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教案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结合社会热点的教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绘本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绘本教案8篇

小班绘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能礼貌待人。

2、能主动和同伴、老师打招呼。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磁带《甜嘴巴》。

2、收集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

3、生活情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角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聪聪)师:“它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甜嘴巴聪聪,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呢?我们来猜一猜。

孩子们对于“甜”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味觉的体验上,看来要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甜”嘴巴。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个聪聪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磁带,并尝试续编。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前部分,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了吗?聪聪特别有礼貌,别人听了之后就像吃了糖一样,心里觉得甜甜的,所以大家都叫他甜嘴巴聪聪。

(2)你喜欢聪聪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如果你是聪聪,当老师、同伴帮助你时,你会说什么?

三、出示情境图,迁移经验讲述。

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什么呢?

四、讨论生活中的问题

1、将收集到的.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换个名字,让幼儿讨论。

2、把幼儿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活动延伸:

1、学讲记在黑板上的常用礼貌言语

2、今天谁是小聪聪?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将礼仪要求展现给幼儿,符合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还让幼儿进行现场的实际练习,相信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再多加提醒和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小班绘本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故事内容,并选出喜欢的角色。

2、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情感,自由结伴游戏,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图书,阅读卡,爸爸或妈妈胸饰、围裙、牙刷道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牙膏”,谈孩子刷牙的故事。

(1)教师:这闻起来怎样?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我们前段时间收集了很多宝宝刷牙的故事,哪个妈妈来与我们分享一下?

二、出示图书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1)这一本关于刷牙的绘本图书,看这个封面有谁?它在干嘛?

(2)妈妈(爸爸)你来猜猜这里面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亲子自主阅读,选出喜欢的角色。

(1)教师:请你和孩子一起来阅读这本书,选出最喜欢的角色。阅读时请关注提示卡上的要点,观察孩子的阅读反应。

(2)亲子阅读书本。

(3)集体分享,教师:喜欢这本书吗?这本书上有谁呀?你最喜欢谁?为何?(家长与孩子)如果让你来表演,你想做谁?(情感引导)

四、教师参与,自由结伴游戏,商量表演喜欢情节。

(1)提供材料,交代规则,结伴游戏。

(2)请一组家庭展示。

阅读提示卡:

阅读步骤:

1、 第一次阅读:关注幼儿阅读情况------共读到一半就跑掉;听完一遍毫无反应;听完一篇马上要求听第二遍、第三遍。(学会观察孩子)

2、 第二次阅读:核心词语----读加演

思考:

教师:-------教师在亲子阅读指导中能给予家长哪些策略?本节课你觉得体现了哪些亲子指导策略?

家长:-------在刚才的绘本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策略可以在家庭阅读中运用?

小班绘本教案篇3

半日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语言:藏在哪里了

时间

活动目标

认知方面

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能力方面

仔细观察图片,寻找动物,能连贯地说出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并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

情感方面

在游戏中熟悉方位词,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

喜欢听故事,乐意与同伴玩捉迷藏的游戏。

难点

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头饰

总课时

设计人

审核人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

一、开始部分师

师幼谈话,回忆捉迷藏的经验,激发兴趣。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你会藏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图片,说出动物的特征及躲藏的位置。出示图片,观察讨论。师:今天小狐狸、大象、小兔、小松鼠和小鹿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长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谁来躲,谁来找呢?它们想了个什么办法解决问题?谁输了,为什么?小结:小动物们真聪明,用猜拳的办法来分工,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2、寻找动物朋友。

(1)片段一:猜猜小狐狸找到了谁?为什么是小兔?(因为兔子有一对长长的'耳朵)小兔躲在哪里了?(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小结:小狐狸找啊找,看到石头后面有对长长的耳朵,找到了,是小兔子,小兔子藏在石头后面。

(2)片段二、三:(同时出示松鼠和大象躲起来的图片)小狐狸还找到谁了?在哪里找到的?小狐狸怎么会发现它的?(第三个小动物请幼儿出来完整讲讲)

(3)片段四:小兔、小松鼠、大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被小狐狸找到?小鹿躲到哪儿去了?你们帮小狐狸找找。你是怎么发现它的?为什么小狐狸很快就找到了小兔它们,可是找不到小鹿呢?小鹿它的角也露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呢?小动物们把鹿角当成什么了?

