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份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活动中的亮点和创新点,活动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活动中各项工作的协作和配合优势和不足,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反诈活动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反诈活动总结篇1
8月份,我行按照天津市公安局《经保处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和分行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电信诈骗对金融系统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切实加强了与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的协调配合,扎实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近年来,利用电信发布虚假消息,从事诈骗的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诈骗钱财的`犯罪形式。电信诈骗是一类新型的犯罪方式,犯罪成本低、收益高,侵害面广,犯罪手法变化快,打击难度大,受害人防不胜防。
在分行及区公安局下发相关通知后,我行及时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通过阅读宣传手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大力宣传电信诈骗对金融系统以及对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害,从电信诈骗的含义以及手段等方面向支行全体员工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宣传活动,了解电信诈骗的严重危害性。通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员工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使员工从思想上领会开展此次防范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通知身边家人及来往客户提高警惕性,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社会安定、维持金融系统稳定、保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了解电信诈骗手段,积极参与防范宣传活动
8月份,我行积极配合区公安局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向员工介绍了电信诈骗的种类。目前,电信诈骗主要包括: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虚构子女出事、虚构子女被绑架、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中奖诈骗、利用银行卡消费、无理由汇款、以提供股票资讯为名、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等形式,支行领导在会上向员工一一进行了实例说明,同时还为员工介绍了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轻易泄漏你的银行卡密码等几种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措施,牢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员工们在会上各抒己见,认清了电信诈骗活动的重要危害,并通过自身经历对诈骗手段进行了补充,并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到防范电信诈骗活动中,为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和保障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抵制电信诈骗
会后,我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与区公安局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壁垒。一是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支行安全保卫岗人员将宣传海报张贴在营业部门口及员工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通过醒目的警示标语提醒员工和客户随时提高警惕。二是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起职责,每周五抽出一个小时组织部门员工学习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员工意识,识别电信诈骗。三是要求一线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尽到提醒义务。对于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会计、信贷等重点部门做到了多提示、多沟通,积极发放宣传单,尤其是对老年人加强了宣传教育,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在提高客户对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的同时,也树立了我行良好的品牌形象。
反诈活动总结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守护好老百姓 养老钱 ,xx市xx旗人民法院加大 线上+线下 宣传力度,推动养老反诈宣传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xx法院干警积极深入xx码头、xx广场等开展严厉打击养老诈骗 坚决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干警们设置宣传横幅,向附近居民发放《xx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倡议书》《十种常见的 养老诈骗 陷阱》等宣传资料,向居民详细讲解针对老年人的 免费购物、赠送礼品 、 保健品诈骗 、 中奖诈骗 、 低价旅游 、 以房养老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等常见诈骗手段。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避免上当受骗,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老年人法律咨询40余次。通过宣传活动让反诈意识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了老年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强化打击整治,掀起强大攻势。坚决守护好百姓的养老钱、警惕选择养老服务,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醒目的.宣传标语和反诈骗宣传片在前旗法院审判楼外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引得群众驻足观看。在立案大厅和各基层法庭设置宣传展板,向群众发放反养老诈骗宣传资料。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前旗法院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每日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及时推送本院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反诈骗常识等信息,强化防诈骗线上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也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营造了浓厚的反养老诈骗氛围。
下一步,xx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持续开展好防范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各项工作,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的犯罪行为,深入广泛开展宣传,筑牢防养老诈骗保护网,切实保障老年群众的合法权益,守护好老年人的 钱袋子 ,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法治环境。
反诈活动总结篇3
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日新月异,而且防诈骗往往滞后于诈骗手段的更新换代,因此作为银行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此通过一些逻辑小tip提醒广大群众,在接到不知名的电话时,应该这样做:
1、 养成好习惯,如果接到陌生电话,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尽量不要去接外地的号码,尤其是固定电话,如果手机是智能的,请安装类似360防诈骗的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已经被举报过的诈骗电话。
2、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机构电话声称您的账户或者邮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时候,请相信自己,没有做的事情无须为之担忧,更加不必相信对方为你着想的不良企图,任何机构在冻结或者扣划您的账户资金都需要有合法的手续去银行执行,不需要恐吓或者表现出一副为您着想的菩萨心肠,现在是法治社会,这些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盾甲!
