安全事项。晚上有空还要通话,了解第二天的行程。
440公里的距离对于专业骑行者来说并不长,但对这两个初次尝试的小伙子来说收获颇丰。期间,他们历经天气不佳,辗转小山村,路过十几公里无人河堤,穿越崎岖艰险的山中公路……李万坤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有限的人生经历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校园的生活范围就是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三点一线,生活内容就是学习、考试、运动,没什么机会见识社会和自然。骑行旅游不仅扩大了视野,沿途见识了别样的风景,还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存状态,感觉很新鲜。
这次的经历也让李万坤对骑行有了更深切地认识。他告诉紫牛记者,此前自己对体能很自信,一直希望能骑次川藏线,心里觉得没多难。而这次回家,虽然骑行的道路以平原和丘陵路段为主,却和李兆华都累得够呛,一天骑下来屁股也磨得生疼。“说明我的体能储备对于川藏骑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除了体力上的储备远远不够,另外技术上和装备上的差距也让我俩有切身体会,骑车旅行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术含量,单靠蛮力绝对不行。”对于未来的计划,两人暂时没有考虑太多,李万坤是物理学院额学生,李兆华则就读于医学专业,作为在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李兆华有考虑过毕业后参军,“我在骑行中看见了祖国美好繁荣的山河与人民,我希望未来能保护住这样的幸福景色,也会尝试更多的新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努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2
在我的记忆中,有好多事情已模糊不清,但有一件事却记忆犹新。
记得在三年级时,我硬拉着爸爸带我去操场学骑自行车。开始时,我需要爸爸扶着自行车,随着我跑。骑了两圈后,爸爸觉得太累了,要我自己推着车子踏上去骑。开始车子还稳稳当当的,可后来就不听使唤起来。我想往东骑,它却偏往西歪;我想往南走,它却向北转,那个恼人劲啊!要拐弯了!车子一歪,“哇”地一声,我被摔了个“狗啃泥”!“哈哈,摔了一脚啊!”爸爸在一旁大笑起来!
“不干了!”我有些恼怒,说着扔下自行车就往回走。说是恼怒,其实是自己从心里有了恐惧感,想打退堂鼓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把把我拉了回来。“遇到这么点困难就退缩?以后怎么面对众多困难?学骑自行车很容易,一会儿工夫就学会了,坚持!”说着,把我扶上自行车,推了一把,车子就跑了起来,我只好又开练了!
说来也怪,这次骑起来有些顺利了。可两圈过,它又不听指挥了,像个喝醉了的酒鬼东倒西歪。“咚”地一声,这家伙竟然冲出了操场,奔向了一颗树,结果我连人带车一同撞倒在一棵树上,撞得我两眼冒金星。回头看看我的宝贝自行车,嗨,那家伙完好无损。看来,我是得好好练练,我骑自行车都学不会,还能干什么?一咬牙,我一骨碌爬了起来,顺势骑上去,又开练了!看到我不怕困难,爸爸开心地笑了!
说来也巧,摔了几次后,自行车就像被我驯服的马,可以让我安全驾驭了,骑了四五圈也没有摔倒,一切顺利。“看,会骑了吧?刚才是谁说不干了?干事情就得不怕困难!”听了爸爸的话,我的脸都羞红了。
从这次学骑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成功就是“勤奋+勇敢”,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只有这样,才可以尝到成功的甜头。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3
“丁零零!丁零零!”只听见一阵阵的车铃声响起,突然一辆自行车从一个小巷子里冲了出来。此时,我的脑海中蹦出来我5岁时的美好的回忆,我陷入了沉思……
那一年秋天,我在家门口和我们的'小黑玩。小黑是谁?它就是我们家的看门狗,我特别的喜欢它。这时,一辆车开了过来,从车上走下来了我的老爸。只见老爸他怀抱一个大箱子,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箱子,箱子里装着一个绿色的自行车。年幼无知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自行车,所以我就问老爸:“老爸这是什么东西呀?”
“一辆自行车。”老爸回答道。
我急不可待地骑上去。嘿!还挺好玩的嘛!
