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案中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脉络,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体形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情感目标: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重点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独立尝试点拨自学
准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观察:
1、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相对的边。
2、正方形有条边,有个角。四条边都。
3、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相等。正方形的-----边都相等。
4、、用尺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角。
5.尝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流解惑
利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也是长方形吗?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合作考试
一、填空起跑线
1、长方形有()条边,()边相等。
长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有()条边,每个边都()。
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与错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直角比长方形的直角大。()
(4)黑板是长方形的。()
(5)长方形有4条边()。
三、动手自己在方格里面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生1:四条边的长度相等。
生2: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们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四条长边都是8厘米,我们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2:我们是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发现这两条对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然后换个方向再对角折,又可以看到两条边也相等,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生3:我们是在钉子板上做的,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都占了相同的格子,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棒极了,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成功了。那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们能给它的边起个名字吗?你认为要起几个,为什么?(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应用拓展
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有关他们的问题。
1、猜一猜:老师考大家: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呢?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20厘米,一条边长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3)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一个角是直角,它是什么图形?
2、涂一涂:在练习纸尚把长方形涂一种颜色,把正方形涂另一种颜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升活中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官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设计是粘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探求新知时是让学生先猜想长方形对边可能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猜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再在班内交流,可以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在探究出长方形的特征后再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再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上,本节课的教学将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时,本课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知道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间的进率。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渗透猜想实验验证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单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生:面积
师:还认识了
生:面积单位
师:你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告诉我,你们学的很好,是吗?
生:是
师:非常自信!老师今天特意找了几条信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面积单位。(放课件)
生1看课件回答:平方米
师:你能说出1平方米多大吗?
生2:大约有两张双人课桌拼起来那么大。
师:具体说就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那么大。再继续,放课件生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还记得它们多大吗?
生:手掌的面积约是1平方分米,拇指盖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
师:准确的说就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厘米(展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很重要,我们用它可以度量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用它度量师边说边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师:长方形大家都认识吧,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看大屏幕,这是长、这是宽,请同学们不要眨眼睛,看后请你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师板书猜想并放动感课件
生1:长方形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师:为什么啊?
生:宽没变,长变后面积变大;长没变,宽变后面积变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长和宽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
生1:6平方厘米
生2:10平方厘米
生3:18平方厘米
生4:12平方厘米
师:到底谁的答案对?我们要想准确知道它有多大,你有没有办法?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提前发给大家的学具),请你在1号长方形上清楚地画一画、分一分,看一下里面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开始!
小组或个人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师: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生1上来展台展示并引导说出:一个个的数出或一排有4个,有3排,所以共有12个小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上来展示并说出画了一排和一列,一排有4个,也是3排34=12个
师:说的真好,这种画法,虽然少画了,省了力,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事半功倍!我们为他的这种做法鼓掌!
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知道了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12平方厘米,板书43=12个,并把个再改成平方厘米。刚才哪位同学估计的准确啊?他是第一位火眼金睛,希望我们的火眼金睛越来越多。师:下面我们再看课件展示一下。
学生看课件,再重现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师:我们再看下一题,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1:1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2排,52=10
师:是啊,有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10平方厘米,并板书52=10平方厘米
师:再来,看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2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4排,54=20
师:板书54=20平方厘米,那下一题呢?
画上小正方形的你会数,不画了你能知道是
()平方厘米吗?
生:24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6个,有4排64=24个,就是24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知道一排有6个,有4排的啊?说说道理。
生:因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6厘米里面有6个1厘米,所以能摆6个,4厘米就能摆4排。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是的,说的真不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4=24平方厘米,(板书)再来一题
生:40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8个,有5排85=40个,就是40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呢?
生2:8厘米里面有8个1厘米,所以能摆8个,5厘米就能摆5排
师:是的,说的真好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85=40平方厘米,(板书)
同学们看黑板,那下面我们要总结一下了,刚才的这些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一样,长和宽各不相同,这说明面积的大小确实与长和宽有关,刚才我们的猜想得到了验证,板书-----验证,再观察这些式子,这些前面的数字都是长方形的长,后面的这些数字都是长方形的宽,你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式子,你看是不是呀!生:同意,是
师:那同学们都说一遍,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长方形的面积后面写上=,长宽之间写上)那我们就得到了结论,板书-----结论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你们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什么意思啊?
