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案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无法实施的教案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和挫败感,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使我们更有信心和准备去面对教学挑战,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美术教案7篇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或许高矮、胖瘦、职业、年龄不同,也或许民族、国籍等有差异,他们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是可爱的人类。本课通过让学生回忆、观察、表现,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爱人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能自如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人。

(2)操作目标:能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现各式各样的人。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对人类有广博的爱心,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式人群的特点,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造型时充分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各种材质巧妙地造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大铅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准备: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说一说:

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上课的情绪。

在国庆节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节日,在大街上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购物、游玩,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群?

我们的世界就是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组成的。

(2)欣赏:

我们来看看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

(3)画一画:

请一个小朋友躺在大铅画纸上,画出他(她)的外形,挂在黑板上。

教师:这是一个巨人,你能画出平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人吗?让我们来组成一个有趣的小人国,让他们全部生活在这个巨人的身体里面。

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用一些有色卡纸。)

(4)贴一贴:

把画出来的人剪出来,贴在巨人的身体里,可以把画的人物剪下来,将脚或脚下多留的一块纸,向前或后折一下,粘贴于巨人身体之中;也可以在人物的反面中间,粘上折纸,贴在巨人身上,这样的人物更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还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画上一些建筑或植物等。

(5)展评:

让学生欣赏、讲评形形色色的人,充分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

(1)找一找: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有特征的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猜出的?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可以用漫画杂志上的明星头像等。)

再找一找班级里脸部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你能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学生讨论,交流。

(2)表现(绘画或陶土):

我们能不能用手工的形式来制作一个人物(材料可以是陶土、泥工、也可以是面团等,也可以加上各种综合材料的辅助),可以抓住人物的面部进行刻画,也可以突出他们的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有趣外形或服饰。

(3)评一评:

对有新意的'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思维的扩展。

(4)欣赏(如:无锡的小泥人等)

欣赏无锡的小泥人,感受他们的夸张变形和稚趣。再欣赏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的作品,他的人物造型,鹅蛋型的脸,长长的略带倾斜的脖子,长长的鼻子等。这些都是艺术家在捕捉人物时,抓住了他们的特征,并加以概括制作成的。我们在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时,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

(5)展评:

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各自的作品,最后放置于一块展板上,也可以是讲台上,让学生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作品,并通过集体的展示,领略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世界之所以丰富,就是拥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呀!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3、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图片、课件。

学生预习:

课前自己收集印象派画家的相关资料以及印象派绘画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莫奈的绘画作品《日出印象》

a、画面表现的`是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

b、画家是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的?

光源:橙红色。天空与水面受光源色的影响。

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

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排列上去,造成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2、印象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a、照相机的出现。

b、人们对色彩产生的认识。

3、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a、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对比欣赏:

?石桥》、《父亲的肖像》、《买水的人》(固有色的明暗变化)

?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彩丰富,光色交融)

b、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对比欣赏:

?父亲的肖像》和《农家少女》两幅作品。

c、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

欣赏作品《卢昂教堂》和《舞台上的舞女》两幅作品。

三、课堂小结:

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的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印象画派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流派的形成。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摄影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懂得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影像与感光胶片的关系,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础。

拍摄好照片的要素及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归纳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学生的生活照片,并说一说照片中的故事和情感。

2、欣赏摄影作品《大眼睛》(现代解海龙)。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二、新授:

1、解析作品:《大眼睛》、《巴黎穆夫塔尔街》、《幸福>>

归纳:a、逆光经过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双渴望的大眼睛,摄影家成功的表现了这一瞬间。b、人物神态自然、真实,题材并不重大,却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并成为纪实摄影的代表作品。c、照片的主人公是爷孙俩,老人是个农民,跟随儿子进城后在附近做清洁工,孙子偶尔跑来与爷爷亲热,于是有了这温馨的一幕。

2、分析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抢救伤病员》、《林中》、《嬉戏》的拍摄特点。

归纳:a、摄影时要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b、微小的变化会打破呆板。c、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面会更加生动。

3、总结: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抓住生活的一瞬间感动,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形式的`美感。

三、思考练习:

1、《山里的裁缝》你怎么理解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景?

