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应包含明确的知识点,以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所侧重,编写教案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8篇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楚讲述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2、让幼儿从故事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从小学会爱护环境,并做到废物利用。(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四幅,幼儿人手一套图片,空罐头做成的手式艺品(若干个)

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注意不稳定性,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法:

a、兴趣激励法;

b、语言提示法;

c、直观教学法;

d、视听结合法等多教学方式进行,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学动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及此次教材的特殊性,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作品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罐头制成的手工艺品,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东西,大家想看吗?(说明: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氛围,在活动室的展台上摆放了不同类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艺品。如:这个罐头小博士、这个坦克大炮,还有这架航天小飞机等,来吸引幼儿对空罐子的注意和兴趣。)

2、通过提问导入下一环节:“你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东西都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对,是空罐头。老师能把这些空罐头做成许多好看、好玩的东西。那么小动物们能把空罐头做成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看看。”让幼儿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出示挂图,大胆想象画面内容。

出示图一:呀!发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谁呀?它疼吗?你从哪看出来?我们来学学小猪被砸后的感觉。(教师可提示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现)

出示图三:空罐子又被谁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这样做对吗?

出示图四:最后空罐头被谁看到了?它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们这样做对吗?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一系列开放性的提问,大大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达出来。这也正符合了《纲要》所反映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案的.环境)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做事,动手操作小图片。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视、听、操作三者结合,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画面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另外,在幼儿欣赏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疑问:如果是你看见了草地上的空罐头,你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儿的畅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学活动的难点。

第四环节:制作“我用空罐头做什么xx?”

这一环节是此次教学活到的延伸。像罐头这类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的随意丢弃又会造成成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在此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到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的提高。本次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直接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使幼儿对废旧物品的利用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教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表、行为,能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

3、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物体沉浮实验;袋鼠的习性特点。

2、指讲诉图片四幅。

活动重难点

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表情、动作,并通过充分想象完整的句子讲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图画,一起来看看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观察讲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1)出示图片一(遮挡住袋鼠)

提问: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教师小结: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

(2)重点观察图二。提问: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它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它们会对袋鼠妈妈说些什么话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动作,体验小袋鼠的心理活动;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描述小动物间的对话来丰富情节。)

过度语: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开遮挡住的袋鼠,解开谜底)噢,原来足球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怎么办呢?

(3)出示图片三。

提问:大象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出示图片四。

提问:大象用什么办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3、自由讲述。

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

(1)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怎么看?(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开始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看互相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丰富情节。)

4、集体讲述。

(1)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2)提问:我们能不能将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引导幼儿按顺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着等。)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6、讨论。

(1)小象是怎么帮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欢袋鼠妈妈吗吗?为什么?

(2)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引发幼儿的经验进行讲述。)

活动建议

1、将讲述图片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继续讲述。

2、鼓励幼儿尝试将该故事讲述给伙伴、家长听。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让幼儿了解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民间习俗。

2、了解乐曲的性质,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体验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卖汤圆的情景录象、图画纸、水彩笔、卖汤圆的道具、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录象,感受卖汤圆的'活动过程,引入欣赏活动。

提问:你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买汤圆的?

2、欣赏感受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好听、热闹、有趣)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随意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活泼、生动的情绪,并运用相应的线条色彩来表现。

(4)展示个别幼儿的线条,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5)结合卖汤圆的录象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提问: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播放背景音乐《卖汤圆》,幼儿借助道具自由表现,活动自然结束。

四、活动延伸:

在游戏区玩卖汤圆的游戏。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自主观察图片中老虎表情神态的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表达自己的情感。

3、体验与同伴合作讨论结果的快乐。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故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一起讲一讲,大家比一比,谁讲得生动有趣。

2、师:从前,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只“老虎”。(出示图2)

提问:谁来讲一讲,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

(二)理解故事

1、师:有一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商量,怎样来对付凶恶的老虎,可是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出示图3)

提问:你们会杨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动物们对付考虑呢?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图4,师讲述图4内容。

3、出示图5,提问:狐狸想了个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老虎?幼儿自由讲述。

4、提问:请你们想一想,老虎白天、晚上都吃糖,老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出示图7)幼儿讲述。

5、提问:老虎牙疼了,狐狸会对老虎做什么事情呢?幼儿讨论讲述。(出示图8)幼儿讲述。

6、出示图9,提问:被拔掉牙齿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儿讲述。

(三)体验老虎表情神态的变化,幼儿表演

1、师:请幼儿为故事取名字

2、师:老虎的`牙齿没被拔掉之前,他是一只凶恶的老虎,他看到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呢?“啊呜”(集体、个别)

3、师:狐狸送糖给老虎吃,老虎的心情怎样?他会说什么呢?“嘿嘿”(个别)

4、师:老虎因为吃糖太多导致牙疼,他会怎样呢?“啊哟”(个别)

5、师:最后,老虎的牙齿被狐狸会拔掉之后,他又会怎么说呀?“唉”(集体)

(四)幼儿完整讲述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要讲得又生动又有趣。

(五)结束活动

师:你们回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来对付老虎,把他编成一个又生动又有趣的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

1、应该强调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不要在引导图片的时候将主要情节告诉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的情况下观察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3、最后环节可以请幼儿个别讲述一下。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

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3.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物品准备:

自制灯笼、米奇、奖品、易拉罐、玩具筐、气球、条幅、音乐、桌椅、灯谜、答题卡、铅笔、笑脸、哭脸、元宵、碗、牙签、活动广告、活动宣传页等等。

(二)人员安排:

