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需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以便及时使用,出色的教案有助于进行互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花开花落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开花落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二、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目标:
1.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2、由花形成果实的过程,联想到人生的过程,珍惜时间,珍惜学习和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根、茎、叶的生长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子房的结构与受精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欣赏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美丽多姿和芳香四溢的花,这些花能让人百看不厌,让人爱不释手。但是对植物本身来说,开花有什么意义?花又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
(幻灯片引出新课题“开花和结果”。)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
(一)、花的结构。
要知道花对于植物的意义,首先要认识花的结构,对照课本中104页“桃花的基本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认识并记忆花的结构。(让学生自学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介绍完花的结构后,讨论以下问题:
1、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花的雌蕊和雄蕊)
2、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
(二)、传粉和受精。
春天百花齐放,蜜蜂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在采蜜的同时,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吸引昆虫协助传送花粉。)
阅读教材p104,尝试回答:
1、什么是传粉?
2、传粉有哪些方式?
3、传粉的结果怎样?
我们跟着你的思路一起走。研究传粉和受精。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传粉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媒花)和人工辅助授粉。
3、花粉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长处花粉管,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幻灯片演示传粉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传粉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启发学生归纳出传粉的定义。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讨论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传粉方式,展露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喜爱,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而植物将为我们呈现另一番惊喜——奉上丰收的果实。(投影展示各种果实)
阅读教材p106,描述:
1、花落是哪些结构的凋落?
2、花落后变化最大的结构是什么?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引导学生观看幻灯片中,启发学生探究子房的发育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同时指出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凋落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种美丽。)
(四)、人工辅助授粉。
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种花的柱头上,也不是所有的柱头都能得到同种植物的花粉。如果花开期间,雌蕊没有得到花粉而受精的话,植物努力开花将一无所得。
1、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产量,那么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办法?
2、你认为最快取得效果的办法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1、你明白了吗?花的主要结构;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你会描述吗?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你认同了吗?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护花的习惯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1、选择
1.与结出果实和种子直接有关的花的结构是( )
a、花柱和花丝 b、花冠和花萼
c、蜜腺和花托 d、雌蕊和雄蕊
2.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种子来( )
a、花被 b、雄蕊 c、雌蕊 d、蜜腺
3.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是什么把两个精子送到胚珠里的?( )
a、花粉 b、花粉管 c、花药 d、雄蕊
4、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一般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 ( )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连线
3、思考
1、有一谜语说:“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各是指花生的果实和种子的什么部分?
2、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3、黄瓜、南瓜、丝瓜中有些花只开花不结果,俗称“谎花”,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活动4【活动】你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
花开花落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描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养成爱花的良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根的生长靠根尖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是区。
2、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
4、植物的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的无机盐。
二、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一)、花的`结构。
认真阅读教材102页完成下列各题。
1、认真填写名称。
2、观察花的结构,按照由外到内,由下到上的
顺序,发现它由、、、、组成。
3、雄蕊包括、组成。
4、雌蕊包括、、三部分。
5、花粉在里,卵细胞在,精子在里。
6、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和。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教材10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开花→→→结果。
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3、受精的过程: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到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其内含有
花粉管穿过、进入子房,到达,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来,与里面的结合,成为。这就是。
三、梳理知识体系。
,里面有→
1、花的主要结构
此过程叫
里面有,内有[
2、受精指与结合形成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五、巩固检测
1、一朵花的结构中,从外到内依次是:①花瓣②花萼③雌蕊④雄蕊()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冠b花托c雄蕊和雌蕊d花萼
3、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下列哪一个结构中()
a花粉b花粉管c柱头d胚珠
4、受精后,子房发育成,胚珠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5、当摘除了一朵花的哪部分,这朵花肯定不能发育成果实?()
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
6、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若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至少需要花粉()个,精子()个。
a1个b3个c6个d12个
7、从花粉萌发到进入子房前,精子存在于()
a柱头上b花药中c花粉管中d胚珠中
花开花落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能力目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花对被子植物传种的重要意义,养成自觉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 点: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并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描述传粉的过程。
难 点:受精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几种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各色橡皮泥。
教师准备: 多种鲜花,培养皿,刀片,放大镜,有关受精过程的动画,传粉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说起花来,大家并不陌生。现代都市生活中少不了鲜花的装扮,相信同学们也知道不少关于花的知识,现在教室里就有一些鲜花,你能说出这些花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认识其它的花吗?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并且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花。
二、观察花的结构
活动过程:
⑴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图样。
⑵指导学生认识桃花的每个部位,并在图旁注明名称。
⑶分发鲜花供学生观察。
⑷请学生用刀片小心地分解花朵,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⑸学生进行小结。
三、 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动手,认真地观察,相信大家对花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⑴花粉在哪里?
⑵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花粉到哪里去了?
学生联系生活,表述和交流蜜蜂传粉的过程。
师: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活动:分发雌蕊的结构示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花粉萌发及受精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受精过程。
师:传粉和受精完成后,花朵开始凋谢。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花的哪些结构会凋谢呢?
学生推测,描述花的凋谢过程。
师:自古以来,人们看到花朵凋谢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最著名的就是《红楼梦》中那段"葬花词"。
学生倾听歌曲《葬花词》,感受黛玉葬花时悲伤的情怀。
师:其实,花开花谢是自然现象。特别是当花某些部分凋谢后,剩余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形成果实。那么,子房是如何发育成果实呢?
学生推测果实的形成过程。
四、小 结
师:"通过今天的生物课,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回答。
师:"花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古往今来,有很多人赞美鲜花的艳丽和芬芳,但是很少人注意到鲜花对大自然的贡献—发育成果实和种子,为被子植物传种接代。所以请同学们注意,花朵虽然美丽,可不要随便攀摘啊!"
花开花落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5.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
记录与反思:
1.儿歌《两只手》原本共有八句,前四句即本活动学习的内容,后四句主要是幼儿勤洗手、讲卫生,而这一内容在前段时间已给幼儿上过了。另外,我感觉八句儿歌对于低幼儿童似乎有些复杂。因此,我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截取了儿歌的前四句让幼儿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认识手上。
2.在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听老师念了一遍儿歌后,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其中,幼儿对一、四句的'掌握最快。
3.在最后的延伸游戏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首先,幼儿在学习了儿歌后已有一些分心;其次,幼儿可能对五和十的数字概念还不清楚,再次,幼儿还可能对“瓣”这一量词不理解。平时我们通常会更普遍地说“几朵花”,而不太说“几瓣花”这类书面语。由此,我觉得幼儿,尤其是低幼儿童的游戏必须注意使用语言的口语化,以便幼儿理解和参与。
花开花落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师:教师总结。
【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6.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果实里面有种子。
花开花落教案5篇相关文章:
★ 会走的花教案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