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期和学年的情况来调整教案,以适应不同批次的学生,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1
设计理念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从而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教育。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力争给儿童的终身发展打上深深的烙印,在儿童本身这块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地方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教学流程
板书:《我们一起来努力》
一、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探究
激活学生。
师:同学们都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朋友爱学习的老师十分佩服。
哪位小朋友能够上台来说说你在学习中学到些什么?
生:(可能会说学到语文或数学当中的一些知识。)
师:引导学生运用“我学会了……我还会……”说一句完整的话。
(利用时机,让其中一位学生露一手)
生:(略)
师:小朋友说得好,从书本上学到了一些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也会从生活中学到一些知识。
二、创设活动,指导运用
1.今天,老师带来了新的学习任务,请大家现在来完成,你们愿意吗?
2.小组长抽签选择本组的题目。
3.各小组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发给活动需要的物品)题目内容:
(1)当场写出你已学过会写的四个汉字。
(2)学习阅读一简短故事。(根据拼音完成)
(3)完成一副智力拼图。
(5)听录音故事,回答问题。
4.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三、自评互评,活动延伸
这节课,小朋友们已经谈了自己许多学习方法和知识,还知道了写字时要一心一意,人坐端正。大家喜欢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动力,但是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需要大家在每一天的学习中不断坚持,自觉运用。请你们坚持自己,一个月后我们再来评比。看看谁的进步最大。
设计意图: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了课后延伸活动,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获得荣誉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2.通过开展“大家齐努力”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心集体。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开展回忆、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明白集体的荣誉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的。
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班集体曾经获得的奖状等物品,自制行动卡。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真自豪”成果展示会
(1)让同学们想一想:本班都得到过那些荣誉?
(2)请同学们结合本班的实际自由发言。
(3)想想这些荣誉是怎么获得的。
(4)请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二:“荣誉在招手’
(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班还要争取什么荣誉?
(2)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时,要加以引导,吧目标制定的切合实际。
活动三:大家齐努力
(1)每组推举一名记者进行采访,问题是“为了集体荣誉,我要~~~’,组内其他同学作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
(2)老师作为记录者,讲同学们交流的情况记录并成“行动守则”。
(3)全班齐唱《团结及时力量》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粮食的用途。
2.知道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
(二)能力目标
做到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庄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他们对粮食的爱惜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使学生做到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庄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玉米”,或展示实物。)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略)
老师:这是玉米,它是一种粮食作物。大家了解粮食作物吗?(过渡)
讲授新课
一、了解粮食作物(板书)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六十页,我们看一看,图上展示的都是什么?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图上展示了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和谷子,它们都是粮食作物,它们可以做成什么食物呢?
学生:(略)
老师:它们可以做成面条、米饭、豆腐、玉米油和小米粥等等供我们食用,大家还知道这些粮食作物的其他用途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民以食为天”这些粮食作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们会被加工成各种食物供人类食用,它们是维持我们生命的重要物质,人类生活离不了它们。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粮食作物呢?
学生:(略)
(让同学欣赏视频“五谷”、“向日葵”、“玉米,高粱”等;图片“花生”、“绿豆”、“荞麦”、“芝麻”、“向日葵”、“高粱”等;还可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粮食实物。)
老师:这些粮食作物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以馒头为例,看一看它是怎么来的。(过渡)
二、馒头的来历(板书)
老师:大家下面讨论一下,馒头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六十一页,我们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馒头是怎么来的?
学生:(略)
老师: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呢?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香喷喷的馒头,是许多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啊!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的很好,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锄禾”、“珍惜粮食”;图片“布的生产过程”、“浪费粮食”、“粮食浪费”等,使同学认识到浪费粮食可耻!)
老师:我们该怎样珍惜粮食呢?我们看下面的同学做的好不好。(过渡)
三、讨论(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六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好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他们这些做法都是不尊重人们劳动成果,浪费粮食的表现,我们不要向他们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让同学们伴着音频“锄禾”,读一读这首诗。)
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到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回顾自己的生活,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的意义。
2、 学会点评自己的假期生活。
3、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能创造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启发学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创造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选取自己班级的孩子典型的暑期生活事例
2、准备一些其他学生的暑期生活事例,如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等
教学过程:
一、 故事交流(小组)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两个月的暑假过去了,我们又重新回到学校开始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今天这节课,老师受学校广播站小记者的委托,说是要开一个暑假生活故事会,特地来采访我们一(1)班,想听听小朋友们的暑假故事,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是平淡的?还是新奇的?是快乐的还是难过的?选择你想说的一天,先在四人小组里介绍一下。
小记者随机采访搜集,如:你喜不喜欢过暑假?为什么?
暑假里你有什么新发现?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
(小记者搜集的信息由教师直接写入课件里,供下一环节同学们的选择)
二、故事交流(全班)
教师:刚才通过小记者的采访,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我把它写进了电脑,你想知道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采访他好吗?
