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下册教案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要想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教案中就要设计足够的互动和探究活动,​,设计与时俱进的教案内容,能够让学生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下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下册教案5篇

小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

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小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软件、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小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元一支圆珠笔:元一支

猪肉:元一斤黄瓜: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2.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分米,米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0米,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1.像、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

小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2、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对他人宽容;3。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重点:

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课时:1课时

别难过,有我呢

一、引入

你是独生子女吗?你希望自己的朋友理解、信任、帮助自己吗?你知道理解、信任、帮助是相互的吗?友情可贵

1、看41页一组图,

2、妈妈为啥陷入深深的沉思?

3、交流一下在你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朋友的安慰和帮助是什么心情?

小结:有了幸福就共享,有了痛苦,要一起分担,这就是朋友。

想想友情体现在哪里?说说自己的实际体会。

我在你身边作为朋友,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在他的身边?

二、引导学生注意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引导他们从生活细微处学会关怀,学会付出。结合实际事例说一说。

说说:当朋友()的时候,我会()。

活动

你有什么烦恼的事吗?试着把它说出来,让大家和你一起分担。

说说自己的烦恼事,说说什么是移情?

三、心灵体操。

活动1、照镜子

活动二、心心相印。

活动三、如果我是你。

四、心海拾贝,课后关注周围的同学。

传递友好

小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喝、卖、灌、烂、坑、舒、挺、集、播、撒”10个生字,理解“吆喝”,会写“搬、倒”两个生字。

2.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能演一演青蛙和老牛的对话。

教学准备:

ppt 青蛙和老牛头饰

教学过程:

课前:

振兴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来自朱家中心小学,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平时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什么有趣的故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青蛙。今天,青蛙要——卖泥塘。

2.揭题: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故事,一起读!

二、整天感知,初读课文

1.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咱们一起去读读。待会儿先标好自然段序号,再大声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2.读好了,谁来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相机贴板书:种草、灌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学习“灌”:“灌”是我们今天要认得生字,篆文的“灌”是这样写的,左边表示水,右边表示一种长嘴罐,两个部件合在一起表示用罐子注水。

3. 灌了水,青蛙还做了什么?青蛙为卖泥塘做了这么多事,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那最后为什么又不卖了呢?

4. 改造后的泥塘这么美,那原来这是个怎么样的泥塘?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引导说“烂泥塘”)

5. 学习“烂”:你们瞧,这就是青蛙的烂泥塘,看了有什么感觉?泥塘不好就叫——烂泥塘(出示词卡,相机贴板书),那苹果不好就叫——烂苹果。还有烂什么?(说三、四个即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烂泥塘实在不怎么样,于是青蛙开始第一次卖泥塘。它是怎么卖的呢?你来读!

2. 学习“牌”: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你能从图片上找到那块牌子吗?就是它。在我们的校园里,你还见过哪些牌子?(拿出词卡,让学生说出三个即可)看来牌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很实用的。咱们再来读读——牌子。

3. 学习“吆喝”:要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还要学会吆喝,“吆喝”这个词读轻声,单独念“hè”,比如说“大喝一声、喝彩”就读“ hè”。“喝”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谁知道?(喝水)喝水用什么喝?吆喝用什么来吆喝呀?哪只小青蛙来吆喝吆喝?

评价:这可真是一只会吆喝的小青蛙!

你们瞧,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群红领巾,她们在干什么呢?听——像刚才这位姐姐一样大声地喊叫就叫——吆喝。仔细看图片,两位姐姐在吆喝的时候跟刚才咱们班同学的吆喝有什么不一样?(用上了手势)两位姐姐为什么要用上手势来吆喝呢?(声音会更大)

你们想不想也加上手势来吆喝吆喝?请你来!

4. 学习“卖”:青蛙在卖泥塘,那商店的售货员会卖什么呢?

你能帮她来吆喝一下吗?

咱们一起来帮青蛙吆喝吆喝吧!

评价:吆喝得已经有七八分像了,要是声音再大一点儿就更像了。

你已经学会吆喝了。

你这一吆喝,把老牛给吸引过来了。

5.指导朗读老牛的句子: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是怎么说的呢?请你来读。(教师相机正音)

自己读读老牛的话,努力读正确。

谁来读一读?通过练习能把句子读正确也是一种本领哦!

老牛说“这个水坑坑嘛”,这里有个词语大家要注意,水坑坑最后一个坑要读轻声。咱们把这个词送到句子里读一读。

老牛觉得在水坑坑里做什么事挺舒服?平时你做什么事也挺舒服的?

出示:挺舒服。

想象着老牛舒舒服服地在里边打滚的样子来读一读。

在里边打打滚这么舒服,老牛买了吗?为什么呀?(周围没有草)

老牛是怎么说的呢,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4.分角色朗读:

谁愿意读青蛙说的话?请起立。谁愿意读读老牛说的话?请起立。其他小朋友跟王老师一起读黑色部分的旁白吧。

5.表演:同学们,咱们要是能给青蛙和老牛配上一些动作,就可以演一演了呢!现在请同桌两个人先相互练习,读熟自己的台词,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注意练习的时候要读出青蛙和老牛不同的语气,还要加上一些动作。

6.表演展示两组。(评价指向语气的不同、要有动作)

台下的小评委们可要注意啦!待会请你们说说看台上的小演员们表演时朗读的语气怎么样,有没有配上一些恰当的动作。

评价:好演员果然是真金不怕火炼!演得真传神!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 最后泥塘被老牛买走了吗?(没有)老牛走了之后,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青蛙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青蛙怎么做的句子。

2. 交流:青蛙是怎么想的呀?(出示: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学习“采集”:青蛙去采集草籽,生活中咱们还能采集什么?(采集标本)

学习“播撒”: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是提手旁,都跟手有关)

播撒种子就是用手来播撒的。

3. 青蛙采集了草籽,把草籽全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到了第二年春天,池塘会有什么变化呢?你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吗?

4.是呀,到了春天,池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好美!(相机贴小草,学习绿茵茵)

五、学习六~八自然段

1. 有了绿茵茵的草地,泥塘卖出去了吗?咱们接着学。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一读6~8自然段,可以大家一起读,也可以分自然段读,读完一起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2. 自主学习。

3. 全班交流。

4. 种了草,灌了水,青蛙的泥塘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5.读词、送词:这节课,青蛙带我们学了这么多的词语,你会读了吗?(齐读后,个别读,会读就把词卡送学生)

六、指导写字(搬、倒)

1. 你们瞧,青蛙给咱们带来了两个生字朋友呢?谁来读一读,给它们各组一个词。

2.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发现吗?(左中右结构的字)像这样的字应该怎么写呢?咱们先来看搬家的搬。

3.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中间的部分一定要写得正一点,左中右三个部分的笔画碰撞在一起不好,应该像小朋友一样,要讲文明,懂礼貌,互相谦让。

4. 刚才咱们一起学习了两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平时写字时,咱们也要注意看清生字的偏旁特征,安排好每个部件的位置,相信同学们的字一定会越写越好。

小学下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质5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的作文8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7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6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篇

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教案模板5篇

人教版小学英语下册教学计划6篇

小学下册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