生1:就是求的长方形的面积。
师:是啊,那长宽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师引导就是求的里面含有)
生2: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师:是的,这个小正方形很特殊,就是我们学的面积单位,长宽就是求的这个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它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
生1:15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生3:35平方厘米
生4:28平方厘米
师:现在要想准确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不能用小正方形去量,你有没有办法?生: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那让我们操作一下吧,开始。
巡视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
生1:我量出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75=35平方厘米
生2:我的和他一样。
师:(课件展示一下答案)看来,一个长方形,我们只要知道了它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下面我们来应用一下,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放课件。
生:86=48平方厘米
76=42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最后长和宽一样长了
师:长和宽一样长的长方形,就是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你能看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叫做边长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生:1个,边长
师:我们只要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利用边长边长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看下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平方分米;1010=100平方厘米
师:1分米=10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是同样大的,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的道理,你能知道1平方米=()平方分米吗?
生:11=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练习
师:真不错,那考考同学们,看能否快速得到答案。
8m2=()dm2200dm2=()m29dm2=()cm2400cm2=()dm2生答。
师:放课件,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长9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长20米,10米,面积是()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答。
师:小明家买了新房子啦,他想知道各部分的面积,你能帮帮他吗?(引导学生算客厅、餐厅、卫生间、总面积)
师:再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挑战一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计算出上面长方形的面积吗?;生思考并回答116=66平方厘米;师放动感课件;挑战二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生:看动感课件,并解答;
四、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啊?
生1:我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生2:我还知道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我们还知道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呀?(师指着板书说)生:猜想---验证---总结
师:是的,以后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大胆去猜想,然后用实验去验证,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论,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学习中去,学好文化知识,好不好?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懂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2.懂得长方形四个角相等,两条对边相等。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正方形小卡片36张
2.蜡笔36支
3.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卡片
4.幼儿用书第7页
5.黑板简笔画:书上第7页内容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认识它们之前,你们首先要记得老朋友的名字(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幼儿认)
2.有一条弧边的图形是?(圆形)
3.三条边夹着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4.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5.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的图形是?(长方形)
6.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7.发放小正方形,人手一张。
8.将正方形上下对折,比较长度是否一样,四个角是否重叠。
9.得出结论:正方形不仅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
10.谁能把手中的正方形变成长方形?
11.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相不相等。
12.得出结论:长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不相等。
13.看黑板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老师指,小朋友说出名称。
14.观察有几个圆形,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15.观察每个图形里有什么礼物。
16.发放小蜡笔,回收小纸片。
17.幼儿将幼儿用书中图形里相对应的礼物涂色。
18.老师随堂检查完成情况。
19.布置作业:数学练习册第6页。
20.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
2、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观察两种图形。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①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
②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
③观察教师演示。
④四人小组讨论。
2、画长方形。
①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②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
③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④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
3、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①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②四人小组讲座。
③反馈归纳。
④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⑤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开放创新学习。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
作业本p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课本p58——60的例题及相应的设计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出示长方形)它大屏幕上的图形中(大屏幕上出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有一个长的很像。你找到了吗?为什么你觉得他们长的像?
生交流,回答问题。(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猜想。
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验证。
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初步的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采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的来研究它们的特征,并把你的结论填写在研究报告单上。(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3)上台交流展示结论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点呢?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们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但是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不相等。
我们再来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这四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谁能像刚才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一说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从同学们的汇报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现在你能再用自己的话小组里来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吗?
板书出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完成后如下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研究报告单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边 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2、比较异同
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自学长、宽和边长
自主学习课本p59,学习长、宽和边长,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减去长边比宽边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三、应用拓展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信封里藏着两个图形,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3.你能根据下面的材料,任选一种,做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材料:①钉子板②三角板③相同的正方形纸片④小棒
你会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在围之前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
请同桌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两副三角尺,分别来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同学们已经拼出来了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拼出来的是一个正方形。你们也是这样拼的吗?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呢?为什么?自己静静的想一想。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回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特征的呢?只要你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还能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篇相关文章:
★ 认识0的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