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把它的角当成树枝,大家都找不到它,这是小鹿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3。完整欣赏故事。师:刚才图片上讲的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藏在哪里了》。

三、结束部分师:

小动物们玩的真开心,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第一次游戏:老师找,小朋友躲。第二次游戏:幼儿两两游戏,用猜拳的方法决定谁藏谁找。游戏好玩吗?我们再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这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绘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以"藏"为线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在帮助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动物显着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不断重复巩固动物所躲藏的正确位置,有助于小班孩子掌握相应的方位介词和大胆讲述,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快乐的学习!在想出玩石头剪刀布这个办法后,我通过和幼儿一起玩一玩,让幼儿参与到这个情境之中,在玩中学习,也为最后和幼儿互动玩捉迷藏铺垫。在小狐狸输了要找动物朋友这个环节,狐狸说:"我转过身,你们都躲起来吧,我倒计时数到5就来找你们了,一定能找到。在这里,我让幼儿跟着小狐狸一起数,游戏化的接触了倒数,增添乐趣。

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班孩子思维很活跃,打个比方,我班孩子"将"小鸭"认做"小鸡",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尖尖嘴的是小鸡,这个扁扁嘴的是小鸭,将他们生硬地转移到我的思维上,以至于后面找小鸭时有的孩子还说是小鸡。

改进措施

在这里,我就可以引导他们说说哪里像小鸡,小鸡的典型特征等。后面当我问幼儿:动物朋友们谁来找,谁来藏?我应该多给幼儿一些时间思考,可以抛给他们一个思维发散型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请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

小班绘本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碗、小勺,方便面碗制的锅子,部分故事录音。

2、小动物头饰,食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朋友开心不开心?(开心)我们一起看看,这是哪里?(森林)原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音乐会,会有谁来参加?

2、幼儿观看图片,说出参加音乐会的小动物。(小猫、小鸡、小兔、小鸭、小老鼠、小猪)

3、师:小动物们是怎么唱歌的?师幼一起表演。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绘本故事前半部分。

1、师:小动物们唱呀唱,唱得肚子都饿了,怎么办呢?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动物。

2、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1:一口大锅,许多碗,还有盐料罐,告诉幼儿小动物们想煮汤喝。

3、师:会是谁在煮汤呢?出示出示图片2:这是谁呀?小猪腰里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小猪想干什么呢?(幼儿猜测,相互说说)播放录音“肚子好饿啊,我要去挖一个大大的萝卜,回来煮一锅香香的.萝卜汤。”

三、帮助幼儿理解画面,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

1、师:正当小猪出去拔萝卜的时候,又有谁会来煮汤?出示图片3:你看到了谁?(小猫)它往锅里放了什么,放了几个?煮的是什么汤?放录音小猫的话,幼儿学说短句。

2、师:还有谁也来煮汤喝,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它们放了什么?放了几个?煮的是什么汤?幼儿分别点数并说出数量词(2棵青菜、3个蘑菇,4只虾,5粒豌豆)。

3、师:.每一个小动物在放东西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边听边轻轻学说)。

4、看,谁回来了?带什么东西回来了?录音:“咦,是谁放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把萝卜也放进去吧。”

5、师: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出示ppt)幼儿模仿小动物喝汤的声音。

6、教师帮幼儿回忆故事中的小动物往锅里放了什么食物,各有几个。

四、游戏:煮汤。

1、师:我们也来煮一锅汤,好吗?幼儿分角色扮演小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放锅里煮汤,喝汤。

2、请小朋友把煮的汤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喝,小朋友的肚子都喝得饱饱的,还可以把汤给其他小朋友喝,老师带着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小班绘本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成蝴蝶的过程

2、了解5以内的数量对应关系

3、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1、教学绘本ppt

2、毛毛虫图示

3、各类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形态(直观导入)

1、将毛毛虫展示给幼儿,老师问:这是什么?(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绘本内容了解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①老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蝴蝶,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躲进了小房子里面,破茧后变成了蝴蝶)

②播放ppt,讲述绘本故事。

③运用图示小结提问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毛毛虫从一个小小的蛋里爬出来,然后它开始吃了好多好多东西,于是它变成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然后它造了间小房子(教师出示茧)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字叫"茧",在里面住了2个多星期,最后毛毛虫咬破了它的房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探索学习5以内数量的对应关系

①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故事中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们记得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②播放ppt并且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数量关系。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5个橘子。

小结:老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总结数量的对应关系3、活动延伸: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能一次吃太多食物,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生病啦!并且初步学习正确的量词。

①老师提问:毛毛虫星期六吃了什么?(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②老师提问:吃了这么多的东西后,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好痛)为什么痛?(吃了太多的东西)小结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贪吃太多的零食。

4、结束部分: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音乐律动)①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漂亮的蝴蝶好不好?

②学习蝴蝶飞舞的手势③播放律动音乐,全班一起表演蝴蝶在森林花丛中飞舞的景象。

④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飞舞"着出教室。

小班绘本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有独立睡觉的愿望

2.懂得抱着玩具睡觉、蒙头睡觉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3.知道睡觉时要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按时睡、按时起。

活动准备:

1.设计“幼儿睡眠状况调查表”一份,事先请家长填写、反馈,教师汇总,以便有目的的组织活动,重点指导。

2.幼儿用书10—11页;多媒体教学资源《卡卡是个男子汉》。

活动过程:

1.玩游戏《天亮了,天黑了》,引起幼儿对睡觉的兴趣。

游戏玩法:

教师说:“太阳公公爬呀爬,爬上山坡看宝宝。”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宝宝起床了!”教师说:“月亮婆婆跳呀跳,跳上树梢看宝宝。”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宝宝睡觉了!”

