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教案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自画像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自画像教案6篇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美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师: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

师: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么样安排的?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

师: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画家是怎样表现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

四、创作自画像

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

五、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以及为什么。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2、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

材料准备:

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 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 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

(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

(2) 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

2、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1) 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

(2) 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示评价

(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

(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活动难点:

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纸、水粉颜料、画笔、水、抹布等。

2、幼儿用书第1册第15—16页。

3、挂图《朵拉、玛尔的画像》(毕加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起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1、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谈对人物画像的认识

提问: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副特别的画像。

二、欣赏作品。

1、出示毕加索的《朵拉、玛尔的画像》,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样的?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3、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画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呢?

4、感受画面大片暖色和柔和线条所表现的整体愉悦感:画中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

5、简要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情况。

6、继续引导幼儿欣赏凡、高、卢梭和米罗的自画像(见幼儿用书)

三、创作自画像。

1、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你想怎样为自己画一幅画像呢?你会用什么颜色呢?你认为自己脸上什么地方最有特点?你想怎样表现它们呢?

2、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外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学习选择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外表悦。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幼儿之间的合作力。活动准备:

1.全开纸6张,画笔,色笔若干。

2.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要长大,现在你们还小,以后会一点一点地长大,长大后你们会变成什么?(请6个幼儿讲述)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形式来表现梦想。

(1)引导幼儿说说是不是能够用其他形式表现梦想。

小朋友刚才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梦想,大家还有没有其他够让别人更清楚你们梦想的办法?(绘画、表演)

例如:我想当空军,我就把这个梦想画出来,画上飞机等。想当演员,我就选择一段大家熟悉的广告进行一番表演。

(2)幼儿分组表现梦想:一部分幼儿在旁边画画,另一部分幼儿在中间表演。

如果你想画你的梦想,就搬椅子到旁边画画,想表演的小朋友就留下来,我们一个个进行表演。

(3)展示幼儿的表演和绘画。(投影仪展示绘画)

3.幼儿合作操作,教师指导。

(1)推选一个小朋友当模特。

(2)描出他的身形。

(3)进行装饰。

4.作品讲述:

请每一组的一个小朋友说说,所画的人,他的理想是什么?

5.总结: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从小就要学好本领,肯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抓住主要特点写出自己的“自画像”。

2、能够选择突出特点的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

3、写完后,与同伴和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聊聊“自画像”:同学们,什么是“自画像”?就是自己画自己。你有给自己画过像吗?自画像能画什么呢?外貌、衣着、神态、动作,最主要的是体现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

2、假如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老师,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那就需要我们来介绍自己,前面的口语交际我们学着做了自我介绍,那这节课我们便来试着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习作。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在介绍自己时,都要注意什么呢?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

二、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选独特的人物特点来写。

1、外貌特点。

出示优秀片段,启发引领。

说说自己的外貌。一位同学上台描述,其他同学点评、提意见。身材、长相、衣着,抓住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介绍,不要面面俱到,典型特点的描写要生动。

2、性格特点。

想让自己的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便离不开具体生动的事例,以此来突出性格特点。

通过具体事例,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把自己的特点写具体。

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写后,交流片段,师生共同点评修改。

3、爱好特长,优点缺点。

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介绍哪些情况呢?

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同桌间交流。

三、明确要求,指导习作。

出示要求:介绍时,抓住人物的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运用最典型的事例表现特点,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好后和同伴交流,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

交流课前积累的相关的优秀词句。

动笔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写好后可以和同伴互相读一读并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点评习作。

我们来对照习作要求,看看同学们的作文能得几颗星呢?自评。

小组内互相交换阅读,互评。

全班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

评价:文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特点?运用什么事例来表现这些特点?你觉得这里举的事例怎么样?哪里写得好?好在哪儿?

出示病句较多的习作,共同讨论如何修改。全班讲评,提出修改理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交流,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写得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抓突出特点

举典型事例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我的‘自画像’”习作练习,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突出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将人物写具体。通过片段赏析引领、积累活学活用、病句共同修改等方式完成佳作。

2、习作中,外貌描写部分还是有面面俱到、特点不突出的现象。可以在课堂上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着力,片段介绍后,玩“猜猜看”,看能不能猜出写的是谁,有没有抓住其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

我的自画像教案篇6

我的名字叫王文健,今年10岁。

我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显得我特别精神。我的鼻子嗅觉特灵敏,用妈妈的话说,馋猫鼻子灵。

其实我最大的特点是贪玩儿。记得有一次,我跟弟弟在家里玩“地道战”的游戏,当时只顾的怎样把弟弟捉住,一下子把老爸的名贵茶叶撒了一地,我赶紧往茶筒里捡,可遍地都是,怎么捡啊!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我一拍脑袋,有了好办法!我立即拿来笤帚、簸箕,一股脑的把茶叶都扫进了垃圾桶,觉得百事大吉了!忙叫来弟弟继续操练。我们正玩得尽兴,老爸下班回来了,他的习惯是进门先沏一杯大茶,然后再进厨房做饭。这次,他照样先拿起茶杯,又去找茶。可是一看一筒茶叶全光了,一看垃圾桶,老爸全明白了。大声质问:“这是谁干的好事?把我的上等毛尖送进了垃圾桶,快快如实招来!”我一看大势不妙,我赶紧上前承认了错误,可是老爸还是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

我喜欢吃水果,特别喜欢吃火龙果。只要想起吃火龙果的滋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不过老妈有规定,火龙果得两个周才吃一次的。

我很勤快。在家也经常帮助老妈做家务。比如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玻璃,我

和弟弟的房间都是我们自己打扫,妈妈经常夸我能干呢!

我很害羞。不愿意在生人面前讲话。其实在班上,只要是让我当着全班同学回答问题,我都害羞。现在老师、同学们都在帮助我改正这个缺点,相信我一定会战胜这个困难的!

我的自画像教案6篇相关文章:

我的"自画像"作文8篇

写我的自画像的作文450字优质8篇

写我的自画像的作文450字8篇

写我的自画像的作文优秀7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精选5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优秀8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推荐7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7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600字通用7篇

作文我的自画像600字8篇

我的自画像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