3、接到亲朋好友或者师友的电话声称手术或者急需借钱的信息或者电话,请务必联系可以联系的熟人确认相关事项,诈骗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或者灾祸容易慌乱和担心的心理进行诈骗,遇事沉着冷静,不要轻易相信。
4、伪基站的高度发达使得客户发生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作为高度发达的诈骗手段,伪基站的行为往往防不胜防,在这里,如果收到这样的`信息,一定要联系各大机构公示的客服电话,而不是去联系伪基站发过来的网址或者联系电话。 临柜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谨记:
1)合规操作,保护客户,保护自己,善于观察,对于边打电话边办理业务的客户,要适时提醒客户,尽到工作责任和义务。
2)定期检查防诈骗小提示是否放置醒目。
3)对于汇往外地的客户尤其要多一个心眼,对于客户不能说清楚的业务,最好能让客户自己打一个电话当场确认。因为我们多一句提醒,客户就减少一个发生损失的概率,少则几百,多则上百万,花费提醒的时间不用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如果有成效的话,减少诈骗的机会成本有可能高达几百万之巨。时刻心怀责任,心怀客户。
反诈活动总结篇4
10月是我国传统的“敬老月”,为把“孝亲敬老”落到实处,漳湖镇精心部署,广泛宣传,在各村掀起了以“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
活动形式多样。活动采取宣传和服务相结合,线上制作“敬老、助老在行动”宣传短视频,方便网络转发宣传。线下利用乡村大舞台,开展老龄健康宣传和上门慰问服务,为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9月30日,漳湖镇回民村老年食堂如期开张了,软糯香甜的`饭菜赢得老人们交口称赞;“敬老月”全面核酸检测期间,镇卫生院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受到广大老龄人由衷点赞;重阳节前夕,漳湖镇组织蹲村点长、村干、村医“三级帮扶联系人”,为计生特殊困难老人开展送医、送药、送服务活动。
活动种类多面。各村都集中开展了老龄健康知识、疫情防控、反诈防骗等宣讲活动,结合“爱卫七十载,健康中国行”活动,开展了“迎国庆、庆重阳”文艺汇演,集中开展“反诈防骗,敬老助老”法治宣讲活动。重阳节前夕,县、镇领导和社会组织,走村入户、到敬老院慰问“百岁老人”。大湾村帮扶单位对全村13位贫困老人开展“庆重阳,送温暖”爱心帮扶捐赠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增添了“重阳节”欢乐气氛。
活动效果显著。活动期间,漳湖镇向老年人集中开展《老龄常见病防治》《疫情防控知识》《涉老反诈防骗》宣传共计27场次,其中500人以上的大型宣讲活动6次,集中开展“敬老、助老”活动9场次。制作横幅标语、宣传牌匾11条,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老龄常见病防治宣传单》2700余份,发放《反诈防骗宣传单》2400余份。向老人开展涉老反诈骗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活动27次,服务老年人1300多人次,集体慰问和上门慰问老年人11次300余人。本次“敬老月”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反诈活动总结篇5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__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为切入点,进行点对点、精准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达到了增强群众防骗意识、识别能力的良好效果,从而遏制了辖区电诈案件的高发势头。
一、宣传方式多元化。一是结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方式特点,制作__余份宣传海报、防诈骗宣传手册、横幅标语,由民警辅警带进辖区,在茶馆、中心场镇、学校周边、村社活动室等人流密集处及居民小区、村委会宣传栏积极张贴,广泛宣传。在场镇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确保将防范诈骗宣传工作覆盖到方方面面,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诈骗意识。二是宣传活动“零”距离,面对面促理解。组织民辅警在辖区入户走访过程中与辖区群众“零距离”接触,利用以案说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及近期各类诈骗案件典型特点和作案方式,并发送防诈骗宣传资料,提醒大家遇事思考、多与家人商量,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贪图小便宜,但凡遇到涉及钱财、及个人银行卡等信息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警。同时公布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作案方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引导群众向身边家人、朋友“扩散”防骗知识。
二、宣传对象精准化。一是深入社区小区,紧盯居民群体。针对受害群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特征,通过案例分析研判,科学研判,重点对辖区老年人、家庭妇女、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多次联合镇政府、各村委会、小区物业、学校开展防诈骗宣传,及时给予提示防范。制作写有民警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的警民联系卡在场镇、学校、各村醒目位置张贴,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二是深入辖区,紧盯打工群体。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的情况,民警深入各建设工地、商户,开展以预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面对面”反诈宣讲活动,民警结合建筑工人、商户老板的职业特点,介绍了不法分子如何通过贷款、刷单、交友等方式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三是深入中小学校,紧盯学生群体。充分发挥辖区民警兼任学校法制责任人的有利条件,深入中小学校举办反诈知识讲座,对社会阅历相对浅薄、防范意识较为简单的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并采取互动,解答提问的方式,提升在校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充分利用中小学广播站平台,利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开展反诈骗宣传,营造校园反诈骗浓厚氛围。
三、宣传内容亲民化。一是提升宣传内容丰富性,帮助群众掌握理解。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日常预防、经典案例等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图片编制成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通过户籍窗口、值班室等窗口以及辖区走访等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实现宣传覆盖方方面面。对低龄学生、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等理解能力较弱的群体,尽可能地减少文字宣传,多配以卡通图片、口头宣讲等方式开展宣传,提升理解掌握能力。二是注重日常巡回宣传,补齐宣传盲区。在日常接处警、入户走访、巡逻防范等工作中开展随机宣传,并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防范建议。制作宣传展板,组织社区民警在各村社、场镇‘居民小区开展巡回宣传。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妇女、学生等易受骗重点人群,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种类、常用作案手法和作案方式、特点以及识别、防范方法,引导群众切忌偏听偏信,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同时,针对乡镇特点,在高发案地区通过车载广播等形式,边巡逻边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频次、延长宣传时间。
反诈活动总结篇6
反诈防骗宣传主要包括网络电信诈骗高发原因,诈骗的甄别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1.在校园内悬挂反诈防骗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设立宣传点、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进行集中宣传,重点突出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类型、危害。
2.发挥教育主体作用,通过“预防诈骗”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专题展览等形式,帮助师生了解并掌握反诈防骗的基本知识。
3.发挥校园网、广播、电子屏等载体作用,引导师生增强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营造反诈防骗的良好氛围。
4.把反诈防骗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离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教育,提高师生防诈骗意识。
5.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家长群”作用,确保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反诈防骗的基本知识,提醒学生家长提高防骗意识。
6.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反诈防骗宣传工作将纳入学校平安建设的范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明确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反诈防骗宣传活动顺利展开。
7.加强管理,务求实效。将反诈防骗进校园工作同“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相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防骗宣传活动,务求取得实效。
反诈活动总结6篇相关文章: