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精选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时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写读后感时,既要总结内容,又要提出疑问,让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精选6篇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1

?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出来的,主要是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克服重重困难,从大唐走到西天取经的事。《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的善良“过度”而变得十分迂腐,但他对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却十分严格。我觉得唐僧虽善良,却很顽固,被妖精骗得团团转,自己却不知道。还一再误会别人。孙悟空虽总被师傅冤枉,可他每次被师傅赶走后,心里除了师傅还是师傅。

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不拘小节、不记仇的人,因为每次师傅赶他走,他都会想尽办法留在师傅身边,不让师傅受到妖精伤害。试问现在有多少徒弟能做到这样呢?猪八戒总以一个憨厚老实的形象出现,让人笑个不停。沙僧是三师弟,按常理说应最令师傅操心,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他还总当和事佬,调解师兄们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我感觉沙僧这种人越来越少有,特别是一心一意为别人做事,既不要报酬又没有心计的人。

读了《西游记》,我想:为什么唐僧能有这样的毅力去取经,而我们却不能呢?唐僧不允许徒弟腾云驾雾,徒步去取经,说是“心诚则灵”,最终唐僧取到了西经,普渡了众生。这难道不给我们一点启发吗?“没有梦想和希望,没有决心和毅力,哪来的回报!”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吧!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2

西游记的故事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家喻户晓。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师徒四人明明清楚的了解取经之路的危险与困难,却还是初心不改的一路向前在须弥山大雷寺中取得了真经。

他们为什么会取得真经,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坚持的力量,像爬山、做某件比较难的事其实都要坚持。那次我和爸爸和妈妈、姐姐、外婆一起爬黄山。

我在山脚下时迫不及待的想上山,眺望着远处的黄山我骄傲又自信的说:“切,才这么点儿高的山我分分钟就会把它给爬完。”一旁的外婆说:“锴锴,你可不要太骄傲,这个黄山可高了呢!”爸爸和妈妈拿着5瓶水和5根登杖走了过来。我又骄傲道:“就这点高的山,要什么水呀,要什么登山杖呀!”说着说着,我们就上了山。我心中暗想着:才这么点儿高的山,我发誓没到山顶,我誓不回家。

我走到了山腰才知道了这座山有多高。我气喘呼呼的走着,我走向爸爸那,委婉的说:“爸爸,我脚有点累了,你能把登山杖给我吗?”“你前面不是说,就这么点儿高的山么,怎么现在要用了?”随后爸爸把登山杖给了我。我们爬着爬着,眼前出现了个亭子,爸爸说:“我们不爬了,我怕我爬着爬着晕倒了,你和妈妈爬吧。”

当我们就要到山顶时,我整个人已经精疲力尽了。我的心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往上爬呢?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我真没有力气了,突然从我脑中想起了我在山下发的誓。顿时我的身体里奋走起了一腔热血,我走了几步,我就登上了山。

哇!原来从山上看着山下是这么美妙啊!早知道,我早点上来不就是了。

从登黄山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应该都要坚持到底,多吃苦可能后面会有你意想不到非常好的事。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3

“白龙马,蹄朝西——”熟悉的歌又在我耳边回荡。我不禁想起看过的西游记来。

书中讲了一只小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后当了猴王,师父给他起名叫孙悟空。后来他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被唐僧解救后,与师弟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除妖降魔无数,最后修成正果。

书中的人物,我最喜欢悟空。因为他总是把委屈写在沙滩上,等水漫过沙滩,他就不理以前的怨恨了。师徒四人走在西去的路上时,白骨精想要吃唐僧,变成三个人样去骗唐僧,都被悟空识破。唐僧以为悟空打死了“好人”把他赶回了花果山。可后来唐僧有难,悟空仍然尽心尽力保护他。悟空被师父赶走前,用分身术变成四个身子朝师父叩头,才含泪而去。我觉得,这泪里有求饶,更多的是不舍。他肯定在想,师父有难了咋办?师父没处化斋了咋办?神仙会不会保护他?——可师父有难时,悟空写在沙滩上的委屈已经冲干净了,他只想着:“还我师父!还我师父!”

比起悟空,我好惭愧!一次妈妈不知把梳子丢哪儿了,以为是我藏了起来了,便问我放哪儿了?我当然说不知道。妈妈见状,说了我两句,又买了一把梳子。我气得两天没理妈妈,处处和她对着干。要悟空和我一样,不会把委屈写在沙滩上,唐僧早就没命了!