通过学生点播,教师请出小记者对该代表性活动的主人来做专访(模仿专访的过程进行)
教师随机板书点评,如:在家有规律
劳动辛苦 快乐
游玩高兴新发现
生病难受
教师点评,看来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各有各的新鲜事儿。
三、延伸
教师:小记者们在来我们班级之前就已经采访过许多同学了,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呢,想看吗?
课件介绍其他的暑期生活,如:小朋友们在西湖边的英语角学英语,在图书馆里丰富知识,在少年宫学文艺,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区生活,以及民工子弟的暑期生活等等。
小结:这些都是不同的暑假生活,不管是怎样的一天,都代表了我们的暑假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一天。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心情脸的信箱
2、小纸条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评假期生活
(准备几个大纸盒,盒上分别写上“快乐”、“激动”、“满足”、“伤心”“害怕”。)
教师交流自己假期生活的几件小事,边讲边拿出相应的符合表达自己当时心情的信箱出示给学生看,然后在黑板上用短句板书,表示该生活小事。
过渡:小朋友,老师的这个暑假是既有开心又有难过的事,你呢?把你的心情也归归类吧,看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
二、我的假期生活大评点
1、教师发给每个同学几张小纸条,请同学想想自己在暑假里有没有感到最快乐、最激动、最满足、最伤心和最害怕的事,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的方式写在纸上,并写好自己的姓名,然后一一上台投入相应的信箱里。
2、请学生从信箱中任意选取纸条,请被选到的同学上台来讲讲自己的快乐激动或伤心害怕的事,也可说说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想。
讲完后让该同学选下一张纸条,请下一位同学来讲述,依次类推进行,(视时间或学生的兴趣而定)
3、小组内互相交流
看看我的假期生活是快乐激动满足等好心情居多,还是害怕伤心等坏心情居多。
三、创造好心情
1、请有“伤心”、“害怕”等心情的同学上台,说一说,演一演让自己有坏心情的事件,请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怎样让坏心情离开,创造出好的心情来。
学生交流,可以是自己想办法,也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出主意来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消除或减弱这些负面情绪,明白好心情也可以由自己来创造。
2、动手创造好心情
用小朋友共同想的好办法把刚才坏情绪的小纸条改成好心情,投入到好心情的信箱中去,让孩子感受自己创造心情的快乐。
四、把好心情信箱布置成教室一角
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都能多创造一些好心情,以后都可以投到好心情信箱里去。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时可能遇到的麻烦。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处理外出活动中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作出。
3、学习制定外出计划,能有效预防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
教学重点:发现并会处理外出时可能遇到的麻烦。
课前准备:了解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计划表若干、“外出小锦囊”表若干(这两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精灵树、彩色纸片、下大雨的声音素材、“麻烦大会诊”的盒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外出麻烦大会诊
1、t:(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麻烦大会诊”的盒子)小朋友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大大
小小的麻烦,就像书上的这位小朋友,你们知道她遇到了什么麻烦吗?(指名说)是啊,天天外出参加假日小队活动,可是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多麻烦呀。那么,你们在外出时遇到过什么麻烦吗?快写在你们的彩色纸片上,让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解决吧!
学生在彩色纸片上写下自己外出时遇到的麻烦,教师巡视。写完后,将纸片投进“麻烦大会诊”的盒子中。(也有学生可能在自己的外出经历中发现不了麻烦或者没有外出经历,可以引导他们想一想父母外出时遇到过哪些麻烦,或者没有外出机会是不是父母担心外出会遇到一些麻烦呢。)
2、t: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外出时都遇到了哪些麻烦事儿。(教师随机将盒子中的“麻烦”发给每个组)
3、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中拿到的“麻烦”。(初步鼓励学生敢说、愿说)如果出现一样的麻烦,可以给它们归类。
二、“小精灵”就是我自己
1、t:外出活动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真让人不愉快。让我们将“麻烦大会诊”中的麻烦交到助人为乐又聪明伶俐的“小精灵”手中吧,让它们我们,为遭遇麻烦的小朋友想想办法。“小精灵”到底是谁呢?想知道吗?请手拿麻烦的“小精灵”举起你手中的“麻烦”!(全班举起手中的“麻烦”)其实啊,助人为乐又聪明伶俐的“小精灵”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来面对难题,想想办法吧。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手中的“麻烦”的解决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让学生说:先说“麻烦”,再说解决“麻烦”的方法。(教师板书)请其他小朋友仔细听,评一评他的办法好不好。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补充。(如果前面已将“麻烦”归类,这里也可以给方法归类,将解决同一“麻烦”的方法归为一类,再评出最好的办法。)
教师随机给说得好的学生贴上“小精灵”标志。
4、t:“小精灵”想的办法真不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外出时虽然会碰上这样那样的麻烦,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动动小脑筋,就能把它们解决了。这里老师要送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它告诉大家如何解决外出时遇到的麻烦。赶快一起来读一读吧!
