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记录和留存思想的方式,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提高了我们的写作坚持力和自律性,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融合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融合的作文篇1
徐徐回忆过去,我发觉有很多事,很多人已深深融进我的生活。我记不清是谁第一次教会我笑着面对坚强,记不清什么时候我学会了用包容来与他人相处,记不清有太多的年少无知的岁月,我是与谁度过的。但我想,我是喜欢融合这个词的。
融合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整理过去的最好的方式。把过去融进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忘记过去带给我们的种种感觉,却又能让我们站在过去展望未来。
融合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淡雅却含有力量。生活一直在前进发展,因为上海的城市水平一直在带给我们惊喜。它的高速发展也让市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城市的快节奏发展,也是因为它融合了旧上海的历史文化,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都喜爱外滩,我也是。我爱那一排排壮阔的建筑物,爱那片饱含深沉的黄浦江水。时间慢慢地从生活中溜过,而那些旧上海的记忆见证了上海的不断成长。如果那些建筑物能开口说话,它们说的会是怎样的内容?是它们的辉煌,是它们的意义,还是它们所见证的种种岁月留下的痕迹。但正是因为旧上海的历史遗物补充了如今上海的文化背景,添加了它的魅力,才会有这么多人感受到它的震撼。
然而,融合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价值,因而才会出现所谓的“歧视外来农民工子弟”现象。他们是无辜的,只是因为有对上海的向往,有对更美好的未来的追求,他们离开了自己心中的净土,转而投向新的城市。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人歧视他们,有这么多的人忽视他们。他们是可怜的,但又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明白自己的不同,但没有颓废,而是选择了更智慧的方式。要想生存,就要有生存的资本。所以他们的激情给予了学习,给予了生活。但我们内心都是有着相同血脉的中国人。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没有人生来就是局外人。我们应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融入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融进我们的成长岁月。只有彼此的融合,才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更有利于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生活的融合,也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我们应静静聆听融合的美妙音符,感受它的优点。融合,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
融合的作文篇2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距离已经不再成为沟通的问题,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越来越发达的科技,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通讯与科技将距离瓦解,将文化融合,将人心相连。
当年那个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已不复存在,当八国联军进攻的号角吹响,当无情的大炮落在我们的城墙上之时,我们就意识到,中国要崛起,中国需要开放。而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初,门户开放,中西融合;如今的中国又俨然回到了那个如唐清般令人想往赞叹的神奇国度。
在如今多极化的世界进程中,“融合”已不可避免的变成了热门的关注焦点。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上海世博,人们已然意识到,融合带来发展,学习带来进步。
上海世博会是当代中外融合一个很好的例子,世博会就像一个迷你地球村,里面装载着不同国家不同人种和各异的文化,书写着历史又一崭新的篇章,在中华多名族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将其他不同的文化融合吸收,从而实现民族融合,文化统一。
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不是中西融合的产物,电子,书籍,服装,日用品……融合俨然已悄无声息的潜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与我们紧密相连。
中西方的结合固然是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然而万事有利必有弊。
当下中国思想有个共同性,就是容易走极端,当中西融合之后,很大一部分人就全盘否定中华文化,认为西方就是好,西学就是对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的出国热,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或者自身根本没有承担的能力,却还是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可想一想,这种盲目的跟风就一定对吗?国外的教育就一定适合孩子吗?毕竟我们可是一个个受儒家文化的华夏儿女啊!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的小留学生在国外选择的是逃避,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他们显得格外无助,彷徨,苍白又不知所措。他们只能把自己放进自己的小世界中,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敢直视和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样的留学是去深造自己还是自我放逐!其次就是如麦当劳,肯德基一类的快餐食品,在美国等一些国家早已将它视为垃圾食品之时,中国却还在风靡盛行。为什么现在孩子第一个会说的英语的单词是脏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斥国语和本土文化,为什么有人甘愿将钱自愿送给外商也不愿相信中国产品……这一个个问题每个都直击问题本质,每一个都发人深省。
当我们门户开放,融合愈演愈烈之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全盘接受,中外融合的本质前提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才是融合之大境界,也是对融合最好最有力的诠释。
融合的作文篇3
轻呡一口奶茶,入口丝滑、香醇,给你以细腻口感的事鲜奶,过喉后淡雅,清香逸出,让你回味无穷的是清茶。喝过奶茶的人怎会忘记那无法言表,难以忘怀的感受呢?
