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景点的观后感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好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揭示电影中隐藏的细节和潜在的意义,结合实际的故事内容所写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景点的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5篇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篇1

细雨霏霏。曲折迂回的盘山公路,引着我们上了山。仿佛睡了许久,一下车就被周遭葱茏的树木唤醒,空气里也是绿油油的清香,豁然开朗。

眼前就是长城了吧,迎着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我轻轻踏上深灰色的台阶。台阶中渗出点点毛茸茸的绿意,还隐约闪现着,清晨无意降落的露珠。层层叠叠的云雾包裹着这座伸向天边的宏伟建筑,云,还是云,望不到边的,仿佛在召唤着我,登上长城,我就能碰到那白而绵软的云。

眼睛看着上面,脚也随着心向上攀登。

这倒是多了几分威武之势。错落的石块,垒砌成一道道不断延伸的阶梯,这些台阶,一层要用三块砖,形成近乎九十度的角,人在上走,必须弓着身,扶着边,生怕一不小心就是一脚空。我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向上迈步,不到一会的功夫,细密的汗珠就侵城略地的,占领了我的额头和鼻尖,长城啊,除了陡,还是陡!

抬望眼,一团团、一簇簇的绿色,依山势蔓延开去,曾经陡峭绝壁所裸露的原始苍茫,也都隐没在了绿色里。山便是七分柔润,三分凌厉了。极目远望,似是无涯的绿波绚海,若有微风吹过,叶子摇曳间,更似波涛般起伏来去,甚是壮美。间或的一处山峦之上,杂树纷生,相融相缀,火红、碧绿、金黄,缤纷绚丽。所谓层林尽染,当是如此的吧。

到达关口,这才感到长城的厚重。巨石的底座不知镶嵌到地下有多深,每个长石条之间缝隙显得是那么的吻合,就是这石条一根接一根的累积,这一缝接一缝的咬合,她居然绵延了一万多里!雾气缭绕在我身边,右面是山,左面还是山,它们的绿,又是那样厚重,像是涂上了一层颜料,透露着幽幽的生机,点缀着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我深深地为之倾倒。

在城上四下眺望,我兴奋了——我是一步一步量到了这城的最高楼;我震撼了——我们的先人们是怎样建造的憾世之作?也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也不知看过了多少沧海桑田,也不知走过了多少王朝更迭,长城始终默默地守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她怀里的炎黄子孙。长城浸透了历史的血与泪。但如今的它,傲然地屹立在世界东方,融化成一种民族精神,留下一段段城墙陪伴人们回忆历史。

下长城了,与来时截然不同。我的心里,无比自豪着。

长城,倾尽一山的绿色一城的悲壮,等你来!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篇2

恰逢春节,我们一家去了古都西安。那里有著名的古城墙城,围着西安的市区,也围着西安人民的心;美丽的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象征;离西安市区100多公里,还有“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在西安,名胜古迹不只是这些,享誉世界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区城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的时间长达38年。导游小高叔叔告诉我们:兵马俑的平均身高在180厘米左右,最矮的173厘米,最高的190厘米。除了跪射俑的头发是扎在左侧以外,其它的俑的头发都是扎在右侧的。我问小高叔叔“这是为什么呢?”叔叔说:“第一是为了方便区别跪射俑和立射俑;第二是在打仗时,立射俑发箭时,跪射俑的头发就不会挡住他们的视线。其实,秦始皇陵还有很多坑没有挖掘,那是因为兵马俑需要保护。一旦兵马俑出土后,不久就会氧化,原来的青铜色就会转化成别的颜色。”

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大厅,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难以想像到那种雄伟、壮观,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真不愧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形象。最早发现的一号俑坑,它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的形象只有男的,没有女的,而且里面的马的高矮只有马驹一般,因为马背太高,将士们会跨上不去的。兵马俑的容貌是按当时在秦始皇手下立过大功的将士才定制的。烧做一个兵马俑需要由四个人来完成,只要一个人有差错,其它三个人也跟着死,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兵马俑的底板上刻上四个人的名字了。我还知道了一个小秘密:兵马俑在侧面看会看见有些俑的肚子是微微突出来的,那是在正面不容易发现的。在当时,秦始皇是不允许有胖的将士的,太胖了就地被砍头的。

秦兵马俑坑真让我大开眼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和我们在课本上讲得一模一样呢。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篇3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今年的旅游地。

我们顶着烈日,在酷暑高温的环境下来到兵马俑。一进门,我就被那雄伟的场景震撼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出土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到近20000平方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三个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犹如一个庞大的军事阵容。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共有兵马俑6000余件,是一个战车和步兵的方阵。二号坑是多兵种混合方阵。三号坑则是整支军队的核心——指挥部。

俑坑规模巨大,但每一个兵马俑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陶俑平均身高1。8米,戴有不同的头饰,面部表情也不同,俑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兵种和分工。步兵俑身穿重甲,手持兵器,似乎只要一声令下,就会奋不顾身地上前杀敌;射手俑有站有跪,但无论是何种姿势,都表现出他们百发百中的决心;将军俑头戴冠,身披甲,形态威武;骑兵俑穿短靴,站于马旁,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观看着军阵,好像感觉他们还活着,看到了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感受到他们那似乎还有温度的皮肤和对必胜的渴望。