读了《西游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像悟空一样,把委屈写在沙滩上,让流水冲得一干二净!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4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西游记》。爸爸告诉我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让我好好把这本书读完。

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开始读这本书了,读着读着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了,这本书里的故事我特别的喜欢,读了两个星期左右,我知道这本书里有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骑着白马英俊的唐僧、神通广大、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白白胖胖、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一个挑着行李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你要问我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是谁?这也就是我要告诉大家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了,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不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是骑着白马英俊的唐僧,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唐僧胆子那么小又不分是非,我为什么佩服他呢?我喜欢他,佩服他,是因为他做事情坚持不懈,明知道前方困难重重,他却不怕困难,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为天下的老百姓取得了真经,造福百姓。

再想想我自己,我脸都红了,作业没写完,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而唐僧却坚持了九九八十一难。我却连学习这一点点小事都不能坚持,我的脸热乎乎的。

通过读《西游记》,我总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一件事肯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努力吧!做一个做事坚持不懈的好孩子!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5

老师讲了一课“三打白骨精”我就饶有兴趣地去读了这个故事的来源——《西游记》。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本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主要讲了东胜神州的一个国家——傲来国的一块仙石。一天,那块仙石裂开了,从石头里蹦出来一只石猴,那就是《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孙悟空,一天,猴子们去寻找一个水路的尽头,发现是一个瀑布流水,众猴说:“要是要是哪只猴子跳进去找到水源,我们就拜他为大王。”那只猴子跳进去了找到了水帘洞。成为了众猴之王,然后又拜了一个师傅名为菩提祖师,学习了72变和筋斗云,悟空在别人面前摆弄,被菩提祖师赶出师门,被玉王大帝派上天去做弼马温,在一次酒宴中,一个监事笑着对悟空说:“弼马温,不入流的末等小官,只是负责看马罢了,不值一提。”然后又平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大闹天宫,然后经观音菩萨点化,跟着唐憎西天取经,取经路上还收猪八戒和沙和尚,取经路上遇到九九八十一难都轻松化解,最后取得真经。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一个勇敢而又正义的人,一路上保护师傅,不管师傅赶走他都不离不弃,尽心保护师傅。

我是喜欢《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因为他任劳任怨,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严寒,他都尽心尽力挑着担,尽管法力不高,但也一路保护师傅,所以我喜欢沙和尚。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篇6

许许多多的名著让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想。但是我想到的感恩只有《西游记》一本真正令我觉得需要感恩。

孙悟空也许是这一部经典名著中最会感恩的人物了,它虽然只是一只石猴,但却能俯无愧于天,仰无憾于地。为求长生,它走名山,访大川,拜师学艺,终于在菩提老祖处习得七十二变化,得长生不老之术。后来只因贪图炫耀自己本领。被师父逐出师门。在临走时磕三个头,以报师恩。以后虽三番四次经历磨难,也遵师命不说出师父之名。后大闹天宫,只为报天庭羞辱之仇。被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遇唐三藏救助,逃出生天,为报大恩,它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虽有顽性,但忠心不改,历次遭贬,却又重新回到唐三藏身边。当唐三藏遇到危险,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它走三山,访四海,遍寻各路神仙,直到救出师父。其心可彰日日,其情可动天地。师徒二人虽有离隙,却始终不离不弃,终成大果。它的忠心可见一斑。

读完整部《西游记》,我满脑尽是孙悟空的感恩之情,细细想来,父母不就是自己的师父,而我不就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吗?父母生我养我,不正是师父助悟空脱离苦海吗?细细想来,父母的每一次帮助都是一份爱,助我成功。每一次的帮助都是发自肺腑的,每一次的提醒都是源自内心的。我也才曾有几分感激,但更多的是认为这只是他们应该做的,很少真正的'感恩,但小时候的有些事令我今生难忘,我要用手中的笔写出我的心声,父母的爱感动着我,也呵护着我。父母不管何时那灿烂的笑容,是我最感动的。他们教会了我乐观,教会了如何正视挫折。让我敢于面对,敢于承担,使我开心快乐度过每一天。细细想来,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帮助过我的人,我也应该要感谢他们。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精选6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500字西游记作文6篇

读后感500字西游记作文模板6篇

促销双11的活动策划方案精选8篇

拇指班长11的读后感5篇

《西游记》读后感的作文400字5篇

服装双11活动方案精选8篇

双11餐饮活动方案精选7篇

汽车双11活动策划精选5篇

双11促销活动方案模板精选8篇

双11服装活动策划精选8篇

西游记11~20的读后感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