1、咨询接待:x老师、x老师

2、灯笼展示:x老师(家长可以为喜欢的灯笼贴贴画、准备售带、贴画或便利贴)

3、中班教室展示元宵节动画片(x老师、x老师)

4、催场:x老师

5、吃元宵碗、勺子(x老师、x老师、x老师)

6、音乐播放(xx)照相(x师)

7、元宵节故事讲述:xx

8、米奇扮演:xx

9、场外布置:全体老师

三、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

2、故事讲述:元宵节的由来(老师提前准备故事生动的讲述)

3、唱唱跳跳米奇和我闹元宵(米奇和老师领小朋友跳舞庆祝)

4、亲子游戏:看你笑不笑

规则:“米奇”和“开心老师”作出搞笑的动作或者表情来逗家长和孩子,家长用上唇和鼻子夹住一支铅笔尽量保持不要掉落,老师宣布开始后家长铅笔掉落或者孩子发笑,都视为失败,坚持到最后的家庭为获胜家庭,发放礼物。

5、欢乐元宵蒙眼画灯笼

规则:老师给参赛家庭展示一幅灯笼的.图画,参赛家长在规定时间内蒙上眼睛凭记忆内容作画,规定时间内灯笼画的最好的家庭获胜。

6、欢乐元宵提灯笼游戏

规则:爸爸妈妈在规定时间内,用提灯杆在指定路线往返运送灯笼(旺仔易拉罐),规定时间内宝宝筐里瓶数最多者获胜,赢得奖品。

7、欢乐元宵猜灯谜

规则:老师将家庭分组,每组5-10道谜题,答对题数最多者获胜,获胜者可以扎“幸运气球”赢大礼。

8、欢乐元宵和我一起吃元宵(后勤人员提前做好糕点及元宵和大家分享)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分解观察、逐次添加的方法自主描述画面内容、构思故事情节。

2.初步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会用“有的……有的……”句式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能积极参与看图讲述活动,在讲述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幅,覆盖挂图的白纸两张,图标一套。

2.大树、井道具各一,故事录音。

3.《幼儿画册》3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观察讲述挂图??

(1)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猴子。出示特写1:看,这是小猴子淘淘。我们仔细看一看,它的表情是怎样的?谁又能学一学、说一说它的动作?

(2)请幼儿试着把淘淘的表情、动作连起来说一说。

(3)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让淘淘做出了这个表情和动作?

(4)出示特写2: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看到月亮掉到井里了,淘淘会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说?

(5)淘淘发现月亮掉到井里了,它又吃惊又着急,大喊了起来。淘淘的声音引来了许多同伴。看,猴子们都来了。出示完整的挂图:我们像刚才观察、讲述淘淘一样,也用这些图标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些猴子。(幼儿自选猴子形象讲述,可以用一个图标,也可以叠加上去用两个。)

(6)以淘淘为引子,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句式讲述画面内容,讲时尽量用上两个图标。

(7)小结:第一幅图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方,有些谁,发生了什么事。

2.表演讲述挂图二

(1)月亮掉到井里了,猴子们都很着急。大家决定,要把月亮捞上来。可是,井很高、水很深,怎么捞呢?我们一起来给它们想想办法吧。

(2)幼儿用动作演示自己的办法,并辅以语言描述。提醒幼儿用上一定的讲述顺序,如:老猴子→大猴子→中猴子→小猴子→小小猴等。

(3)猴子们是不是用了这个办法?结果又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挂图二,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幅图。

(4)小结:第二幅图告诉我们猴子捞月亮的经过。

3.自主讲述挂图三

(1)出示特写3:小猴子皮皮没有参加捞月亮。看到月亮碎了,它是怎么做的?请选两个图标来说一说皮皮。

(2)听了皮皮的话,猴子们又怎么样了?出示挂图三,幼儿相互讲述、个别讲述,再用“有的`……有的……”连起来讲述。

(3)小结:第三幅图告诉了我们故事的结果。

4.看图倾听、讲述故事

(1)总结:图画也可以给我们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这个故事,有开头,里面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方,谁在干什么,有经过,还有结果。

(2)为故事起一个合适的名字,然后看着图听故事录音。

(3)听完故事,你觉得你想对这些猴子们说些什么?

(4)幼儿打开小书,两人一组根据图片自主讲述。可以只讲一幅画,也可以完整讲述。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策划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方案。

2、对元宵节庆祝活动充满期待,共同营造节日氛围。

3、具有分工合作意识,知道通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任务。

二、活动准备

幼儿前一年过元宵节的照片展板。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照片展板,激发共同布置节日环境、准备节日活动的愿望。

指导语:

①这些照片是关于什么节日的?在庆祝元宵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今年的元宵节,大家准备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2、设计“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分配任务,各组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讨论。

(1)师幼共同商定“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包括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等几项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环境、节目、海报

(2)自由分组,分配任务。

(3)各组围绕自己的任务展开讨论。

①布置环境需要哪些材料?布置些什么

②准备些什么节目?请谁来参加我们的元宵庆祝会

③海报上要有哪些内容

3、集体交流小组意见,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方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能细致的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幅。

3、教学挂图。

活动建议:

1、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分别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哪里看出来的?

(1)图2、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图3、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

(3)图4、

?设置悬念,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请幼儿谈谈: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样?儿子心里怎样想?爸爸为什么躲在树后面?

3、教师看图完整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儿,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4、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生活中鼓励幼儿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的教案优秀8篇

托班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

船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

神奇的语言幼儿园教案8篇

小班水的语言教案8篇

语言活动小班教案通用7篇

语言教学活动教案5篇

小班水的语言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语言《桥》的教案8篇

船的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语言讲述活动的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