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在教案中设定时间节点,促进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通过制定出色的教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注意,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运皮球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气的 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通过玩球、拍球活动、感知皮球的外表变化。
活动准备
1、皮球人手一个(瘪球一个)
2、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
出示一个有气的皮球和一个瘪气的皮球,教师分别拍着两个球,请幼儿数拍球的个数。
幼儿讨论:哪一个球拍的多,为什么?
2、感受空气。
(1)出示瘪气的球
这个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
(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并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
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3、给皮球充气,感受球逐渐变鼓的过程,知道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
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观察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4、幼儿玩球,感受充足气体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气的多少与球的弹跳高度有关,气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5、拍球比赛
幼儿人手一个皮球,根据老师的口令,高皮球,低皮球,快拍球,慢皮球。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2
活动内容:
我会滚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滚球的方法,练习将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初步学习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自己的尝试练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又快又稳的滚球方法,产生玩球的愿望和兴趣。
3、在活动中努力听清教师的要求,坚持将自己的球滚到终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玩皮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2、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教师边拍皮球边念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儿低,一会儿高。"念到"跳跳跳"时,幼儿就变成"皮球"随意蹦跳。
3、引导幼儿学习球贴在地面用力向前滚、两手分开接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4、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教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
5、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6、教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
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7、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8、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说说中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较大胆连贯地念儿歌。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边念边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背着装着皮球的挎包,带幼儿进入活动室,问:请你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装着什么?
2、请个别幼儿摸一摸。问: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3、出示皮球:耶,猜对了。是小皮球。(出示小皮球)你们喜欢它吗?它长得怎么样啊?今天,圆又圆的.小皮球想请你们来拍一拍它呢?
二、玩皮球,体验与理解儿歌内容。
1、拿出皮球箩筐:章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皮球,上来吧,每人拿一个。大家拍一拍,玩一玩,看看你拍皮球的时候,皮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玩皮球,师巡回拍球引导。(引导幼儿体验“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的现象)
3、小结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拍一拍球就会怎么样呢?那拍得重球就会跳得怎么样?拍得轻呢?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拍得重球就会跳得高,拍得轻球就会跳得低”的小秘密。那我也来拍一拍,请你们看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啊。
4、教师示范拍球,边说边拍,引导幼儿观察。
三、学念儿歌,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
2、师幼一起念儿歌。(师带、幼儿齐念、对念、结合动作表演念等。)
3、集体表演儿歌。
四、游戏《拍皮球》,提升巩固儿歌。
1、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2、个别幼儿扮演拍皮球者,其他幼儿当皮球,游戏一次。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结合经验,在做做、玩玩中理解熟悉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2.感受拍球的轻重,尝试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演唱。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拍皮球的经验。
2.大皮球一只。
3.图谱一份。小狗、小猫的图片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小狗和小猫的图片:
(1)教师:谁来了?它们要唱歌了,谁的声音轻谁的声音响呢?(幼儿结合经验说说)
(2)小结:对呀,小狗的声音很响亮,小猫的声音很轻,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2.组织幼儿练声:
如:
教师:5654|31|3234|5—|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
幼儿:333|555|3322|1—||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提醒幼儿用轻轻的声音唱小猫,用响亮的声音唱小狗)
(二)结合经验熟悉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大皮球,组织幼儿学习1—4句歌词:
(1)教师:看小猫和小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大皮球长得什么样呀?
你玩过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的时候会怎么样的?
(2)鼓励幼儿结合经验说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谱边小结成歌词,同时组织幼儿边做动作边练念歌词前四句: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
2.结合经验组织幼儿学习5—8句歌词,并能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
(1)教师:拍皮球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呀?(如果幼儿说不出有时候跳的高,有时候跳的低。)
教师可以边拍边问:为什么这个皮球一会跳的低一会跳的高呢?(练习方法同上)
(2)教师:拍的轻我们的`声音念起来可以怎么样呢?拍的重呢?