儿歌:外出时,遇麻烦。
东西忘,天气变。
人未到,乘错车。
小朋友,别着急。
小精灵,来帮忙。
要冷静,动脑筋,
麻烦事,跑光光。
第二课时
一、课本剧表演
1、t:上一节课,小朋友们解决了很多外出时碰到的麻烦,那都是在麻烦出现以后再想出办法解决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课本剧表演,课本剧中的主人公也遇到了麻烦,可是麻烦出现以后一下子也想不出办法解决。怎么回事呢?
2、表演课本剧。(事先已准备好的,故事附后)
3、t:哎呀,他们的麻烦还真不少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他们在遇到麻烦时,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现在我们来采访采访故事里的主人公,听他们说一说当时的心情。(教师作采访状)
4、t:听了他们的话,小精灵们赶快替他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麻烦吗?(学生自由说)
如有学生说到应事先听一听天气预报,教师随即引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麻烦出现之前就将它解决了”。
二、制定“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计划
1、t:这个双休日啊,胖胖熊和他的同学们也要组织“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了,他请小朋友们帮忙制定一个活动计划,上面要写明活动时间、地点、路线、参加活动的人员、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活动里要考虑到外出可能遇到的麻烦,并事先作好防备工作。小组内要明确分工,人人都要出谋划策。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教师针对性地指导、检查学生的活动计划。
3、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制定好的活动计划,四人小组派代表作解说。
三、制作“外出小锦囊”
1、t:遇到麻烦后,沉着应对很重要,在事发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麻烦也很重要。你们针对“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麻烦,想一想预防的办法。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事先向同学确认时间和地点,以防有人迟到或找错地方;事先查看天气预报,以防天气变化;事先设计好几条交通线路,记住各站的名称,以防公交车乘错战或坐过头等。)
3、学生自由发言,应对麻烦的策略,归纳出外出小锦囊。
4、学生将“外出小锦囊”帖在“精灵树”上,全班分享。
课本剧故事:
丁丁和小伙伴们约好星期六去爬山,顺便收集一些叶子做标本。星期六早上,天气晴朗,阳光很灿烂,丁丁高高兴兴地背着包和小伙伴来到山脚,开始爬山了。哪知早上还好好的天气到了中午却已是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了,可是丁丁他们才爬到半山腰,真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一会儿黄豆大的雨铺天盖地地洒下来,眨眼间丁丁他们都被淋得湿透了,他们谁也没有带伞,只能找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暂时躲一躲。雨势稍微小了一点,他们就急着往山下赶,结果丁丁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衣服裤子上都是泥水,丁丁又冷又急,伤心地呜呜哭起来。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纸张是宝贵的资源;懂得爱惜学习用品,才能使学习用品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激发学生对学习用品的爱惜之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节约用纸,不乱扔,不浪费,不故意损坏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懂得爱惜学习用品,节约用纸,不乱扔,不浪费,不故意损坏。
2.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学习用品。
教具准备:有关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学习用品吗?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学习用品,它们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
【讲授新课】
一、学习的好伙伴(板书)
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二页的图,然后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用途?
2.学生交流
3.图上有书包、铅笔、橡皮、尺子等,它们可以帮我们装书本、写字、擦掉写错的字、测量等,它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它们。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用途呢?
4.学生说说。
(课本上画的和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学习用品,都是为我们学习服务的,是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我们应该爱惜它们。)
二、爱惜学习用品(板书)
1.我们打开课本第十三页,认真看一看练习本的来历图?然后互相讨论一下,说一说练习本是怎么来的?
2.学生交流
(学生年龄小,理解“练习本的来历图”可能有些困难,老师可做必要的`讲解。)
3.师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练习本都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才能生产出来,而我们还需要用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把它买回来用。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们是不是该爱惜每一个练习本呢?
4.给学生讲“铅笔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书本来之不易”的知识。
( 其它学习用品和练习本一样,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爱惜他们。下面我们大家讨论一下,用过的练习本还可以干什么用呢?)
5.学生讨论并交流
(旧的练习本我们可以送到回收站,做简单的手工,练写毛笔字的练习本,用本子的背面进行数学题验算等等。爱惜学习用品还需要我们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三、说一说
1.打开课本第十四页,我们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对待学习用品的,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大家可以分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2.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经过大家讨论,我们知道了:书包用脏了,及时清洗;领到新书后给这些书包上书皮;把用过的废纸送到回收站,这三种做法都是好的,因为他们非常爱惜学习用品。而撕练习本叠飞机则是错误的、不爱惜学习用品的做法。)
3.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呢?
4.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读儿歌“书本文具我爱你,就像爱护我自己。我愿变成保护伞,每天每天爱护你。”)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学习用品来之不易,应该爱惜学习用品,节约用纸,不乱扔,不浪费,不故意损坏;只有爱惜学习用品,才能使学习用品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板书设计:
4. 学习的好伙伴
爱惜学习用品
二年级品德上册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