2、说说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

3、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的场景。

学生解说自己的生活照。

1、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具体内容及情感。

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2、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技术特点等。

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3、理解领会。

1、学生自主回答。

2、学生课后进行拍摄活动,体会摄影艺术。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教师讲述:故事《格列佛游记》引导同学们认知大人国和小人国理由去的事物。

2、同学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或是动画片吗?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5、教师示范大人国和小人国的画面:大人国的大人和高楼、大树先后比较,小人国里的小人和文具,昆虫相比较,展现他们的大和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反思: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反思:

我找到了《格列佛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结合我给同学们的比较参照,大人为合称其大?小人为何称其小?同学们创作出很多“毛毛虫和小人”“蔬菜国里的小人”“文具盒里的小人过”“奥特曼大战大人国”等等作品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相片情况

二、记忆交流

1、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与同学们分享你过生日时的快乐心情?请你把当时拍的相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2、与同桌说说你过生日时的.场面。

三、游戏指导

1、在四人小组里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抽出一张纸,规定人物的动作;两人负责画出来;一人负责打分;

2、请把你们小组画得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四、比较分析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三幅作品,说说哪一幅画的场面最生动?(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环境气氛等来分析)

2、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红、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欢快、温馨)

五、现感受

1、作业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2、学生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欢快的气氛。

六、交流评析

1、请你把你的画与同桌说说你画了什么?

2、同桌互评,比比谁的画最有创意、场面气氛最欢快。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用线表现的教师画像。

板书课题

2.探究式学习活动

你从哪儿看出来是老师?

人的相貌有什么区别呢?

请几位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

怎么样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呢?

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3.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5.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课后可以进一步写生。

三年级美术教案篇7

年级:三年级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首都北京风景、京剧脸谱的图片,通过学唱京剧曲调,制作脸谱。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单元主题页,在歌曲《龙的传人》的欣赏与演唱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有关北京风景、京剧脸谱的图片,通过学唱京剧曲调,制作脸谱。

3、欣赏反映北京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活动,加深学生对北京的了解。

二、教学准备:

?长城谣》、《冰糖葫芦》、《唱脸谱》的歌曲磁带。

第一、二教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来做个导游”,请学生或以老师来扮演导游,让学生乘上交通工具开始。

2、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边讲到达的目的地,或从各种媒体了解到的北京,带领大家逛逛京城。

3、边听边欣赏有关描绘北京风情的歌曲,如《长城谣》、《大碗茶》、《北京的桥》。

4、教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a、朗读歌词。

b、歌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5、逛逛北京城:长城——天安门(华表)——故宫(石狮、麒麟、历代服饰)——北海——颐和园(十七孔桥)——圆明园(残恒断壁)——天坛(九龙壁)。

第三、四教时

四、教学过程:

1、用歌曲接上一课内容,复习上一课玩过的地方,你能说出几个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北京有特色的建筑形状、色彩。如天坛、天安门城楼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及其悠久的历史。

3、歌曲欣赏:《龙的传人》

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寄予龙以美好的希望,让学生说说“龙”(回顾十二生肖、赛龙舟、舞龙、建筑的龙)。

5、接龙游戏:分组说说有关龙的内容。

6、歌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准确无误的唱准歌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活动与手工指导:

1、让学生收集饮料瓶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著名城市、名胜、图片等剪成与瓶盖相同的圆形标志,将标志贴在瓶盖上。

2、充分发挥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制定安排游戏的线路。(回家作业:要求每人写一个旅游线路,下一节课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例如:有一个星期天去苏州旅游,你能安排xx——xx——xx——xx——xx——xx,什么时候出发,一站又一站,2、可按著名城市作为行棋路线,也可以按我国的名山作为行棋路线,还可以按我国珍稀动物分布作为行棋路线。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对祖国的认识,激发热爱的情感。

三年级美术教案7篇相关文章:

湘少三年级下册教案模板7篇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考7篇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7篇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优质7篇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湘少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三年级美术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