2.谈话活动:了解幼儿睡觉前都在做什么。

(1)教师提问:晚上睡觉前你喜欢做些什么?

(2)教师根据与幼儿谈话的内容概括幼儿睡觉前进行的活动,比如看书、玩玩具、做游戏、看电视等。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卡卡是个男子汉》。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认识卡卡,看看卡卡是怎样睡觉的。

(1)教师形象的介绍卡卡,简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妈妈为什么说不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要按时上床睡觉,睡觉前不做剧烈运动,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很快入睡。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妈妈为什么说不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睡觉要保持正确的睡姿,不能趴着睡,是侧着睡,这样可以让自己睡得舒适安稳。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为什么妈妈说不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宝宝长大了,应该学习独自睡觉。根据调查表的情况,教师表扬在家独立睡觉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在家试着独自睡觉。

4.阅读幼儿用书第10—11页《卡卡是个男子汉》

让幼儿看看、讲讲故事内容。教师提问:你愿意做卡卡那样的“男子汉”吗?怎样才能像卡卡一样?

教师小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睡前要安静;不用大人陪着睡;不抱着玩具睡觉等。

活动延伸:

1.午睡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继续进行入睡提示。

2.鼓励幼儿晚上与家长做个约定:不要大人陪,肚子睡觉。

小班绘本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已经能够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因为对幼儿园还很陌生,不愿意上幼儿园,没有安全感,有分离焦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知道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知识技能)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大意。(行为习惯)

3、愿意主动上幼儿园(渗透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愿意主动上幼儿园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儿歌《小跳蛙》

2、物质准备:绘本《我要我妈妈》ppt、音乐《小跳蛙》、《我爱我的幼儿园》动物的图片五、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唱《小跳蛙》吧。除了认识青蛙,你们还认识什么小动物啊?

2、游戏"猜猜看"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绘本故事封面和扉页,教师介绍书名和作者。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恐龙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不好。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出示人物主角。

提问:哪个是小恐龙?那个是妈妈啊?打个招呼吧。

(2)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小恐龙诺诺在干什么?妈妈和诺诺说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小诺诺为什么不高兴了?

小结:原来是诺诺不想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

(4)讲述第二段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诺诺见到了谁?他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诺诺见到了他的奶奶,他非常高兴。

(5)讲述第三段故事。

提问:奶奶和诺诺做了什么事情啊?在这中间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做了这些事之后,诺诺开心了吗?见到妈妈之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小结:诺诺和奶奶在一起画画、打鼓、看了一箱宝藏、吃中午饭、玩骑士和恐龙的游戏。中间家里来了三个人,第一位是邮递员叔叔,第二位是奶奶的好朋友。玩了一下午的其实和恐龙的游戏之后,诺诺非常开心。诺诺见到妈妈之后,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妈妈她很开心。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听完故事提问:诺诺今天过得开心吗?

4.教师小结。

教师:小恐龙诺诺和奶奶玩了一天很开心,你们今天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你们觉得开心吗?你喜欢幼儿园吗?

小结:小朋友们愿意离开妈妈,愿意主动来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

六、活动延伸

1、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画,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幼儿园"。

小班绘本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范例、师生讨论,探索长麻花和圆圆烧饼的制作方法。

2、迁移搓长、压扁、拧等技能,尝试用泥塑出各种长长的和圆圆的食品。

3、喜欢泥塑活动,能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橡皮泥人手一份,事先做好的烧饼和麻花各一。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范例)小猴小吃店开张了。瞧!小猴做了什么好吃的

二、探索麻花和烧饼的制作方法。

(1)引导幼儿探索麻花的制作方法。知道先将橡皮泥搓策划功能两根长条,在将长条对拧,就做成一根麻花。

(2)探索对拧的方法。请几名幼儿上来示范,大家共同认识、比较,掌握拧麻花的方法。

(3)探索烧饼的制作方法。知道先搓圆后压扁,然后用小棒在上面点出小坑表示一粒一粒的芝麻。

三、尝试制作麻花和烧饼。

教师:今天的客人太多了,小猴想请你们帮帮他一起做许多麻花和烧饼。

四、迁移搓长、压扁、对拧等技能,探索不同的长和圆的食品的制作方法。

教师:小时的品种可丰富啦!除了长长的麻花、扁扁的烧饼外,还有什么小吃也是长长的,也是扁扁的呢?小猴想请你们教教他,好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迁移搓长、压扁、对拧等技能进行创作活动。

五、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

六、请胳膊额幼儿介绍自己的泥塑作品。大家欣赏交流,表扬幼儿,肯定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小班绘本教案8篇相关文章:

绘本烟教案推荐5篇

绘本烟教案模板6篇

绘本烟教案6篇

绘本春节的故事教案5篇

s绘本教案优秀6篇

桥的绘本教案优秀7篇

s绘本教案优质6篇

小班教案数字3的教案优质8篇

小班教案数字3的教案8篇

小班安全教案不咬人教案8篇

小班绘本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