又过了一天,我又出来准备骑自行车了。这时,我正好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我仔细地打量着他,忽然发现了他的自行车上没有后面的辅助轮。于是我就叫老爸过来,帮我拆了这后面的两个辅助轮。
“什么?拆了!”老爸吃惊的说,“拆了可以,我就怕你……”老爸说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我立刻追问道:“怕我怎么了?”
“怕你骑不起来摔倒了。”
“还不是有你吗?”
听到这里,老爸邪恶的笑了一下:“教你一下啊,那我就给你‘魔鬼训练’吧。”
这会儿,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时,老爸猛然的把小黑放出来,小黑就立刻向我跑来。我一看小黑那么凶猛的向我跑来,吓得我飞快的蹬着脚踏板。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学会了骑自行车了。
在这之后我才知道,小黑已经饿了一个上午了,老爸又把一大块肉放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这能叫小黑不追我吗?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4
说起第一次,我不必说第一次用筷子,也不必说第一次做饭,就说第一次骑自行车就其乐无穷。
那是在我七岁时,我早晨去找朋友玩,我和他来到一个地方,那里全是土,也没有什么植物,但就是这个让你觉得很无聊的地方,使我第一次骑会了自行车。
“你现在玩什么?”我问他。
“唉!我现在很是困扰,什么都不愿意玩。现在我爸非让我练习骑自行车,你说就两个轮子怎么能骑得起来呢?”他撇了撇嘴说。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人不就会骑骑嘛。”我对他微笑着说。
“唉!大人是大人,我们是我们。像我这样的天才,也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啊!”他高傲的说。
“哼!就你还天才”我接下他的话说,“我看天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而你……”
“你别不信,我生下来就会尿床,会哭!”他大声嚷嚷着说。
“哈哈哈,你那是什么。你可别不相信,我会骑自行车,你信不信。”我充满自信的说:“不就是脚一用力就走了嘛,很简单。”
这时我心里想:“坏了,我不应该说这一句的,我其实也不会,怎么办。完了,这回出丑出大了!”
我说:“你有车子吗?”他说:“现在没有。”我放心下来。他便用飞的速度跑回家里推来了车子,说:“现在有了,你骑吧!”我刚放心下来的事又来了,我马上紧张起来。我说:“我—可—骑,骑了。”说完,我便骑了起来,走了走,还好,突然,不知怎么身子一斜,就倒在了地上,我放声大哭起来。当时我想:“失败乃成功之母,别人能骑,我又凭什么不会骑呢?我又怎样见人呢?告诉自己,我能骑的。相信自己,加油!加油!加油!”就这样我变得用心起来。
我用脚支撑着地,恐怕一不小心就倒下来。我的眼一直盯着脚下,我的朋友说让我看前面,我放松下来,用专注的眼神顶住前方,一点又一点的骑着。忽然,我觉得一阵轻松,车子可以随着我运动而走了,我成功了!我心里的成就感像小鸟一样直奔天空。
我又开始练习大撒把,但是一下趴在地上,幸好是土地,要是砖头,我就……这时,从房后传来了声音是妈妈,妈妈来找我了,我过去了,妈妈问我干什么了,我把刚才的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孩子,别灰心。那小鸟飞还需要一点时间,你骑车也需要一点时间,刚学会飞的'你,又怎能完成更高的要求呢?”妈妈微笑着说。我也笑着点了点头。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会记住这一个让我第一次骑车的地方,也会记住妈妈的话,直到永远。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5
看人民映像 品百味人生
一个寻常周日,家住北京的小伙刘煜像往常一样约上几个朋友打网球,从晚上8点一直打到球场闭馆。运动之后,他还会步行将近两公里赶夜班公交回家。“紧绷的肌肉在运动结束后会慢慢放松,我喜欢运动带来的舒展。”刘煜说。
精瘦的身材,利落的短发,热爱运动的刘煜,平时喜欢网球和徒步,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骑行——“骑行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耐力运动。有人可能会觉得枯燥,但我的很多人生困惑,都是在骑行中获得答案的。”
从校园出发
刘煜从小就喜欢运动,但进入大学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过骑行运动。他的骑行之路,是从大学校园出发的。
那是2008年的秋天,刚上大一的刘煜在北京大学社团招新的展台中,被自行车协会吸引,“当时觉得自行车协会的师兄师姐们看着非常阳光健康,又听他们讲述了骑行的故事,瞬间吸引了我。而在那之前,骑车对我来说不过是代步的方式。”
不久之后,刘煜便开启了自己的首次短途骑行,从北京大学出发,一路骑行到郊区。那次骑行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让刘煜从此爱上了骑行:“个人和自然融为一体,那种感觉太棒了!”