看完兵马俑,我被古代匠人们的聪明才智深深震撼了。那一个个兵马俑似乎在诉说着那个古老王朝的故事,展示了中华历史文物的瑰丽。

西安兵马俑,你们去过了吗?如果有机会你也去看看吧,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篇4

早听说渣滓洞、白公馆是国民党关押、迫害、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两口活棺材”。_年7月18日,我作为巴东县实验小学百花文学社暑假采风团的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这两个地方,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首先,我们来到了渣滓洞。只见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邻沟,地形十分隐蔽。导游告诉我们:渣滓洞原来是个小煤窑,因为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军统特务赶走了附近住的农民,逼死了小煤矿矿主,霸占了煤窑及矿工住房,将其改为看守所。渣滓洞分内外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女牢2间及一个放风场。外院是特务办公和拷打审讯革命者的地方。该监狱配备了一个连的特务看守,制高点上设有机枪阵地和岗亭,大门是整个监狱的唯一通道,平时封闭,只开一个小门供进出。渣滓洞监狱于1947年4月曾一度关闭,同年10月重新关人。囚禁“政治犯最多时达三百多人。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钧、黄显声、余祖胜、何雪松等等都曾在这被关押和受刑。

随后,我们又到了白宫馆。白宫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被戴笠占有后,即改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来的储藏室改作地牢,原有的防空洞成了残害“政治犯”的刑讯洞。这样,一座幽美的山间别墅,就成了杀人不眨眼的人间魔窑。参观中,我的心灵深处一次又一次被众多革命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强烈震动,特别是那位年仅9岁的小烈士,更让我泪如泉涌。这位小烈士名叫宋振中,在狱中因营养不良,头大身小,所以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是此地烈士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也是年龄最小的烈士。他短短的9岁一生全都在敌人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度过,他不知到自由是什么滋味,穿的是“犯人”的囚衣,吃的是发霉带臭味米饭,蚊子臭虫咬他,不得安宁。他渴望自由,憎恨敌人,不愿叫女看守一声“阿姨”,去换取一粒恩赐的糖。小萝卜头年纪虽小却骨头坚硬。为了斗争需要,小萝头刻苦读语文、做算术,学俄语。没有笔和纸,他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画,没有课本,他就请爸爸、叔叔为他编写……。

在返回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现在能有如此自由、美好、繁荣、富足的幸福生活,都是“小萝卜头”和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一定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篇5

一块砖也许只能做补墙洞,充当垫脚石的工作,但如果整齐排列到千万块块,成就的将是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

从砖到长城的变化,需要的,是听上去简单做起来难的精神——团队精神。

很多人因为团队精神由渺小变得伟大,记得有一位微软公司副总裁做客央视谈话节目。当主持人向他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写下了三个词:“团结精神,创新、能力”,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可能一辈子都展现不了自己的能力;一个才干平平的人,如果能处处体现团队精神,他会拥有一种能力,甚至获得创新的机会。

个人需要团队精神,企业需要团队精神,推而广之,社会更需要有团队精神,抗击非典,没有军民同心,哪能击败肆虐的病魔?抗击雪灾,没有全民同心,哪能消灭百年不遇的大难?一个民族,当它的成员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民族真正觉醒的时候;一个社会,当它的公民都团结起来的时候;一个世界,当它的民族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世界真正和平的时候,团队精神,能使人类发挥最大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团队精神需要每一个人都具备,无论贵贱。就像长城中的一块砖,也许你是名师焙烧而成,也许你曾因质地优良而获得人们喷喷赞叹,但当你成为长城中的一部分后,每个参观者,都会因赞美长城的雄伟、赞美修筑者的伟大而忽略了你。砖,你得到的,只有风雪雨雹的洗礼和刀剑炮火留下的伤痕;你得到的,只有渐渐褪色的容颜,早以斑驻驳的云裳。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值,真的不值吗?你错了人生需要赞美与掌声,但无须占有所有赞美与掌声。当你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候,你还有半点喜悦吗?人生的路,总需要同舟共济,快乐在团队中,自豪也在团队中,力量同样在团队中,一切真谛都在团队中。融入团队,虽然你失去了曾经光鲜亮丽,但你的背影却因此变得高大,就像长城留在每个人记忆里的样子,它是那一块块砖砌成的。

长城之所以成为奇迹,重要的,是长城砖们的团队精神,这才是古往今来最需要,也是我们应追求的可贵精神。

观长城有感-观后感作文

人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直向往长城的风采,去年暑假,我跟表妹,小姨和小姨夫一起完成了我这个心愿。

汽车行驶了两三个小时后,才到达了目的地,因为天气原因,原本说好的居庸关变成了八达岭,但这并没有破坏我的`好心情。汽车行驶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透过玻璃窗眺望,眼前的景象令我赞叹不已。长城蜿蜒在群山之中,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上伏卧的巨龙,正欲腾飞,因为天气雾蒙蒙的,所以“巨龙”若隐若现,真令我向往。长城起伏在群山之中,虽然还没登上长城,但从远处眺望,我还是被它气势宏伟的姿态深深地吸引住了。

虽然天气不好,但是长城上依旧游人如织,我跳起来想看看长城的尽头,但却怎么也看不到,真不愧为万里长城!长城上平坦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垛口相连,每隔一段路程,便有一座烽火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居高临下,大好风光尽收眼底,长城在叠翠而又险峻的山岭中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远方,与碧空相接。

站在万里长城上,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又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美好情景。

我爱北京。我爱这经历过两千多年寒暑的万里长城!!!

六年级:梅竹文集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参观党性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500字5篇

景点介绍作文5篇

参观校博物馆的心得体会5篇

描写景点的作文7篇

景点400字作文400字精选5篇

景点的作文最新7篇

旅游的景点作文参考6篇

景点的作文推荐6篇

推荐景点的作文7篇

参观景点的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