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教案中,建议加入互动环节,以增强学生参与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音乐风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和意志行为。
2、学唱歌曲,区分节奏的快慢,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磁带、小乌龟沮丧和开心的图片、乌龟胸贴纸、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扮小乌龟在场地上游戏。
1、教师要求和孩子一起念儿歌,有节奏的爬。
2、在爬的累的时候,用“嗨嗨呦”给自己加油。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背景及小乌龟,分段了解乌龟上山坡时和到达山坡后的心理过程、情绪变化。
2、一起来欣赏两段音乐的`不同节奏,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心理表现,拍拍节奏。
3、范唱歌曲,再次欣赏。
4、幼儿初步跟唱,难点:第一段“爬呀爬呀用力爬”,节奏缓慢,第二段“爬呀爬到山坡上”,轻松愉快。
5、再次跟唱歌曲,要求唱清歌词、节奏,唱出两段不同的情绪。
(三)肢体动作表现。
1、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吧。(在过程中帮助孩子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体现小乌龟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2、小结:遇到困难要象小乌龟学习,克服疲劳,勇敢地去战胜它,我能行!
(四)户外延伸。
听音乐边唱歌边游戏,结束。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xxxxxx┃的节奏型,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
2、知道"呱"处的地方要停住。
3、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ppt课件;之前已经熟悉小雨滴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师生律动进场。
师:"这些小小气象员们真厉害,我们来学学它们吧!"师生听着音乐一起律动进场。
(教师点击ppt上的第二个播放按钮)师:"呀!打雷啦,我们赶紧回家吧!"幼儿有序地坐回原位。
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xxx┃xxxxxx┃的节奏型,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1、感知xxx┃的节奏型。
师:"听,是谁在唱歌?(教师播放小雨滴的声音)(幼儿个别回答)"哦,原来是小雨滴在唱歌!"师:"小雨滴唱的歌还有节奏呢!听听看!"(教师播放ppt:小雨滴,滴答滴,荷叶上面溜滑梯。)问:"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雨滴的节奏么?先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做一做。"幼儿自由练习后,推荐动作做得漂亮的上台展示,并带领大家练一练。
师:"真不错,小雨滴唱得可真好听!(出示ppt上的节奏谱xxx┃xxx┃xxxx┃xxx┃。)我们一起来练练。"教师带领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演。
2、感知xxxxxx┃的节奏型。
师:"小雨滴越聚越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请个别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说出雨滴会滑下去)对呀,小雨滴越来越多,荷叶承受不了了,啪踏一下滑下去了,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一下滑下去的样子么?现在老师的这边是荷叶,小雨滴会怎样滑下来呢?(喊幼儿边表现,边讲述)我的肚子这是荷叶,该怎么表现滑下来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做3个以上的动作。
一边出示节奏图谱:xxxxxx┃x0┃。"小雨滴越聚越多,小雨滴下面为什么有两条线?说明应该怎么打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教师引导幼儿加上动作来表现2遍。
3、理解休止符,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在末尾处有一个呱,什么意思?它表示小雨滴在那边停住啦!就是这个动作!"教师边说,边做一做握拳停住的动作。我们来练一练。"师生一起练习。
师:"下面我们再把小雨滴唱歌的节奏练习一下吧!记住了,最后那个"呱"要收住哦!"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练习2个节奏型。
三、教师出示整张图谱,幼儿完整地演唱。
师:"小雨滴唱得真好听,我们来完整地表现一下吧!"第一遍不加音乐,带幼儿练习,并配上好看的动作。
师:"配上点音乐,我想会更好听!试试看!这次练习我希望大家唱到滑下来的时候要快点哦!刚才有的小朋友动作一看就不是滑下来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再次练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四、延伸活动:打击乐"淘气的'小雨滴"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老师在区角里还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乐器,呆会儿我们还可以拿着乐器来表现淘气的小雨滴哦!"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演等多种感观的统一,使幼儿进一步提高了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注重启发引导,通过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操作和游戏等过程中欣赏散文诗,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也让幼儿在玩玩想想中,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 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教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教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教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教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3、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教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4、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肢体律动和道具感应拍子与乐句。
2、练习和模仿各种口技,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cd、挂图p3、铃鼓、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律动暖身
游戏:连体人
二、故事引导及模仿口技练习
1、讲述故事
2、“富尼古拉富尼古拉”的发音练习
(1)“富尼古拉富尼古拉”的意思
(2)口技发音练习
(3)跟朋友打招呼、问好
三、感应曲式(通过创设“登山”情境引导)
1、初步感应全曲的拍子
(1)听音乐,做登山前的热身运动,"出自:大;考。吧"如耸一耸肩、扭一扭腰等。
(2)听音乐,跟着音乐行进,并念读语词。
2、听音乐,创编“加油”动作
3、听全曲做律动感应全曲式
四、道具感应曲式(布娃娃)
背娃娃全曲感应。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初步感应语词节奏,能用肢体节奏表现童谣。
2、通过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软垫每人一块,女孩图片、粪便、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疼?