(引导幼儿用做动作边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配班教师配上乐曲旋律。)
3.引导幼儿学习最后两句歌词:
教师:看我在做什么?(教师做将皮球接住的动作。)
引导幼儿边说边做:我的皮球接住了。
4.组织幼儿看着图谱,边做动作完整练念歌词,配班教师配上乐曲旋律。(重点引导幼儿注意用较轻的声音念5—6句和较响的声音念7—8句。)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组织幼儿欣赏乐曲旋律:
(1)第一遍:教师:我们拍皮球也累了吧!我们听着音乐休息一下吧。
(2)第二遍:教师:这首音乐好听吗?听了你觉得怎么样呀?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引导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
(2)第二遍:鼓励幼儿将声音放出来,用较响亮的声音唱。
(3)第三、四遍:引导幼儿感受拍球的轻重,尝试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演唱。
(四)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
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
2.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雪花片大、小,皮球大小等,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1.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
提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2.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
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二、游戏:听口令举雪花片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
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三、游戏:拣皮球
1.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
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
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
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2.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
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6
设计思路:
玩皮球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一项户外活动。尽管小班孩子小,动作协调性差,较难掌握玩球的技巧,但他们始终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张文豪小朋友说: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大皮球这么调皮?由此选择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了解皮球的外形特征及各种玩法。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同等数量的大皮球;方形、圆形大积木各一块。
2、瘪皮球两个,充气针、充气筒。
3、请家长协助搜集各种类型的球充实体育角,准备各种球类运动的图片、光碟资料。
4、用各色即时贴剪出眼睛、鼻子、嘴巴若干。
活动建议:
一、大皮球,滚得快
1、幼儿自由玩球,主动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积极说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通过玩球,感知球的外形特征,并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感知的.。
4、通过同时滚动皮球与方形积木、皮球与三角形积木,让幼儿了解:圆的东西滚得快。
5、游戏:
(1)我和皮球赛跑。
(2)两人合作滚、接球。
二、大皮球,跳得高
1、请两名幼儿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瘪皮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跳不起来?怎样才能跳得高?
2、为瘪皮球充气,幼儿仔细观察如何用充气针、充气筒充气使皮球逐渐鼓胀的过程。讨论:能不能填充别的东西?
3、拍球比赛:我的皮球跳得高。在拍球过程中探索:怎样让球跳得高?
4、收放好皮球。游戏:“皮球漏气了”。
三、大皮球,伙伴多
1、讨论:你知道的球类有哪些?怎样玩?
2、观察各种实物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观看图片与光碟,了解各种球的玩法,培养集体荣誉感。
4、任选一球玩。
四、皮球是我的好朋友
1、讨论:玩儿皮球的益处。
2、打扮“我的好朋友”:自选所喜欢的各色五官装饰皮球。
3、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看球、玩球,进一步加深对球的认识。
活动反思:
“物”虽普通,切入点有新意。“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在选择了“球”为本次活动的“物”后,怎么玩?引导幼儿怎么新颖的玩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分析孩子对球的原有经验,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抛球等技能,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足球,让孩子们学习“控球”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会玩传球游戏,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以及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
2.能在游戏中大胆、清楚地介绍自己。
3.对集体活动感兴趣,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传球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小皮球若干、小手偶“玲玲”、“幼儿学习材料”——《我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自由玩球。
1.出示五颜六色的小皮球,请家长与幼儿两两相对玩球,如滚接球、转球等。
2.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幼儿学习介绍自己。
如:我叫×××,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二、请家长与幼儿围成圆圈,随音乐玩“传皮球”游戏。
1.教师操作手偶,以“玲玲”的口吻向大家打招呼并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玲玲。我是女孩。我属羊,今年3岁了。我喜欢玩娃娃,是桦川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提醒幼儿与玲玲打招呼,说说自己是哪个幼儿园、哪个班的小朋友。
2.介绍“传皮球”游戏的玩法:听音乐传皮球,音乐停止时要停止传皮球的动作。
3.组织家长玩“传皮球”的游戏,音乐停止,请拿到球的`家长用完整、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
4.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玩“传皮球”游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
鼓励幼儿大胆地走到集体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对于个别胆怯的幼儿,可请家长陪同上前;对于不能独立介绍自己的幼儿,可用提问的方法予以引导,教师问一句,幼儿答一句。应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
三、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6—7页,引导幼儿介绍自己。
四、请家长与幼儿,自由结伴,到户外分组玩“传皮球”。
小班运皮球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1.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小班运皮球教案8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