2013年,刘煜踏上了自己的第一次长途骑行之旅,“想用浪漫的方式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一个句号。”这是刘煜当时的想法。2400多公里的路程,从四川盆地出发,穿越横断山脉,进入青藏高原腹地。途中还会遇到体能、车况、路况、天气等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骑下来的。
而野外穿越,还需要在自行车后座驮着很重的行李,这也加大了骑行的难度。然而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刘煜坦言,一路上通过努力和意志力克服艰难,让他收获了真正的自信。
结交了朋友
从2013年到2018年,刘煜累计越野骑行超过1万公里,翻越了55座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其中15座海拔超过5000米。“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都成为骑行路上可触的体验,并转化为内心的快乐。”刘煜说,骑行吸引他的,还有沿途中的人文感受。
沿途遇到其他骑行者,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给对方加油鼓劲。有时候刘煜在路上遇到爆胎的情况,路过的骑行者即便素不相识,也会停下来帮忙。有的骑行者甚至会把自己带了几千公里的全新内胎送给需要的人用。
2017年的青藏线骑行途中,刘煜的车胎被扎破了,那时距离当天的目的地还有30公里。临近傍晚,刘煜又没有带气筒,在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只能一个人坐在路边,面对着无边无尽的高原无计可施。“正郁闷着,骑友安大爷骑到了我面前,他帮我补好了胎,我们一起赶着天黑到了目的地。”此后,刘煜和安大爷结伴而行,一起翻越了唐古拉山,最终到达了终点拉萨。
“在骑行途中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骑行到一个地方时,经常会有当地的村民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有时也会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大家就用笑容来表达。因为骑行,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感受到真情,这就是运动的魅力。”刘煜说。
下一条路线
暴雨后的宁静、烈日下的大地,骑行给刘煜留下了诸多难忘的时刻,让他领略到很多美不胜收的风景,从此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016年的一次骑行,刘煜在途中借宿,半夜起床来到院子,睡眼蒙眬中他抬头看了一眼星空,瞬间被震撼得再无睡意: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漫天繁星似乎触手可及。深邃而飘散的银河之外,每一方寸的天空,都在密密麻麻的星光下。
那一晚之后,刘煜在日记中写下:“在自然与宇宙之间,我们似乎渺小,却并不孤单。若不是身体力行骑行至此,我大概永远无法体会这高原繁星的震撼。感谢骑行,我的挚友。”
骑行渐渐成了刘煜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帮助他建立起根植于内心的自信,让他更加坚定、勇敢、快乐,也让他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如今,刘煜又开始计划下一条骑行路线——额尔古纳河右岸。从内蒙古海拉尔出发一路向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中,沿着美丽的额尔古纳河穿越大兴安岭,一直到达祖国的最北端黑龙江漠河。
刘煜的骑行之路,不会停。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9日 13 版)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6
胆小的人在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接触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反映总是容易比其他人慢一些,可能她们更需要去跟自己说和,也可能她们更在意细节的处理。
老弟前段时间开视频,跟我说老妈又刚给他买了辆新的变速车,他表情淡定,但是举止间却难言喜悦之情,毕竟还是小孩,喜怒哀乐全都放在脸上。其实他要买新车子这件事我是知道的,因为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有了变速车,他就不想再骑着那辆简易的小车去上学,青春期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是更在乎面子的,所以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保护他敏感的自尊心。