这就是“融合”的魔力,它将奶与茶完美结合,在保留各自口味的同时,使口感更有层次,给人以深刻印象……融合保留了事物原本特色的同时又使彼此水乳交融,绽放出别样的光芒。
如今,融合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主题,它已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石库门住宅就是最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外墙刻有西洋雕花图案,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上海居民住宅。浦东浦西两岸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却隔江相望,在形成强烈反差的同时,又给人别样的感受,漫步外滩,感受着建筑美学,同时也感受上海的历史变迁。
然而看似完美的结合,这中间却必须经历碰撞,摩擦的过程。拿破仑用铁蹄踏遍欧洲,将其法典传入,如今法制精神在欧洲大地生根发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文化相互排斥,如今却也均纳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温文尔雅的吴越文化和豪放粗犷的黄土文化看似格格不入,如今却双双深入人心。在相互撞击,对恃中,事物双方相互渗透,有时摩擦产生火花,最后在矛盾中达到完美的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所以,想要让融合发生,我们就需要有一颗海纳百川之心,学会宽容,学会接受,允许差异,接受差异,欢迎差异,用博大宽广的胸怀去拥抱不同的事物,记得有这样一首小诗: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的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狭小,浅显,封闭的眼光,容不下一丝的不同,只有当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它时,新兴事物才会在这片土地上竞相争春,灿烂绽放,允许它们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吧,因为当你举目远眺时,你会惊叹于眼前的花海!
融合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式,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使国家走向了富强之路,如今,我们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会,我们更要抓住融合这个契机,多加强对外的交流,使我们社会国家各个方面焕发新的生机。
融合的作文篇4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现今的社会环境正处于分久必合的形势趋向。现今全世界经济大幅度明显地衰退,世界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都是现今世界极度分化后急需融合的社会体征表现。
随着标普对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后,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和世界货币储备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近期经济组织峰会上再次强调了世界融合这一概念,提出唯有各国联手抵制经济衰退才能有效地制止希腊债务危机此类严重影响社会生存状况的事件再次蔓延。
10月6日苹果之魂史蒂夫·乔布斯“乘着诺亚方舟”远离了人世。可能有人要问一个企业家为何会受这么多人追思,各大苹果体验店门口堆满着咬了一口的苹果,以图灵的方式来缅怀他。除去他本身追求创新的个人魅力,他融合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在苹果产业链中。在前些时间,mp3以及“电驴”的出世让四大唱片公司气愤不已,其严重侵权掠材行为使得唱片公司日益亏损,而乔布斯在i-tunes出世之后,率先提出共赢理念,他把每首歌盈利的0.99美元,分给四大唱片公司,0.14美元分给版权运营商,而自己只拿0。1美元,使整个产业链都获得较大的利益,而反过来其他公司也对苹果施以其他公司也对苹果施以更大的优惠及帮助,此融合之举,甚为妙哉!
更可以从软件编写上看出乔布斯以非实体融合方式的手段之高明,他对外宣布所有世界范围只要能编写应用软件的人,即使是非其公司员工,只要苹果认可,都可获取其利益。这一措施高度体现了产业融合及至世界融合的体征表现。个体盈利只会造成市场经济唯一的良药。
乔布斯以先驱的理念引领世界潮流步入正轨。而真正能可持续发展也正是融合。
融之,则以天下合之。
合之,则天下必融之。
提高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则有效地避开盈亏差值,也在深层次为稳定物价,提高cpi、gdp上有进一步的强化作用。
反之,通过人民币汇率整改方案,也是人心所背,大势所趋的逆潮流。因而整体融合在世界主要发展中体现着其深层次的重要作用。
融合为了进一步的分化,分化也进一步地体现着融合。
融合的作文篇5
随着全球的高速发展,地域之间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在此环境之下,融合已然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融合需要思考。融合是一个吸收优势来不断完善的过程。汉代时的黄老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又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顺应时势,得以为百废待兴的社会安定打下基础。然而,对优势的吸收与运用需要多加思索。“中华”牌牙膏虽名为中华却早已经被外企所控股。本意想要通过引进资金得以更好发展,殊不知,引狼入室,把果实拱手相送。思考能给予我们洞悉本质的眼光,从而在融合之际,避免吞并,得以融合,更好的进行发展。
融合是积极进取,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相互借鉴的取长补短。是有宽广胸怀的兼容并包。是外交合作的求同存异。是多名族和谐共处的良好前景。
融合并非不假思索的抄袭,去其精华,尽留糟粕德舍本逐末。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往国外,接受精英教育,培养贵族气质。可当孩子回国之际,孩子在抱怨在哪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硬板床。这不禁让家长们困惑,贵族难道不是开着豪车,仆从跟随,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吗?非也!那,不能被称之为贵族,只是暴发户而已。伊顿公学走出过许多名人,其中便有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一次,当他在前线视察时,因为过于危险,战地的士兵极力劝阻。将军却说:“如果我死了,那就告诉后来的人,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我们所需要借鉴是真正的贵族精神,不沉溺于奢华,为国奉献,高贵的品格,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勇敢的承担。应当是拥有人格的尊严。易卜生说:“金钱可以是许多东西的外表,却非其中的果实。”我们应当融合的不是金钱铺就的奢华的外表,而是其中高尚的品质。这也就是为何当火药的出现把欧洲的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时,其精神却依旧在世上长存。
融合是舍去浮华,唯留沉静的态度。“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极具才华的风流才子,却在事业顶峰时,削发为僧,青灯黄卷,持斋诵经。摒弃俗世的浮华与喧嚣,回归沉静。钻研佛法,将其与书画诗词相融合,将其与自我精神相融合,使其灵魂丰满,凝练,升华。
融合,是透析前尘往事的过程,得以前行。融合,是饱经人生沧桑的蜕变,得以升华。融合,是富有丰盈心灵的悠远,得以超脱。
融合的作文篇6
星汉灿烂,华夏文明最繁盛,因为它融合了百家孕育了千年;二十四史,太史公《史记》最亮丽,从黄帝到汉武,从神话直至书表,融为一炉,合而不同。融合的理念早已历经了千年的印证,世界的发展需要其贯穿始末。
融合是轻轻地撷取,巧妙地映衬。
多少次流连于素色水阁的粉墙黛瓦,江南古镇的古朴悠韵隽永而清秀,却憾那夜幕翩至时雾色笼罩中的模糊失味,连臆想也断了“飞翔”。可摩登的时代,橘白的霓灯会告诉你,夜里看阁其味非常!疏影横斜,参差有错,霓灯缀清水,清水掩古城,只是巧妙地融合了几点霓灯便出落了一个大方绮丽的别样古镇!现代元素之于古风古景,旅游业的灵活运用可谓妙哉。
融合是大胆的创新,优雅的摆渡。
以中式的壮阔浩瀚对西式的别致精巧,漾着中国情怀的西式风范,行走在建筑的大道上,贝律铭像只活络的燕子,融合着自然与人的距离,昂首踏步或是踽踽而行,配合着卓越的胆识大胆创新,在中西的文化差异里进行优雅的摆渡。欧式建筑之于传统国风,建筑业的运用可谓推波助澜!
融合是诚挚的投入和文化的相熏。
子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彻底的投入,将自己的性灵融合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里,融入祖国的事事关心中,融入对世界生生不息的探索里,寤寐而求!踏着前人之鉴追今之来者。像霍金一样融在科学的大道上熏以世界以科技之光,像马克思一样从经验里总结,用思想丈量普世的价值,馥香不断……于是科技便有了开拓,原子量物理学何等微言精益;于是时代便有了变革,共产主义何等大智大理!融合之于思想其深不可丈量!
融合是人世的博爱,是发展的未来!
“予人花朵,手留余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融合更要融入民族的包容里,人性的善美中。再不是那个野蛮时代听着铁马冰河的蹄踏,再少有“苛政猛于虎”的言传,再难闻从军去时杨柳依依,归时雨雪霏霏的凄凄惨惨戚戚。因为人民的融合所以宁静致远,因为融合所以稳定发展,因为融合所以天人合一、博爱而生,因为融合才发展如此迅猛而民乐!
融合从属博爱是基础,从属艺术是美感,从属文化是继承,从属创新是发扬,归依于生命的本根里、世界的轴心中,是顺应时代的感召,亘古不变的真谛!