二、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三、吃坏了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幼儿模仿,引导说叠词。
四、听音乐,学说歌词。
1、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跟音乐说歌词,做动作。
2、提炼歌词,练习叠词发音pee pee poo poo
五、音乐游戏
1、出示道具软垫,用软垫当小马桶,听到句尾的词语迅速跳到软垫上。
2、两人一组游戏。教师先示范,一名幼儿模仿上厕所,另一名幼儿手拿软垫当马桶去接。
3、幼儿和家长一起游戏。
六、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6
目标:
1、愿意向同伴推荐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能说出自己的推荐理由。
准备:
1、幼儿自愿报名,参与推荐舞蹈视频的活动。
2、报名的幼儿自备舞蹈视频(可以是自己表演、由家长录制的舞蹈视频,也可以是在网络等媒体上下载的舞蹈视频),保存于u盘中。
玩法说明:
请一位报名的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说出推荐理由。以两周为一个周期(也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确定),幼儿可在音乐区中播放该视频,在欣赏的基础上模仿学习,丰富舞蹈动作语汇。一个周期结束后,轮到下一位报名的幼儿进行推荐。
指导要点:
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或想学的动作。如果幼儿在动作学习过程中有困难,教师可鼓励其与视频的推荐者进行交流,或让推荐者当小老师,带领家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推荐者肩负着介绍舞蹈、播放视频、示范动作等职责,因此,教师要提前与之沟通,并在活动中给予一定的支持。
中班音乐风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懒惰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森林里,有这么一种虫子,爸爸叫它看书它说眼睛痛,妈妈叫它吃饭它说肚子痛,奶奶叫它出去锻炼,它说脚痛。"屈,老师。教,案,网"它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一身都是痛。你们说说看,我们应该叫它什么虫呢?
2、教师范唱,幼儿感受并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大家来听听看歌曲里是怎么说它的?
(2)提问:歌曲里的懒惰虫哪里痛?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唱出。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伴奏音乐,幼儿独立跟随音乐演唱。
4、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1)教师:懒惰虫听到你们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它决定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变成勤劳虫。我们来夸夸它。
(2)引导幼儿创编勤劳虫做的事情,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5、总结谈话。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就不会变成懒惰虫啦!那我们一起出去锻炼吧。
活动反思:
1、幼儿在自主读图环节,基本能够看懂歌曲图谱,了解懒惰虫的哪些身体部位“疼痛”,即便是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仍旧能够跟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顺利地完成歌曲演唱任务。
2、幼儿在歌唱表演部分,能够根据“图示”提示进行演唱歌曲,具备初步的表演唱技能(如:创编出捂住眼睛、捂住肚子)的体态动作,萌发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自主读图、学习歌曲、歌唱表演、歌唱游戏”等诸多内容,甚至包括由本次教学活动延伸的“德育”,幼儿在“学习容量”上面偏大,导致教学时间略长(21分钟)。
中班音乐风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