想来我也是好多年都没有骑车子了。那时候刚学的时候,也是因为爸妈觉得差不多到年龄了,也应该让我去学一下怎么骑车,况且身边的小伙伴差不多都在学,所以我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就像现在这个年龄段,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在考驾照,于是你也按耐不住,跃跃欲试。其实人大部分是愿意跟随潮流的,只要这个方向不会太偏离正确。
接着说学车子的事情,记得那时候为了方便学,在车子后面还安了两个小轮子,这样即便还不太熟练,也能在车子歪歪扭扭前进的时候帮你保持一定的方向感,不至于太过偏驳。加之老爸一直在身边扶着,一边指导,一边保护,父亲的安全感大概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吧,他在你身边,就算会摔倒受伤,也不会太过担心害怕,因为你知道,有他在,什么都没问题。
念旧的人总会因为一些细节而触景生情,是好事也不太好,不过在于个人怎么协调回忆和现实的关系罢了。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7
每天,我见别人都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自己去上学,而我总是步行前往,他们都嘲笑我,就连路边的花草树木也在嘲笑我太笨,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放学后,我恳求爸爸教我学骑车,爸爸爽快地答应了。他两手扶着自行车的后尾叫我骑在上面,可是我却不敢,因为我怕摔着,这时,爸爸给我鼓劲:“孩子,别怕,坚强起来!把一切困难看淡,只要你勇敢面对,困难就会退缩的。”这时,我被爸爸的说的这句话所提醒,有了自信。于是,我鼓起勇气向前看,脚用力蹬,上了车,走了一大段路,我回头看爸爸,只见他汗流浃背,就对爸爸说:“爸爸,你还有事,先回家吧!我自己在这练就行了。”爸爸走了,只剩我自己了,我骑上自行车,骑着,骑着,一不小心,摔在了一个没有水的坑里,我觉得好痛好痛,低头一看,胳膊和膝盖都流血了,我想哭,但我仍记得爸爸说的话,于是,又把车子推上岸去,心里暗下决心:我就不信学不会,中午,我一定要骑着车回家,即使一下子不能成为骑车能手,但也要为我自己争气,汗不能白流!摔了一跤,又一跤……但我就是不倒下,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我兴高采烈地回家了。爸爸见我敏捷而又灵活地骑着自行车,高兴极了。上学时,同学们都对了伸出了大拇指,对我刮目相看了。
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下功夫,迎着困难上,不做困难的俘虏,就能够成功!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篇8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爸爸说要教我骑自行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到了楼下,爸爸让我坐在自行车的坐椅上,紧紧地握住自行车的手柄,两脚踩住踏板。一切准备好了,爸爸就先扶着我骑了两圈。我坐在上面轻松地骑着,心想:骑车的感觉真好!正想着,爸爸说:“静静,现在我要放手让你自己骑了。”我一听,心里有点慌神: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于是,我就央求爸爸:“爸爸,再扶我骑两圈吧。”爸爸笑着说:“好,胆小鬼,爸爸再扶你骑两圈。”
我放心地骑着,因为有爸爸在后面扶着,我骑得越来越轻松。可是骑着骑着,车龙头一晃,我心里一慌张,“砰”的一声,车子倒了,我连人带车子倒在地上。哎哟,好疼啊!我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爸爸连忙跑过来把我扶起来,把我全身上下检查个遍,发现我并没有伤着,便大笑起来。他边笑边说:“汤静,你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刚才扶你骑两圈后,我就放手了。我根本没在后面扶你,你骑得很好的。”呀,爸爸真坏,也不告诉我一声,害得我摔了一大跤。爸爸说:“你再多练习几遍,就会了。来,接着练习。”我摸摸刚才摔疼的地方,犹犹豫豫的不敢上去。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怎么了?想打退堂鼓了?”我不好意思地上了自行车。这一次,我紧紧地握住龙头,注视前方,使劲地蹬着。也不知骑了多久,我只感觉到越来越轻松,根本忘了爸爸还在旁边。直到爸爸喊我:“汤静,好了,你现在真正学会了骑自行车,该回家吃饭了!”我才停下来。
第一次骑自行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
自行车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