融合——为进步而生!
融合的作文篇7
滴滴水珠,慢慢融合,便成了浩瀚大海;迥然不同的基因,经过科学家的巧手,融合成了新的物种;人情与人性,若交融在一起,便有了真、善、美;文化与文化,互相碰撞,便激出了新的文明。由此观之,融合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且意义相当广泛。
那就姑且只论文化意义上的融合吧。
众所周知,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它既有享有“十里洋场”美誉的外滩,又有充满悠远、浑厚气息的古镇——朱家角;既有快节奏,高效率的都市文明,又有驻足欣赏沿途风景的闲情逸志;抑或是那雍容华贵的五星饭店和古朴素雅的,仅供“四大金刚”的小吃店。就是这样一种融合,让上海独具特色,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语言是城市的血液,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上海话,又是如此别具一格。它融合了苏州话、宁波话、苏北话,甚至英语等多种语音语调。聪明的上海人将本就发展成熟的各地方言,各国语言取其精华部分,无需精雕细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优美的、象征着智慧的上海话。
上述的文化融合,都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而文化融合的更大意义在于,让一块原始大地载入文明史册。
还记得《山居笔记》中介绍过一块流放者的土地。这片土地现在叫东北,古时候叫“宁古塔“,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偏远地区。然而,总有那么些满怀豪情却又壮志难酬;肝胆相照却造小人迫害;学富五车却又怀才不遇的文人异士被流放于此。这些人都有种苦难中的高贵,他们用那善良、正直在这块赤裸裸的土地上种下了文明的种子——耐心地教书,细心地指导耕作,用心地进行文化考察。慢慢地,江南地区的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涌入这贫瘠的大地,滋润着它,哺育着它,文化也就此生根发芽,开出了绚烂的文明之花。
这便是融合的力量。
没有文化的融合,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正如清代时期,那些“八股文“、”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等下下策,不仅束缚了文人的思想,还打断了交流的脉络。没有这两股新鲜血液,文化岂能融合,又谈何文明进步?清代的最终的下场就很有力地证明了这点。
综上所述,唯有融合才能撞出新文化,才能点燃新文明的火种,才会有创新可言。
融合的作文篇8
临安,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这次,一家三口在我家“宝马”的带领下,行驶了四小时到达临安阳山坞。这里不是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被大山包围的村庄,有一条不宽而又弯曲的山路是人们进出的主干道。我们一家在名叫“四季休闲”农庄入宿,在秋千座椅上等待朋友的到来。
一辆大巴车停了下来,走下一位熟悉的身影,长长的头发,部分颜色有点白,爸爸赶忙走过去打招呼。原来,是来自上海的周老师。记得寒假时,我和爸爸去过他在上海的工作室。满墙都是他辅导学生的想象画:没有描绘具体的物象,有的是对色彩的超然发挥,对线条的灵活运用,对物象发自内心的概括与创意。
这次相聚,我们是来山区体验不一样的艺术创作。习惯用画笔在画纸上涂鸦,而这一次则是在山上的竹林中、石头上、溪水边、农家菜园里“做”作品,感受人的行为与自然的物体相融合的艺术美。在溪石上,那造型优美的石头被我们用白色的布给裹住了,不见了它原来的颜色,只呈现出它的外形。“爸爸您太搞笑了。”幽默的爸爸披着一块灰布,做了一个搞怪的动作,站在石头上,把我们都逗乐了。这一艺术活动,都被周老师用相机记录下来。在溪水边,妈妈拖着长长的布,身影倒映在水中,犹如仙女下凡。在竹林中,来自台湾的哥哥,身着花布,犹如穿梭在绿叶的怪物。在农家菜园,围栏也成为摆造型的“演员”,路边的游客以为我们在拍电影。
哦,原来艺术作品不一定要通过画笔描绘,也可以用人的行为与自然结合表达出来。平时,我们用大自然的材料制作作品,比如利用树叶做书签、印造型,用香蕉皮做章鱼,用西瓜雕刻小男孩。这次在周老师的指导下,远离热闹的城市,来到这空气新鲜的山沟沟,与自然拥抱,体验人与自然的魅力,快乐又有趣味。
融合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 的味道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